隻是由於糜暘的威名與地位,故而現在馬謖心中隻是對鄧艾有所輕視,算不上對糜暘的安排有所不喜。
現在的他,也沒這種資格。
相由心生,輕視之下,馬謖表麵上對鄧艾的態度難免冷澹了些。
或許馬謖表現得不是太明顯,但對於自小遭受無數冷眼的鄧艾來說,馬謖那不算明顯的變化,也敏銳的被他所捕捉到。
鄧艾明白馬謖態度變化的原因,隻是他並沒有說什麼。
習慣成自然,況且他觀眼前這位成都的官員,也隻是一庸才。
對於庸才的看法,他沒必要計較。
既然心中有所輕視,那麼馬謖自然不會久留。
在將諸葛亮提前準備的糧草交到鄧艾手中,並且將鄧艾的大軍帶到早已搭建好的軍營內後,完成任務的馬謖便離開了。
看著馬謖離開的背影,鄧艾的身旁突然出現了一個人影:
“我看這廝不似好人。”
說這句話的,正是鄧艾的幼時好友石包。
石包作為尚未有功勞在身的梁軍中的新興將領,他這次也被糜暘扔到了南下的五千梁軍中。
而因為與鄧艾的出身十分相似,故而石包也是個很敏感的人,他剛才就察覺到了馬謖的輕視之心。
石包可不是鄧艾,曆史上他年老之時都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憤滿,更何況他現在還是血氣方剛的時候,故而他對鄧艾說出了以上那句話。
不過鄧艾在認同石包話語的同時,卻對石包告戒道:“我等是邊軍,如非必要,不要與成都中的人產生矛盾,否則受損的是州牧的清名。”
在告戒完這句話後,鄧艾又拍著石包的肩膀似有所指的言道:
“在梁州時我曾聽州牧言過,他有意要再提拔一名校尉,與我、承淵、伯岐合稱為梁州四義校尉。
你應該懂我說的意思吧。”
石包本來還臉帶不平之色,但他在聽完鄧艾說的這番話後,他的臉上流露出濃鬱的激動之色。
懂,他怎麼可能會不懂呢?
要想成為校尉,必須要有戰功在身,而目前南征在即,不就是他建立戰功的大好時機嗎?
想到此,石包激動之後對著鄧艾鄭重抱手,然後便離開前去督促所部兵馬的入營事宜了。
石包堅信,成功在於一點一滴的積累。
看著石包離去的背影,鄧艾好似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他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
隻是他有一點沒告訴石包,那便是同樣的一番話,他也曾告訴過傅僉等人。
身為上位者,要善於對下屬畫大餅,鄧艾就是一直吃著糜暘畫的大餅走到這一步的。
鄧艾一向將糜暘當做人生偶像。
偶像做的事,他必須學。
...
五千梁軍到達成都已有數日。
在這數日的時間之中,五千梁軍並沒有閒著。
他們在鄧艾的指揮下,時不時的展開訓練,保證著自己的戰鬥力不因為懈怠而有所降低。
鄧艾知道南征大戰一觸即發,他要做的便是時刻做好準備。
而在五千梁軍在城外著急訓練的同時,城內的諸葛亮也並一刻都沒有閒著。
自那場大朝會至今,成都城中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在這一個多月中,諸葛亮幾乎每日都在熬夜加班。
在他的主導及諸位賢才的配合之下,及至今日,他終於將一眾益州世家的罪證整理清楚。
目前放在諸葛亮桉上的繁雜政務,大多都是關於一眾益州世家的刑事定罪文書。
既然已經明晰罪行,接下來自然就要是定罪了。
諸葛亮的手中朱筆不停翻轉,就像一支懲惡揚善的判官筆一般,在一冊冊定罪文書上寫上相應的刑罰。
諸葛亮乃是當世有名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往日裡以靈動著稱。
但這時在這明亮的大堂之中,諸葛亮在文書上寫就的一道道判決,文字之間卻透露出往日並不常見的崢嶸與淩厲。
一筆筆氣勢淩人的鮮紅筆記,就像一道道來自九天的雷霆一般,似要將文書上的罄竹難書的罪惡給掃蕩一空。
在長久的動筆之下,哪怕是處理習慣政務的諸葛亮,也感覺到一陣陣疲累傳來。
可是諸葛亮知道,他現在絕對不能停下。
因為南中隨時可以叛亂,北方的強敵亦有可能不安穩,縱算是東邊的孫權,諸葛亮也從來未曾信任過。
現在的局勢看似對大漢來說有利,但諸葛亮心中隱隱有種擔憂。
或許有朝一日,大漢會舉世皆敵。
諸葛亮不懼那一日的到來,他也知道那一日或許遲早都要到來。
但他要在那一日到來之前,儘快將內部的蛀蟲清理乾淨。
一道道被諸葛亮批好的文書,被諸葛亮的屬吏送出尚書台之外,然後又被以極快的速度送往他處。
每當有一道文書送出,就代表著有一個益州世家,徹底消散在益州的曆史之中。
本來諸葛亮這種強壓的手段,曾引起過成都城內極大的不穩。
特彆是最近這幾日,具體的判決被宣告於眾後。
當得知自己難逃一死時,那麼困獸猶鬥的事情也在意料之中發生了。
但困獸畢竟是困獸,哪怕冠蓋裡中有著許多門戶,率領著私兵衝擊著包圍圈,還是被虎賁軍強硬的鎮壓下來。
不止冠帶裡,就是成都城中的其他地方,也接連發生著不小的動亂。
成都好像一時之間,就恢複到了當年那“一日三驚”的態勢。
但就在前幾日五千梁軍南下的消息在成都中散播開來時,整個成都城中躁動的局勢像是被澆了一盆冷水一般。
除去冠帶裡中依然有著動亂之外,成都城中的其他地方,開始變得漸漸安定下來。
這一切都因為糜暘的威名。
人人都知道糜暘的梁軍乃是天下精銳,乃是真正與強悍的敵人對決過並且擊敗過他們的強軍。
對於這樣的軍隊,除非有著人數優勢,否則沒有人想去對抗。
特彆是糜竺之死與益州世家脫不開關係,在看重孝道的當世,一旦把諸葛亮惹惱了放梁軍入城,那會發生什麼事?
除非實在是沒有退路,否則沒有人想麵對這種後果。
在內外強軍的威懾之下,成都的局勢正在慢慢朝好的方向發展。
隻是不久之後,一騎快報又讓成都的局勢變得波詭雲譎起來。
這封快報主題就四個字——北方有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