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你師父。
但你可知曉,當年觀音大士來與天庭商量西遊謀劃之時,她與天帝之間,說了什麼麼?”
太白金星最後這番話,意味深長。
白蓮下意識問道:“說了什麼?”
“縱然聖人,也撼動不了天道大勢!”
太白金星一字一句,緩緩開口,仿佛字字句句重達千斤,又如黃鐘大呂,在白蓮心頭震響!
天道大勢不可逆。
就連師父他老人家,也動搖不了天道大勢!
“放棄吧,這就是孫悟空的命數!”
太白金星歎道,“白蓮,你是個聰明人,你應當知曉其中利害,君子不立危牆,良禽也知擇木。
當然,若孫悟空醒來你還是要告訴他,老夫也不反對,但這對孫悟空沒有任何好處,他若反抗,迎來的將會是佛門狂風驟雨般的鎮壓,他就算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也隻有西行這一條路!
聖人弗敢逆也,何況是汝!
你覺得為佛門俯首稱臣十分不齒,但這世間之人,隻要未能證道大羅者,早晚都是要給人當狗的,隻是時間不同罷了,你修成金仙,真以為自己脫身佛門,就能得大自在得大造化?
你錯了,大錯特錯!
你之所以能夠得一夕之自由,純粹是因為佛門一時不察,鬆動了狗鏈而已!”
白蓮再度緘默。
這就是命,加諸於洪荒任何生靈身上的命格,被跟腳、壽元、修為等等所局限。
乃是天道定數。
就像身陷囹圄,跟腳和壽元便是牢牢拷在眾生身上的枷鎖,當你為掙脫了枷鎖而欣喜之時,卻不知仍身處於牢房之中。
無論巫妖量劫還是封神量劫,聖人自保尚可,卻難以扭轉大勢。
他也知道,無論師父再怎麼強大,也救不了大師兄。
這都是命數。
從出生開始,便已經確定。
任何人都無法更改。
“多謝金星指點。”
白蓮說完,也不再提孫悟空壽元一事。
與大師兄前往方寸山一樣,生死簿裡的壽元也是伏筆,為加持在大師兄身上的謀劃,改無可改。
如陷泥潭。
但其實他也差不多,好比大師兄被泥潭沒入頭頂,而他隻是到了腰間,沒有多大差彆。
“唉!”
聽到白蓮終於理解,太白金星感覺自己像是親身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般,重重歎了一口氣。
你們這些人,也該體諒他們的不易。
操持量劫,維係因果,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稍微有些差池,便會被量劫吞滅。
“回去之後,也不用告訴你的老師,以你老師的能耐,他比你知道的還要多。”
最後,太白金星提醒了一句。
能夠教孫悟空如此可怖的神通道術,絕對是一方巨擘,是真正的洪荒大佬,這樣的人,豈會不知孫悟空的行蹤?
隻是沒打算出手罷了。
你現在跑去提醒他這事,反而會觸發大佬的逆反心理,他要是一怒之下不放孫悟空去方寸山修道,那麻煩可就大了去了。
總之,能不惹這位大佬,就儘量不去招惹,隨他的心意即可。
這些從上古活到現在的大能,一個個都是人精,也知道乾預量劫的可怖,知道見好就收,所以不放孫悟空離開的可能性比較低。
但在人家大佬麵前逼逼叨叨,無異於班門弄斧,自找不快。
所以太白金星不忘最後提醒,免得又生亂子。
白蓮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至於生死簿那邊,卞城王也沒有能力再去修改,畢竟都驚動了太白金星,也就意味著修改生死簿乃是天庭的旨意,其他閻羅也都明白茲事體大,不可能會為了卞城王的私人恩怨而助紂為虐。
這事至此便已蓋棺,不做贅敘。
……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古樹林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
三星洞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
時聞仙鶴唳,但見鳳凰翔。
有一位白發老神仙正高坐雲台之上,口若懸河。
其周身道韻流轉,佛音不熄,諸多法門在他口中如化長河,滔滔不絕。
各種秘法信手拈來,無數道論如雨紛飛。
座下的數百弟子和道童都坐在蒲團之上,聽得如癡如醉。
祖師一會講禪,一會論道,其中的道術講得玄妙非凡,幾近秀技,聲振九皋霄漢遠;道氣淩雲彩天光。
但實際上皆是蜻蜓點水,並未深入。
需知,法不輕傳。
自上次殺劫過後,天庭和佛門痛定思痛,如截教這般有教無類,隻會釀成大錯,妖怪強大了,那是要殺人的!
因此雙方聯手收繳天下的修行之法,禁閉門戶,以至於洪荒道法凋敝,道術難精。
這位祖師所講的道術,皆是些不入流的小道,成不了大氣候。
台下的弟子或許能從中領悟一二,若想要從這些零零碎碎的道法之中一步登天,修成驚世大神通,卻是萬萬不可能。
雖非糊弄人,卻難有真東西。
畢竟這位講道的祖師開設道壇,不是為了這些資質平平無奇的凡人,實乃為了一隻猴子!
沒錯。
這位講道的祖師,正是苦苦等待孫悟空的菩提老祖!
他置身量劫,為的就是給其中一位天命之猴傳授道業,讓此猴在不遠的未來於三界內名聲大震,成就一段不朽神話!
為此,他還專門點化了一個平平無奇的樵夫,在猴子必經之路上等候,隻待猴子一踏上西牛賀洲,樵夫就能把他引來。
菩提本以為一切應該萬無一失才對。
然而。
距離他盤算猴子到來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猴子還是沒來。
這就讓菩提有些坐不住了。
若讓他拋下方寸山這處道場,跑去找猴子,那也不可能。
此處道場,乃是經由無數推演,才選定的最佳方位和地點,哪怕把猴子改換成六耳獼猴,這處道場都不能隨意更改。
何況應當是猴子來找他,而非他去尋猴子,這也是推演結果的一部分。
投鼠忌器之下,菩提必須坐鎮此地,不能離開。
這也是菩提頭疼的地方。
就這樣,講道結束之後,菩提讓徒弟散去,一個人獨坐雲台,推演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都是一樣。
這讓菩提的心態有了一絲絲的變化。
長歎一口氣,菩提終於露出一抹認真的神色。
“看來,隻能祭出吾最強的推演之道——大推演術!方能推演出猴子的動向!”
需知菩提老祖所修的道,唯一字而已。
便是‘緣’字。
緣分,妙不可言。
佛門強調緣分,菩提所修的道,也就是這份緣。
西方聖人常言:此物與我西方有緣。但凡西方聖人說出這番話,此物就真的變成了西方之物,這就是緣分!
有人認為這是強取豪奪,不要麵皮。
但不得不說,此物真的與西方有緣,就算是強搶而來,它最終也歸於西方。
遠者為緣,近者為因,是一種無形之中的連接,是一種冥冥當中的因果。
哪怕強搶而來的緣分,也是緣。
常言道,緣在天定。
所以緣分沒有偶然,隻有絕對的必然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