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清祭出玄玉台橫渡虛空,來到了十九萬裡外一處綠洲之內,在一座古城外駐足,並未進入。
這是昆雲城池,地處苦荒之地,建於一片綠洲之上。此地綠洲不大,在北域大大小小的綠洲裡,十分普通。但是屹立於這片綠洲上的昆雲古城卻十分有名,有很多傳說,當地人都相信,有太古的神明在守護他們。
李道清並沒有以本來麵貌直接進城,此地算是一處名地,不少大勢力都在此地開設有石坊,有不少修士混跡其中,難免會被人認出。
他不想引起轟動,以大法力改變樣貌,做一個遊方道士打扮,這才進城。
昆雲古城,曆史悠久,街道上的石板都被踩磨的凹下了不少,很難說清有多麼久遠的歲月。
李道清走在城中感受到歲月沉澱、光陰遠去的古舊。腳下鋪就的石板都被踩的凹陷了下去,這是一種極為堅硬的材料,與鑄在城牆上的石材是同一種材料,差一點的神兵都不能在上麵留下痕跡,卻在歲月的消磨下留下深深的痕跡。
李道清正有感於歲月的無情,忽然聽到一陣陣喧囂,他轉過角落,順著聲音走進城池中心。
這裡來往進出的有修士,也有凡人,雜居在一起。古韻古色的街道上店鋪林立,叫買叫賣之聲,討價還價之聲不絕於耳,車水馬龍,人流往來不息,行走其中,方才那種寂寥之情都被這種熱鬨和喧囂衝淡。
“入世,出世,紅塵。”
李道清突然想起瑤池聖地前任王母所說的話,於此時細細品味。
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非常的熱鬨與繁華,李道清身在其中,卻是與他們輕輕擦肩而過,並未相融,存在隔閡。
儘管李道清已經有意收斂,但是過往路人雖然並未明確感應,卻是下意識的與李道清拉開距離。
“出來的太久,想要再融入,卻不是那麼容易了。”
“本是紅塵中人,難再入紅塵。”
李道清忽然想起前世地星上的一個典故,說是有一個人去往名山求道,在啟程途中,因為器宇不凡,備受沿途路人的尊敬。待他在山中修行三年,再次歸來,卻沒有了來時的那種優待,眾人皆拿他當做普通人。
這人並未因此而感覺到不高興,反而直呼得道就在今日。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這是道德經中的一段話,李道清感覺用到這裡很貼切。
遮天世界亦有道德經,這種經文不講修行,不通攻伐,記錄了絕世強者的一段感悟,卻是指向大道,即便放到北鬥古星也是極為難得,乃是真正的瑰寶底蘊。
不過李道清並沒有去往過此界地球,無法印證兩者有什麼不同,除此之外,遮天原文中葉凡透露出的此時空地球上的種種人物及傳說,也令李道清細思極恐。
“伏羲,女媧,神農,黃帝,老子,釋迦牟尼,薑子牙,容成氏……”
“在此界,這些貫穿地球上古神話傳說的人物都是強大的修士,曾經在地球,也就是久遠歲月前的洪荒古星活動過,所以才會留下傳說,那我記憶中所在的地球呢?”
“這恐怕已經不是隔著茫茫星海了吧?”
“嘶……”
李道清倒吸一口涼氣,不敢再想下去,因為細思極恐。
“看來真要去找時機去往此方世界的地球一趟了。”
李道清有很多疑問,不過並沒有在此時糾結,他飄然而去,並沒有停留,沿著古街一路走了下去。
李道清沿著古城走了一圈,並沒有發現源王世家的蹤跡,不過根據傳訊約定,會在此城彙合。
昆雲古城算是方圓萬裡之內最繁華的城池了,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摩肩擦踵,川流不息,李道清在城內找了一處小院居住了下來,身處滾滾紅塵中,體驗著不同的環境。
和光同塵的法門並不適合他,因為他要走的不是這條路,不過本質上萬法互通,可以借鑒,李道清身居萬丈紅塵之內,這段時間並沒有修行,而是每日在古城中遊蕩,看車來車往,人聚人散。
李道清試著融入紅塵之中,身上那種隔閡感慢慢被消磨,他每日都會在古城中走一走,有時候還會看到他跟小攤主為了一點小東西討價還價。
李道清前世本就是升鬥小民,種種經曆在記憶中看似也很平常,而今再親身重溫,卻又有不同的感覺。
其實入紅塵也是一種修行,感悟的卻不是但與理,煉的是一顆心。
李道清的道行法力並沒有增進半分,但是他的心境修為卻有了很大的提升。
對於現在沒有什麼增益,但是卻應在了在未來。
遮天法看似對於心靈的修行不顯,實則要求極高,並且顯露在外的更為極端。
一顆無敵心,踏上無敵路,兩者並不可分。
一路橫推無敗,自然是無敵,但是哪怕曆經百敗,隻要道心仍在,未嘗沒有反敗為勝扭轉乾坤的一天。
真正的強大並非隻是戰力的強大,還要有心靈的強大,隻是有很多人隻唯戰力,而忽視了道心的磨礪,經曆一敗從此道心蒙塵,再難以爬起來。
細數古往今來的大帝古皇,大都遭遇過生平最為可怕的大敵,甚至遭遇過重大的挫折,但即便如此,靠著一顆磨煉到極致的道心,在極為艱難中挺過來,最終涅槃重生,極近升華。
當然,諸事無常,除此之外,有時候一點點的時機,一點點的運氣說不定都產生不同的影響,造成不同的轉折。
“心也,力也。”
“時也?命也?”
李道清腦海中閃過幾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