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一道雷鳴之聲,響徹天庭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宮殿,無論何修為,無論何等官職,都聽到這道驚雷之聲,猶如山呼海嘯,席卷九天十地,讓神仙都為之膽寒。
玉靈官。
雷部眾將。
赤腳大仙。
降魔大元帥。
三壇海會大神。
乃至無數金甲仙眾,皆聽到這道滅世驚雷。
高坐金鑾殿,玉帝聽到雷聲,不由停止開口,心中輕疑。
而眾仙官無一不是大吃一驚,神態慌張。
“這道雷聲非比尋常,從西海海域傳來,莫非有什麼至寶降世?”
“怎麼可能,除非是先天寶物,否則豈能有如此聲勢?”
“或許是天地大劫到來前的征兆,預示著量劫即將問世。”有人猜測。
“提前到來,不祥之兆啊!”
“這可如何是好……”
眾人紛紛開口,頓時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此時,有一人冷聲開口。
“莫要信口雌黃!天庭與我等共同籌劃西遊共一十三個元會,可謂是萬無一失,量劫怎麼會提前到來?”
說話者,乃是一位金身菩薩。
她功德圓滿,渾身懸掛瓔珞珠翠,結香環、盤龍簪、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瑞彩遮迎,生得是五麵天生喜,朱唇一點紅。
正是南海觀世音菩薩。
她一開口,眾人便都不敢言語。
此番量劫,如來交與她主持,由她代表西方與天庭溝通,無論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或是借由西遊傳授西方法門要旨,瑜伽正宗,都由她來安排。
權力巨大!
更何況,觀世音法力通天,神通大成,乃是大羅金仙,威嚴隻在玉帝之下,所以她發話了,自然沒有人敢往下接,以免得罪了這尊大神。
觀世音手捧玉淨瓶,雖說她是大羅金仙,但方才響起的那道驚雷,也讓她有些許心神不寧。
不過,就算感覺這道雷聲有些蹊蹺,作為西方的代言人,也決不允許天庭神仙損辱西遊的布局。
“肅靜!”
此刻,淩霄殿上,昊天玉皇大帝淡漠開口。
瓔珞垂簾,看不清他麵貌,語氣中也讀不出什麼。
“不管是何方神聖渡劫,何等寶物問世,眼下更要關心西遊一事。”
無論是什麼變數,玉帝也漠不關心,西遊的布局,說是天庭和西方共同參與,但這隻不過是個幌子,實際最大利好的是西方,天庭隻能跟著飲幾口殘羹冷炙罷了。
說來也可笑。
這天庭帝尊看似微風顯赫,卻也有諸般身不由己,己不由心。
從他接手天庭的那一刻,便是一樁爛攤子,巫妖爭霸後,妖庭已是舉目破敗,殘骸遍野,無論是神仙、寶物,一概無有,名義上天庭統管三界神明,卻已名存實亡。
為此他哭求天道至尊聖人,命三教簽壓封神榜,拆分三教弟子,壯大天庭勢力。
然而由此導致封神量劫,闡截弟子卷入極多,最終導致聖人都為之驚動。
至此之後,簽壓封神榜的三教弟子皆成了天庭之人。
可闡截二教弟子,依仗法力渾厚,依舊不聽天庭號令,隻尊聖人,眼中根本沒有他這個玉帝,闡教弟子聽調不聽宣,截教弟子則是出工不出力,尤其以二教金仙高手為甚。
玉帝對此也無可奈何。
闡截二教弟子,神魂早已入了封神榜,隻要封神榜不出問題,尋死都難。
至於肉身成聖者更是如此,有時候天庭聖旨傳下,如石落深澗中,沒有半點反應。
當玉帝當到這等份上,昊天大帝仿佛啞巴吃黃蓮,有苦自知。
封神之後,闡教沒落,截教道統不存,佛門成了如今洪荒的第一勢力。
因此對於西方提議的西遊布局,內耗繁多的天庭沒有彆的選擇,唯有合作。
而昊天大帝為天道聖人點化,自幼修持,從龍漢之初至今曆經一千七百五十劫數,自然不會看不清西方佛門的虛偽。
選擇與天庭合作,也是看清天庭勢弱,由此慨他人之慷,讓天庭為佛門行苦力,而自己得大功德、大造化,轉而賞天庭一星半點的好處。
綜上可知,天庭需要和佛門合作不假,但好處都讓西方占去了,對玉帝而言西遊沒有什麼吸引力,自然消極以待。
他此刻思緒也有些不安寧,這雷劫之威能,轟動三界,似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數浮現,隻是這天道大劫,洪荒大勢,乃是滾滾洪流,無人可以改變,連聖人都要避讓。
何況天庭對西方虛與委蛇,無論如何西方也會對天庭負責的。
這樣想著,玉帝才稍安下心。
……
太虛天。
望著穩固境界中的孫悟空,棕熊怪為猴哥突破境界而高興的同時,心中也很是沮喪。
都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