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廟門外的薑維,將手中長劍收入腰間的劍鞘中,然後他猶如一位初次拜訪恩師的孩童一般,仔細而又莊重地整理了下自己的妝容。
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失禮,褻瀆了恩師的英靈。
在反複整理完自身的妝容後,薑維深吸一口氣,一步步踏上台階,邁入了廟宇之中。
與外界的喧囂不同,廟宇內煙火繚繞,顯得十分寂靜。
廟宇並不大,薑維剛一邁入廟宇內,便見到了他恩師的畫像。
高掛的諸葛亮畫像,乃是故尚書令呂乂所著,呂乂善於臨摹繪畫,由他親筆描繪出來的諸葛亮畫像,可謂是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的畫像在煙霧的繚繞下越發生動,從薑維視角看去,好似畫像中的恩師似要活過來了一般。
在見到這一幕後,薑維在外人麵前強製壓抑的淚水再也控製不住,他直接撲通一聲跪在他的恩師身前。
這一刻他不再是為數十萬魏軍所忌憚的大漢大將軍,這一刻他不再是外人眼中喜怒不形於色的國之庭柱。
這一刻他好似回到了數十年,那一年的他走投無路,唯有眼前的大賢願意接納他,並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毫無藏私得將所學都教授給他。
在對自己有如此大恩的尊師麵前,薑維無須再刻意隱藏自己。
“弟子無能,弟子有愧老師托付。
漢中丟了,大漢亡了呀!”
說到此,薑維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低著頭痛哭起來。
“我不是有意要放開漢中防線的,我隻是想誘敵深入,我隻是想像當年的恩師一般,儘可能的殺傷敵人的主力。
我沒想到司馬昭會突然集合數十萬大軍南征,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我已經意識到大事不妙,立刻上書給陛下,讓他派兵入漢中,恢複漢中的防線。
我有儘力在補救,可是我沒想到,沒想到,陛下竟然會對我的上書視若罔聞,才致使漢中全麵丟失。
弟子對不起您,對不起大漢呀!”
越說,廟宇內的哭聲越大。
很多人都將大漢亡國的責任怪在劉禪上,但薑維卻知道,這件事他也有責任。
若不是他修改了諸葛亮生前布置的漢中防線,數十萬魏軍不會那麼快占領漢中。
而隻要陰平、陽平關、南鄭三處不丟失,鄧艾就絕無可能可以奇襲成都,甚至若是陽平關、南鄭不丟,哪怕鄧艾率軍奇襲至成都,天子亦不會那麼決然的選擇投降。
天子投降的基礎,不是在於譙周幾位逆臣的鼓動,而是漢中全麵丟失的事實。
在這一點來說,他薑維難辭其咎。
薑維就像犯了錯的弟子一般,向著諸葛亮的畫像哭訴。
若在天有靈,他應該是可以看到當今的一切的。
良久之後,薑維哭訴聲漸漸停止,他抬起通紅的雙眼望向諸葛亮的畫像,一向不信鬼神的他,這一刻卻猶如鬼使神差一般問道:
“您可以派個人,救救大漢嗎?”
隨著最後一句請求說出口,薑維重重地朝著那副畫像叩頭。
或許薑維不是真相信鬼神,這句話更像是他的囈語。
畢竟他心中已經有個想法,正在慢慢成型。
可性格再如何堅強的人,都會有柔軟的一麵,在自己的恩師麵前,說出幾句如夢般的囈語,又算的上什麼錯呢?
但或許薑維也沒想到,在他叩頭的間隙,縈繞在諸葛亮畫像前的煙霧,似乎變得越來越多,也越發洶湧。
大漢真的會亡嗎?
漢中一定保不住嗎?
在劍閣漆黑的深空之中,突然亮起了一顆顆璀璨的明星,那是數十年來,無數為大漢事業獻身的在天之靈們。
他們用目光注視著景耀六年七月的漢中大地。
同時亦用目光注視著章武四年七月的大地。
雷聲陣陣,漢水滔滔,決定國運的一刻,已經來臨了。
.yeian.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