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的急切之下,司馬懿直接下令全軍拋棄輜重,輕裝回援宛城。
在拋棄輜重的情況下,魏軍的速度提升了不少。
原本需要五日才能趕回宛城,但司馬懿卻隻花了三日就趕回到宛城外。
等司馬懿率領魏軍趕回到宛城外後,他派出的斥候便稟報了一件事。
在宛城的城西有著大片的漢軍軍營。
而同樣的,在那一片漢軍軍營中,也遍插著張飛的將旗。
司馬懿知道,宛城外的漢軍軍營中,張飛是真的在的。
果不其然,還未等司馬懿率軍繼續靠近宛城,提前探查到司馬懿進軍方向的張飛,便帶著上萬漢軍提前堵截在司馬懿回宛城的必經之路上。
若司馬懿要不顧一切地率軍回到宛城,他率軍的魏軍與張飛率領的漢軍,一定會在半道上發生遭遇戰。
可在得知前方是張飛親率漢軍攔路後,司馬懿卻直接下令全軍就地紮營,不再冒進。
魏軍突然的停止前進,出乎了張飛的預料之外。
就如他之前也沒料到司馬懿,會這麼快率軍趕回一般。
按照時間推算的話,司馬懿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回宛城,幾乎就是到棘陽城外的第一日,就識破了自己的疑兵之計。
這讓張飛心中對司馬懿有些忌憚起來。看來司馬小賊,的確不可小覷。
要不是自己是進攻一方,天然占據著戰爭主動權,一開始也沒那麼容易蒙騙到司馬懿。
但不管如何,當下終究是將司馬懿給從宛城中誘出來了。
而正如司馬懿所預料的那般,隻要是張飛親自領兵,他是不可能能安分的住的。
於是就在司馬懿命全軍安營紮寨之時,張飛直接率著上萬漢軍,堂而皇之地來到司馬懿草創的大營外叫陣。
麵對張飛的辱罵叫陣,司馬懿始終堅持堅守不出的策略。
儘管當下大營初建,許多防禦設施尚未齊備。
但一萬五的魏軍列陣憑借著簡陋的防禦工事,縱使張飛再勇猛,也是不可能短時間內突破的。
司馬懿預料地沒有錯。
張飛命人在魏軍的大營外辱罵了好一陣,見魏軍大營中始終無人出來應戰後,他便也率著上萬漢軍在魏軍的大營對麵直接安營紮寨起來。
張飛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要阻止著司馬懿的魏軍,進入宛城內。
當漢軍就在對麵開始安營紮寨時,一眾魏將便開始急躁起來。
張飛的目的簡單到,是個人都能看的出來。
而宛城近在咫尺卻不能入,加之宛城又那麼重要,這怎麼能不讓諸位魏將急躁呢?
但麵對諸將急躁的情緒,司馬懿卻耐心地解釋道:
“張飛雖兵行險著,率軍奇襲至宛城下,然險著終究是險著。
棘陽城外的地勢艱險難行,張飛或可憑借個人威望率精兵越過,可運糧的民夫輔兵大多老弱,又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
依我所料,賊軍的糧道不出半月,就會有大麻煩。
在糧道不穩的情況下,張飛縱使再勇猛,再詭計多端,最後亦隻有無奈退去。”
司馬懿向著眾將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司馬懿之所以想當道下寨,除去避張飛之鋒芒之外,還因為他預料到張飛繞路涅陽奇襲宛城的計策,隻能得一時之效,不能得長久之功。
畢竟涅陽的地勢條件乃是上天構造的,不可能發生改變,不然之前他也不至於對涅陽疏於防範。
既然能推斷出張飛的糧草運輸會存在問題,那他又何必急在一時呢?
況且他在率軍撤回宛城的時候,就已經派出信使前去聯係豫州刺史賈逵。
想來不久後賈逵就會率州兵前來支援。到那時兩軍的局勢就會發生改變了。
自己雖棋差一著,但也不代表從此無一戰之力。
隻要宛城與棘陽兩座要城不失去,那麼南陽郡的局勢就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司馬懿對於這一點很自信。
而諸將在聽完司馬懿的解釋後,也都覺得司馬懿說的有道理,便也漸漸息了急躁之心。
等安排好一切後,司馬懿懷著鎮定自若的心情看向正在修建的漢軍大營。
在大戰開始時,他本來抱著要斬斷大漢一條臂膀的心思。
可司馬懿沒想到的是,大漢的這條臂膀能伸這麼長!
武帝在世時曾評價過張飛,說張飛雖為人性格急躁,但要是他發揮正常的話,那可能會是最難對付的敵人之一。
現在看來,武帝的評價果真無誤。
不過還好,一切還不算太糟。
在下達完安營紮寨的命令後,張飛看著不遠處的魏軍大營,他粗狂的臉龐上,露出幾分笑意。
司馬小賊的確不可小覷,與張部一樣是個不錯的對手。
但可惜的是,誰說他的目的是要攻打宛城了?不久之後,張飛召來了一名信使。
他將早就寫好的一封信,交到信使的手中,讓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新野城中。
司馬懿好像忘記了一點,他還有兩萬漢軍尚未動用呢。
數日之後,就在司馬懿苦苦等待著張飛退兵的時候,一則驚人的消息傳到他的手中。
棘陽失守了!
在剛剛得知這個消息時,司馬懿的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怎麼可能?!
司馬懿立即抓住信使的衣袖,厲聲問他道:“棘陽有數千精兵駐守,怎麼可能會失陷!”
儘管司馬懿將援軍全部撤回援救宛城,但棘陽的城內一直都有數千精兵。
而棘陽城外的漢軍作為疑軍,他們兵力定然不會太多,而且也不會主動去攻打棘陽。
在這種情況下,棘陽怎麼可能會失陷?
張飛還在宛城外每天來罵陣呢,又是誰率軍攻陷棘陽的?
司馬懿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