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碧波潭和太虛天都極遠的地方。
有一頭神猴立於九霄天外,聆聽著天地變數。
天象異動,意味著量劫將至。
量劫,乃是洪荒宇宙的大殺劫,出現之時劫難四起,伴隨著眾生湮滅,天神隕落;星辰無光,天地辟易……
便是連聖人都得審慎以待。
但每逢數億萬年一次的大殺劫出現,也伴隨著機緣的到來,隻要能牢牢抓住,便可一步登天。
這神猴有六耳,善於聆聽,能察理,知前後,曉變化,萬事萬物皆洞明。
生為先天道體,列為混世四猴。
正所謂法不傳六耳。
這是自上古時期,便流傳下來的規矩,連道祖都對這隻獼猴極其不待見,道法傳天下,卻終究不傳六耳。
身為先天之體,六耳獼猴跟腳不凡,自覺有望成仙問祖,可卻因道祖一句‘法不傳六耳’,為洪荒天地的大能所摒棄,沒有任何人願意收他為徒弟,傳他道術。
吃了許多回閉門羹之後,六耳卻越挫越勇。
他修行並非為了長生,畢竟他為先天道體,隻要不折損這具形體,他的壽元便可無窮無儘。
他修煉道法的目的很明確,為的是變強!
讓他能站得更高,聆聽更遠,得證大自在。
然而他越是渴望力量,越是想要修道,洪荒的大能都仿佛約定俗成一般,將他拒之門外,連見都不願見他一麵,哪怕六耳曾不惜放下尊嚴,不論為坐騎還是奴婢,但求收留。
可即便如此,也是無用。
他仿佛被整個洪荒所拒絕,被天地所唾棄!
六耳心如灰燼,他想不明白為何要如此對他。
不是說好的有教無類麼?不是說好的眾生平等麼?為何他卻不能修道?
他朝餐夜宿,流浪洪荒,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不知將要往何處去,不知未來應該做什麼,終日渾渾噩噩。
這樣沉淪了許久之後。
六耳最近聆聽天地,終於得知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量劫將至!
其意義非凡。
天衍四九,而遁去其一,量劫雖是殺劫,但隻有殺身成仁,方能在亂世中謀取這遁去之一!
而他還得知一件事,那就是在山的那邊,在海的那邊,有著一尊以天地為局以眾生為棋的洪荒道尊,他執棋天下,布局紅塵中,若能成他的棋子,便能有大造化。
並且六耳還聽到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這位道尊要等的那個猴兒,那個棋子,他居然鴿了!
沒錯,一個棋子,竟然放了道尊的鴿子,沒有去方寸山拜師。
這件事,讓六耳看到了一線生機,同為混世四猴,他從不認為自己比其他猴子弱,他雖然沒修成什麼通天本事,但通過聆聽萬物的神通,他也修成了一些旁門道術,實力不弱!
六耳隻笑那石猴愚昧,不知天大的造化在等著他,這是機會,隻要他能抓住,便有機會成就道基。
得知這個消息,六耳獼猴興奮不已,隻要有一線機緣,哪怕成功率再低,他也要嘗試一番!
沒想太多,六耳跨越無數山海,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方寸山。
為了讓那位祖師爺知道他心誠意堅,他效仿那位人教首徒玄都大法師,自距離方寸山三萬裡起,開始三磕九拜,一步步朝著方寸山走去。
沒有多餘的言語。
機緣就在眼前,他必須考慮這是否成為他此生僅有的機會。
重鑄混世四猴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一步步,極其緩慢,六耳獼猴心比天高,意比金堅,沒有任何退縮的想法,他必須要趁著石猴沒能趕來方寸山的這段時機,拜入道尊座下。
唯有這樣,他才有機會擺脫命運。
三萬裡征途,就用掉了他足足三年時間。
一年一萬裡,他的膝蓋跪碎,額頭磕破,連先天之體都有蒙塵的風險,但他知道他務必要把握住這珍貴的機會,不能有任何僥幸的想法。
玄都大法師能用赤誠之心打動聖人,我六耳獼猴一樣能做到!
他這樣三叩九拜,一路上引來了無數人類異樣的目光,引來眾多妖怪奚落的眼神,六耳獼猴一概無視,一絲不苟地完成禮儀,沒有絲毫的猶豫。
但他並不知道,玄都能拜師成功,乃是聖人欽點,天命所鐘!
他注定要成為人教首徒,也注定要成為聖人之下的第一人!
哪怕玄都在家裡躺著啥也不乾,哪怕玄都每天都在大草地上睡大覺,太上也會營造楚門的世界,讓玄都在‘機緣巧合’之下,拜他為師。
這才是玄都與六耳不一樣的地方。
但六耳不信這個邪。
他堅信誠信所致,金石為開,他擁有一個向上之心,一定能夠打動祖師。
終於在三年之後,六耳獼猴來到方寸山下,望著山頂,心中激動難言。
“混世之猴六耳,求見菩提祖師,願拜入門下,望祖師大舍慈悲,傳與神機道術,弟子永不忘恩!”六耳高聲大喊,重重朝三星洞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
門扉大開。
然而來的卻不是清風童子,乃是菩提隨便收的徒弟。
廣華、廣塵,智空、智明,如癡、如醉……
他們並無跟腳,也無智慧,純粹是菩提在塵世間隨意招來的弟子,隨意到不能再隨意,都是普通人而已。
這些弟子聽到聲音,一個個都跑了出來,便驚訝地見到眼前奇怪的一幕。
“猴子?”
“怎麼會有猴子來方寸山拜師?”
“哈哈,這猴子還穿得人模人樣的,真是滑稽。”
“沐猴而冠,穿了人的衣服,也隻是個猴子罷了。”
“六耳猴?嘻嘻,真奇怪!”
他們肆意嬉笑、嘲諷,甚至還有人拿石頭砸他,一個石頭劃過弧線落在猴頭上,發出金石般的聲響。
有人說道:“哈~這猴子腦門挺堅硬。”
又有人道:“你也不看他,這樣磕頭,也沒出多少血,可見他頭有多硬!”
接著又有人投石子,便投邊道:“這麼硬的頭,天生就是用來磕的,祖師不來,說明他心還不夠誠,快快快,再給爺磕幾個響頭來!”
六耳獼猴聆聽眾人嘲笑,忍受著被石子砸中,他沒有動搖,繼續大喊:
“混世之猴六耳,求見菩提祖師,願拜入門下,望祖師大舍慈悲,傳與神機道術,弟子永不忘恩!”
對於外人的嬉笑怒罵,他隻當做是菩提祖師對他的考驗。
看到這猴子如此可憐,一旁的清風童子抿了抿嘴,動了惻隱之心。
他悄悄走開,然後快步轉入祖師爺所在的內室。
“祖師,外麵有一隻猴子……”
清風童子記得,祖師爺一直念叨著有猴子來拜師,他猜大概就是這隻了,說人言懂人語,連挨打都不還手,除了祖師爺念念不忘那隻猴兒,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