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這次的信,好生不要臉!_三國:佛係謀士,被曹操偷看書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三國:佛係謀士,被曹操偷看書信 > 第二十三章:這次的信,好生不要臉!

第二十三章:這次的信,好生不要臉!(1 / 2)

陳留的衙署之內。

曹操搬走之後,空缺出來的衙署大府,自然重歸於張邈之手。

此時,為別駕的陳宮,就在張邈府邸之內。

兩人本為同一派係,而且都敬重邊讓,本以為可以調和他與主公曹操之間的關係,但是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

邊讓被下獄,隨後斬殺,說是在獄中繼續大放厥詞,徹底惹怒了曹操,破壞了兗州屯田大計,但其實兩人都明白,沒那麼簡單。

必定是他們這位曹兗州,早就想殺了。

隻是心思細膩,知道那時還需要一個寬懷仁德的名望,故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去找邊讓的麻煩。

可百萬人口都能安置下來,屯田又屯出了死心塌地的百姓民心。

那邊讓的那張嘴當然不必再留。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更加尖銳的問題。

邊讓都不留了。

兗州士族還留不留?

陳宮與張邈都在自危。

曹操的手段,心思,心胸,魅力,甚至是用兵之法,都遠遠比他們以為的更加恐怖。

當真是應了早點月旦評許家兄弟的那句評語,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也。

他的奇思妙想,能打破常理,有絕人之相,天下少有的認知眼界。

“還要再考慮嗎?”

兩人在主堂上沉默了很久,整個大堂,就他們二人。

擺放的席子上,有嬌小的腳印,眼看便是剛剛有舞女踩踏過,才被驅逐出去未曾打理。

張邈在主位,陳宮在左首客位。

案牘上都擺放了酒,不過兩人都沒有喝多少,是以麵容基本沒有發紅。

顯得很是清醒。

“孟卓難道,當真願意將此兗州,拱手讓與他人?你且不想,你身負八廚之名,不也是為了在亂世得民心所依?但現在民心全然不在你側,該如何?”

陳宮立起身,神情鄭重語氣低沉,他說得很慢,但每一句話,都在撩撥張邈的內心,直擊他這些年最為憋屈的事。

“你與袁本初,曹孟德本是發小同儕,盛世之時,你便已經是二千石了,做個刺史又有何難,日後擢升九卿三公也不為過,可到了這亂世……”

“袁紹居冀州,曹操居兗州,你孟卓又如何呢?屈居於曹操麾下?當初我們迎舉曹操入兗州平賊,乃是功不可沒,應當占據一席之地,然現在曹操並未有此報恩之行,將讓我們喪失容身之地。”

“在下竊以為,日後恐當以荀氏為主,潁川為盛,宗親為將,而兗州士族,僅僅隻是兗州士族而已。”

言下之意也簡單。

那我們圖什麼?

徒傷悲嗎?

繞了一大圈,還是不受重用,甚至名流之首的邊讓還被下獄處死,加上荀氏得勢,日後根本沒有他們壯大之機。

“你當初不是支持曹操嗎?跟隨左右,出謀劃策,怎麼現在又想背叛他?”

張邈一句反問,讓陳宮陷入了沉默。

他雖然了解陳宮的為人,但是卻還很擔心,這會否是來試探。

邊讓之死,讓兗州內的名流士族沉默了許久,對曹操的不喜,慢慢的轉變成了恐懼和不敢言的憤怒。

那麼現在問題就擺在眼前了。

如果想要日後活得好,可以自在暢懷的繼續附庸風雅,那他們首先要學會到曹操麵前虛與委蛇的臣服,再兢兢業業的做份內之事,棲身於此。

但這就意味著打碎自己的自傲,並且就意味著承認依附於他們並不看好的所謂閹宦遺醜。

如果不願的話,那就在亂世之中,要麼隱退,要麼去地方治理為官吏,再也難以躋身於重任功高的行列。

“不了,本以為他是同道之人,但實際上彼此誌向不和,遲早要分道揚鑣。”

陳宮幽幽歎了口氣,眼神已然變得頗為暗淡。

他曾經也覺得曹操是明主,可以扶持大漢回歸鼎盛,日後跟隨左右,必能封侯拜相,為朝廷中流砥柱,建立一番功業。

奈何,事與願違,曹操並不會提攜士族人,也不會將他陳宮當做大恩人,他倚重的反而是荀氏,是荀彧叔侄。

甚至那個養馬種花的荀文伯,都比自己受寵信。

言聽計從,每每相商無不感歎驚喜。

這是曹操每次和荀彧談完之後的表現。

讓陳宮好生難受!

明明最早來的就是我!

我早年在洛陽時,就得到過他的賞識!現在最重要的卻不是我!

哼,懷才不遇。

誒不對?!我特麼來找你是來共事的,不是來互相揭傷疤的!

我揭你的就行了,你這句話啥意思!

忽然的刺痛,讓陳宮盯著張邈望了好幾眼。

最後決定,不兜圈子了。

他長歎一口氣之後,忽然道:“隻要你肯,我早已與溫侯暗中計劃,拿下兗州並非難事。”

“誰?!”

張邈人驚了一下,似乎坐不住了,挺腰立起身來,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陳宮。

“溫侯,呂布。”


最新小说: 鎧甲:朝九晚五?可我是幽冥魔啊 讓你裝傻,你把皇帝逼退位了? 修行十三年,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罪犯係統什麼鬼? 劍修,狗都不談 獸源史詩 貪戀她 一世豪權,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