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清陷入了最深層次的體悟,仙台之內有道道神則交織,似乎一道人影高坐九重天,雲霧繚繞,俯視蒼生,諸多道紋密布,神秘無比。
“刷”
一道神芒一閃,一個寸許小人出現在仙台,盤坐虛空中,與李道清的麵容一模一樣。這是李道清的神念所化,有混沌霧氣迷蒙環繞,高坐九重天,在俯視芸芸眾生。
此刻的李道清寶相莊嚴,如一尊永恒的仙王,讓人忍不住想頂禮膜拜。
之前連翻大戰的種種細節湧上心頭,化為一幕幕光影,不斷流轉。
李道清在回味,在體悟,要從大戰中汲取精華。
“唰!”
一道陰陽圖閃爍,道分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是大道的有形之體,浮現而出,在其頭頂上方旋轉。
李道清一下子飄渺了,超然物外,同時卻更加的神聖不侵犯,似乎要與世同存,萬古不朽。
這本是陰陽教的陰陽大道,被李道清借鑒,借助悟道茶葉遁入悟道之境,將之重演,轉為自己的感悟,化為底蘊,凝練成了屬於自己的無上神通。
這是極其驚人的氣象,一幅真正的陰陽圖在李道清頭頂流轉,其上卻並非是陰陽生死氣,而是被李道清超脫陰陽物形,直究根本,真正升華為陰陽道圖,有“道”的氣息在流轉。
陰陽教眾人孜孜追求一生而不得,而今卻被李道清演化升華,這不得不說,是極為諷刺的事實。
陰陽道圖緩緩流轉,如同一個漏鬥,接引下無儘的天地精氣,李道清被這道浩瀚神力包容,氣血衝天,納無儘精氣集於一身,開始進行類似聖祭一樣的洗禮!
陰陽道圖大道之氣流轉,接引下無儘的天地精氣,甚至連星輝月華也被引來,陰陽魚交銜轉動,如同一方陰陽大磨,將這些神華精氣粉碎,化為最為純粹的本源精氣,如潮水一般,衝刷他身上的每一寸血肉。
李道清近乎脫胎換骨了,他通體光燦燦,體魄有如琉璃一般晶瑩,不含一絲雜質。
與此同時,他體內的神祇也與大道在共鳴,仙台之內,道則神紋彌補,交織環繞,有“道”與“理”在顯化,冥冥之中與大道神音響徹,愈發宏大。李道清與道緊密結合,仿幾乎要不分彼此了,仿佛下一瞬就要將己身烙印在虛空中,與整片天地的至理凝結為一體。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浩大而又深奧的聲音,似從那鴻蒙未生之際劃破時空傳蕩而來,如同黃鐘大呂一般在李道清耳畔震動,傳入他的心中。
沒有具體的經文,也沒有有形的闡述,這隻是一縷道韻,卻讓精神與肉身得到了難以言說的洗禮。
“唰!”
李道清睜開眼睛,眸光中有道意在流轉,似在演化萬物,卻又在瞬間破滅,眸子開闔之間生死枯榮之意儘顯,令人駭然。
“仙台二重天圓滿了!”
這次悟道,對於李道清來說,好處極大,不提在頓悟中對於大道的理解。就說他的修為,也從仙台二重天第五個小台階直接躍升至圓滿境界,而且走的極穩,根本不會出現隱患。
唯一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他所修行的搖光古經雖然博大精深,極為不凡,終究比不過大帝經文,這一點差距在平時或許不顯,但是在他悟道之時,卻體現的淋漓儘致。
經文有瑕,大道有瑕,道途晦澀難行。
“道途之上,唯有大帝以已道融萬道,以一心壓天心,立於無窮高處,對於大道也是看的更深更遠。看來得想辦法尋一套大帝經文才行。”
誠然,但凡有大成就者從不拘泥於桎梏,而是靠自己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但是這也需要有積累,身居高屋方能建瓴。
縱然是驚才絕豔如萬古大帝,在弱小時也是借鑒諸多古經,融彙貫通,去蕪存菁,化為自己的底蘊,一步步積累,最終厚積薄發,才得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