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氣散了。”
這時候,孫悟空看了過來,突然說道。
白蓮輕歎了口氣。
一拳,棕熊怪的毛都沒掉一根。
要說不泄氣都是假的。
畢竟他和熊霸之間還有著極大的境界差距,一個剛入天仙的修士,在沒有高階寶物的情況下,絕對不是他的對手。
而之前號稱縱橫南贍部州的大妖獅駝王,連他三掌都接不住。
可見,這棕熊怪剛入天仙,實力已經遠超天仙巔峰的獅駝王了。
但他畢竟不是獅駝王,對自己的要求不會這麼低。
一拳沒能壓製熊怪,就已經是他輸了。
“師父傳授這套拳法,自是不凡,然而還是被熊霸給擋下了,我本先天而生的白蓮,曾以為跟腳強於天下大多數妖怪,可在太虛天修煉說長不長,也有一年時光,卻發現自己處處不如妖怪。”
白蓮這番話,發自肺腑。
論努力,他遠不及二妖。
論實力,他也比不過孫悟空,同境界下,他可能連熊霸也不如。
說不氣餒,那純粹是騙自己。
聞言,熊霸趕忙道:“白蓮小哥,你彆這麼看不起自己,你要是真動了全力,俺老熊能全身而退都是萬幸,你說對吧猴哥。”
“嘿嘿……”
孫悟空沒搭理熊霸,而是笑著看向白蓮:“你說的跟腳不跟腳,俺老孫可不懂,但師父說過‘天道酬勤’,勤奮不能解決一切,但能解決眼前絕大多數問題。
熊霸剛來之前,還對師父的道法持有懷疑,修煉起來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知道師父道法通玄後,勤奮起來連俺老孫都有些自歎不如。
這貨雖然資質差,但師父傳授的這套煉體訣至少凝練了十萬顆神魔粒子,比一般天仙強太多了。
你才修煉一年,還早著呢。”
聽到孫悟空的話,棕熊怪有些不樂意了:
“猴哥,剛來時俺也不是三天打魚兩頭曬網啊,隻是沒那麼勤快而已。”
“去去去,你剛來是什麼樣俺老孫豈會不知,好好搬你的山去,沒練到百萬顆神魔粒子前彆停下來。”孫悟空道。
“啊對對對。”
棕熊怪沒繼續跟猴子繼續鬥嘴,老老實實扛著山就溜了。
見到這一幕,白蓮笑了笑,沒想到自己反倒是被一個妖怪安慰,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這一年,他也知道師父傳授給二妖的道法和自己的不一樣。
他們修煉的乃是神魔鎮獄勁,似乎是一種極其強橫的煉體術,巔峰之時能凝練八億四千萬顆神魔粒子,肉身無敵。
至少在肉體的方麵,應該比他這套拳法厲害得多。
但倘若他能修成大乘佛法大威天龍,還是兩說。
隻是照他這個練度,不知還要多久才能修成。
“白蓮師弟,你很想突破金仙對吧。”
孫悟空趕走了熊霸後,繼續說道。
“是啊,誰又不想呢?”
白蓮反問道。
金仙和天仙,乃是神仙的分水嶺。
隻要跨出了這一步,便成了真正的大能,受世人所敬仰。
像是天仙之輩,哪怕如他這樣的佛門中人,看起來外麵的人都對你畢恭畢敬,但也僅僅隻是流於表麵罷了。
一旦沒了這層佛門童子的身份,他什麼也不是。
可若他證得金仙果位,哪怕沒有佛門的背景,去天庭做客也一樣會奉為上賓,沒有人膽敢在背後妄論你哪怕一句話。
洪荒從龍漢至今,變化極大。
唯一沒變的,便是這實力為尊的規矩。
所以他渴望修成金仙,非常渴望!
孫悟空突然道:“但你想過沒有,其實你早就能突破金仙了,隻是你自己沒察覺到而已。”
這番話,如石墜深潭,在白蓮心中激起千層大浪。
他瞳孔一震,怔怔看著孫悟空道:“怎麼會?我若能突破金仙,早就突破了,何須等到現在?”
孫悟空道:“白蓮師弟,那我問你一件事,你隻需回答‘信’或‘不信’即可。
我且問你,此前俺老孫說過‘三年不飛,將以長羽翼’,三年修成金仙,你信不信?”
“信。”
白蓮不假思索道。
通過這一年的觀察,他發現這猴子的修為雖然沒有提升,境界依舊是天仙巔峰,但不知為何,給他的感覺卻和一年前迥乎不同。
似乎多了某種特殊的神性。
讓人覺得這猴子不是妖怪,而是位得道聖神!
他能感覺到,這猴子比一年前更加強大,更加深不可測,讓他難以捉摸。
三年成就金仙,很大可能是真的。
“既然如此,俺老孫再問你,若熊霸那呆子現如今天仙圓滿,你信不信他也能修成金仙?”
孫悟空繼續問道。
而這個問題,確實讓白蓮愣住了。
信,或者不信。
捫心自問一下,以棕熊怪如今的狀態,道法純熟圓潤,修成金仙的概率,很大!
沒錯,這頭熊也能修成金仙!
隻要他法力到位了,便能一步跨越金仙,證得果位!
為什麼他會這麼覺得?
為什麼他會認為棕熊怪修成金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並且對此沒有太多的懷疑。
而他卻認為金仙的瓶頸猶如天塹,自身永遠無法跨越?
一時間,白蓮陷入了迷惘之中。
“你相信熊霸能突破金仙,而且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你甚至並不怎麼懷疑,但為何輪到你自己,卻覺得不行呢?明明你一直認為,你比我等妖怪天賦更高,實力更強才對,這很不合理。”
孫悟空的聲音傳了過來。
“實際上,你心不靜,如何能跨過天人之境?
師父曾說過‘不躓於山,而躓於垤’。
阻礙你的,根本就不是什麼金仙瓶頸,而是你的心靈。”
自從師父傳授聖人經後,孫悟空不僅能察言觀色,更能一眼就看出他人修煉產生的病灶。
這白蓮師弟的病症,孫悟空早有察覺,想來師父也看出來了,隻是沒有提醒。
畢竟誰修行沒有走過彎路。
再說了,一年前白蓮才剛拜入師門,還需要再觀察觀察其品性如何,才會指正其修煉的錯誤。
隻不過師父他老人家是個大忙人,可能過去一年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這一年。
孫悟空也看出白蓮品性不壞,這才稍微指點一下這位師弟,免得誤入歧途。
他這番話,也讓白蓮愣住了。
不躓於山,而躓於垤。
山看起來很大,不易跨越,所以會被人重視;而凸起的土塊微小且不起眼,所以才會被其絆倒。
原來他不是跨不過金仙的門檻,而是被自己的內心所阻礙了。
可降服心神,說得輕巧,但哪有那麼容易?
這一年他辛苦練拳,心性平和了不少。
可他還是會經常回想起曾經的那段不堪的時光,他被闡截二教弟子羞辱,被本門弟子挖苦,甚至被妖怪所嘲諷。
還有接引聖人那道無奈的眼神……
深深刺痛著他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