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荒大地廣袤無比,鐘天地之造化,人傑地靈,有無數宗派世家在此紮根。
姬家,薑家,瑤池聖地,搖光聖地都在這片古老的大地雄踞,曆十萬年而不朽,俯瞰億萬裡江山如畫。
東荒南域,不同於北域荒涼寂靜,國度無數,人煙繁盛,搖光聖地便坐落於此。
搖光聖地山門坐落於一座高原之上,這裡一條條山脈交彙,奇峰並起,周邊地脈如龍,唯有這座高原騰起,聚儘了這方天地的精華,遠遠望去,整個地勢宛若在飛仙,雲蒸霞蔚,仙氣爍爍,輝光萬縷。
聖地深處,有一座懸浮在天空中的巨大島嶼,寬廣不知道有多少萬裡,堪比一個小型大陸。
這是一片神土,自誕生之時就佇立於雲端之上,永不墜落。
島內古木參天,青翠蔥鬱,靈泉汩汩,不時有瑞獸從中出沒。一株株老藥遍布,晶瑩透亮,醉人的香氣濃的化不開,讓人疑似進入仙界。
這座神島正中,有一大片建築群落,宏偉莊嚴,充滿了神聖的氣機,令人望而生畏。
中央大殿,古樸無華,牌匾之上書刻著“搖光殿”三個古字,筆力雄厚沉凝,僅僅是看上一眼,就好像有一座大山壓在心頭。
這座大殿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充滿了歲月的滄桑感,有一股神秘的氣息在流轉。
大殿之內,並無複雜奢華的裝飾,一如大殿外表一般,古樸無華。
大殿正中,象征聖主至高無上地位與權柄的的寶座空空如也,而在寶座下首,左右都坐滿了人,有男有女,年齡各異,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強大的氣息,如淵似海,俱是強者。
“吧嗒,吧嗒。”
偌大的殿宇之內,不聞一言,隻有王錚手指輕扣扶手的低沉敲擊。
這種沉默維持了良久,徐道臨輕咳一聲,打破寂靜,開口道“瑤池之行的經過就是如此了,至於陰陽教的來信,也都傳閱過了,各位師兄弟有什麼想法,可以說一說了。”
眾人卻都是如老僧入定一般,眼觀鼻,鼻觀心,低頭不語。
此時就聽一人出聲道“聖主這次瑤池天宮一行,先敗孔雀王,又擊敗了陰陽教的老教主王陽戰,威名震懾中州,可謂是打出了我搖光聖地的聲威,我認為應當為聖主賀,為搖光聖地賀。”
這人也是李道清這一脈,姓蘇名道和,是李道清的師弟,正值壯年,已經是仙台一重天境界的半步大能級人物,在搖光聖地頗有聲望,他的發言,引起不少人的響應。
這些人大都六七百歲,最年長的也沒有超過千歲,與其他太上長老相比要年輕許多,屬於搖光聖地“老中青幼”中的“中青年”一代。
這在修行界是很正常的現象,化龍境界就能活到八百歲,到了仙台境界,壽元都是以千載論,放到凡俗王朝之中,已然可以書寫一部厚重的史書了。
就算是同一輩的人物,師兄師弟之間差上數百歲也是正常,往往前者還處於年富力強,後者就後來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因為如此,雖然有修為有實力,但是上麵有長輩師兄壓著,這一些人的處境很有些尷尬。直到隨著一些實權長老太過年老而隱退,他們才陸續掌握了部分權利,有了一些發言權。
這些人與李道清勉強算是同一代人,是李道清重點拉攏的對象。因為他們才剛踏上修行路的時候,李道清就已經展露風采。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很多,比起真正同代的人來說,少了競爭的關係,反而這些人自小聽著原身的故事長大,加之李道清小心經營,不時指點,關係很是親厚。
這些人都算是搖光聖地的“少壯派”,勝在年富力強,而今各自掌握了搖光聖地部分權利,合在一起也是不小的力量了。
李道清的戰績,已經隨著瑤池盛會結束傳遍東荒,蘇道和自然有所耳聞。
不過在他看來,李道清的舉動雖然大漲了威名,卻也留下了禍患。
即便是在瑤池聖地的生死戰台,生死各安天命,但是一教之主被擊殺,放到哪裡也是翻天的大事了,陰陽教作為一方大教,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也正如蘇道和所想,陰陽教果然在不久後就向搖光聖地來了書信一封,內容中雖不明顯,很是含蓄,卻也能讓人感覺到字裡行間有問罪之意。
他與李道清交厚,本身自然屬於李道清這一係,此時直接出來,替李道清發聲,也在表明自己的態度。
“生死戰台,各安天命而已,我看陰陽教也隻是如此了,真要不服,就讓他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