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這次北上是想立功的,不是想著無端受人非議有損清名的。
可是麵對馬謖的進言,鄧艾一直就一個態度——無動於衷。
馬謖見一直勸不動鄧艾,作為鄧艾副將的王平又不願意和他一同勸諫,他就難免有些氣急敗壞。
馬謖在益州一向以智略百出聞名,往日就連諸葛亮都會時常采納他的計策,這讓馬謖往日中一直自視甚高。
但讓馬謖沒想到的是,丞相都不會對他的諫言置若罔聞,鄧艾這個卑鄙出身的小人竟然敢如此。
當然再如何氣急敗壞,馬謖一個護軍還是沒辦法染指大軍的指揮權,他便隻能暗自生悶氣,並找軍中的一些好友飲酒敘舊。
與三五好友敘舊之時,馬謖難免會向他的好友們傾訴自己內心的煩惱。
傾訴的多了,自然就變成牢騷了。
由於馬謖的身份特殊,他的牢騷很快就傳遍了全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軍心。
當鄧艾聽說這件事並讓人查實後,立即變得大怒。
他之所以按兵不動,是為了消耗敵軍的銳氣,馬謖向他建言時,他也曾一五一十說出過自身的謀劃。
可他卻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馬謖竟然還敢語出異議,擾亂軍心。
這就是鄧艾不了解馬謖這個人了。
馬謖乃是三國時期剛愎自用的典型代表人物。
曆史上諸葛亮都把陣圖給馬謖畫好了讓他照著排兵布陣,他都能搞出上山自殺這種令諸葛亮欲哭無淚的事,他還有什麼事是乾不出來的。
鄧艾為了穩定軍心,他直接下令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想將馬謖當眾仗責三十。
當鄧艾的這個命令傳遍全軍後,馬謖感到意外且憤怒就不說了,就連王平、石包等諸將也頗為意外,並且他們都為馬謖求情起來。
性格沉穩的王平就對鄧艾勸道:“馬護軍,丞相親信,還望校尉慎重。”..
王平並沒有對鄧艾說馬謖罪不至此,因為從軍法方麵來說,鄧艾的處置沒半分毛病。
可是問題出在馬謖的身份上。
王平能對鄧艾說出這樣的建言,足以說明他是真心為鄧艾好。
可惜的是馬謖有剛愎自用的毛病,鄧艾卻有情商是負數的毛病。
這一點在他獨當一麵的時候,表現的更為明顯。
鄧艾之所以會懲罰馬謖,是因為他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動,便是為了耗敵軍銳氣,等到敵軍自亂陣腳時他再主動領軍出擊,必可一戰而勝。
現在他與敵軍相持近一月,按照他的估計黃元叛軍的自亂陣腳可能就在這幾日了。
這時候己方卻出現軍心動搖的隱患,那不是在耽誤國家大事嗎?
這對鄧艾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況且直接懲戒馬謖,也是最快能穩定軍心的辦法。
對於王平的好心相勸,鄧艾最後隻是說道:“銜命平叛,奉指授之策,操獎懲之權,正合權宜。
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專、速之可也,又豈可因人情而猶豫?
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終不自嫌以損於國也。”
在說完這番解釋之後,鄧艾便不顧諸將勸阻,執意將馬謖當眾行刑,以圖穩定軍心。
隨著馬謖被當眾杖責三十,見鄧艾真的敢對馬謖下手,三千益州軍瞬間就對鄧艾儘皆畏服,連帶著三千益州軍的軍心也很快穩定下來。
可是相應的是,馬謖與鄧艾之間,可算徹底結下一番仇怨了。
後來就連鄧艾對王平說的那番話,都漸漸地被許多人所知道。
不過由於現在鄧艾剛剛樹立起在大軍中的威嚴,故而這些事都被暫時的壓製下來了。
而在鄧艾在江原縣中解除內憂的時候,離江原縣不遠的黃元叛軍亦如鄧艾所設想的那般,開始自亂陣腳起來。
儘管在過去的時間中,鄧艾一直堅守不戰,按常理來說,黃元或許可以另辟蹊徑。
可關鍵就在於鄧艾領軍駐守的是江原城。
江原城不僅是成都西南的最後一道屏障,它還是長江在益州境內的一道樞紐所在。
鄧艾領軍駐防江原城,不僅直接讓黃元領軍進攻成都的設想成為泡影,也讓黃元領軍擾亂漢軍運糧水路的意圖徹底落空。
這樣一來黃元的五千叛軍,就好似無頭蒼蠅一般,隻能在臨邛附近原地亂轉。
黃元的五千叛軍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對於烏合之眾來說,帶他們造反沒有問題,但己方必須要一直保持進攻的勢頭,並且要不斷勝利才行。
一旦不能保證這兩點,那麼烏合之眾的軍心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
在毫無進展將近一個月之後,黃元終於撐不住了,他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哪怕他知道現在不能退,但如果他再不退,那麼後麵的局勢就不是他能控製的了。
鄧艾早就在臨邛縣外安排了許多斥候,黃元剛有退兵的跡象時,斥候便立即將消息傳回到鄧艾的手中。
鄧艾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知道時機已經到的他,馬上率領著養精蓄銳許久的三千漢軍從江原縣出擊,追擊著黃元的五千叛軍。
臨邛與江原縣相距不遠,再加上黃元的五千叛軍從臨邛撤退之時還將臨邛城收刮了一番。
在攜帶大量輜重的情況,黃元的五千叛軍根本走不快。
很快黃元的五千叛軍就在臨邛縣外被鄧艾的軍隊追擊上。
在看見黃元的五千叛軍後,鄧艾馬上指揮漢軍發起了進攻。
黃元的五千叛軍本就是喪失鬥誌才退兵的,再加上他們剛剛收刮完臨邛縣,許多士卒的身上都帶著不少重物,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又怎麼對敵。
於是乎在三千漢軍衝殺而來時,黃元的五千叛軍還未列起什麼像樣的陣型,登時就被那三千漢軍衝的潰不成軍。
在亂軍之中,黃元因為逃脫不及,被藝高人膽大的石包給親手砍下了首級。
待黃元身死之後,剩餘的叛軍立馬就都跪地投降起來。
兩軍還未交兵多久,前一月還引得蜀郡震動的黃元之亂,便被鄧艾成功平定。
當石包興衝衝地提著黃元的首級來找鄧艾時,他還將手中的一封信交到鄧艾手中。
這封信是從黃元身上搜出來的。
鄧艾接過石包手中的信看了起來,看完之後鄧艾的臉上的喜色還未存在多久,便又浮現了幾分凝重之色。
這封信中記錄了一件事——漢太尉孫權,以兵、錢、糧資助南中成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