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洪荒聖人的圈子並不大,畢竟有紀錄的聖人也隻有那麼幾位,能接近聖人的準聖也不多,所以他們之間彼此都有了解。
師父看《周易》,彆的聖人出於好奇,也會觀摩一陣,從而發出評價。
六耳腦海中浮現出古怪的想法。
隻是他不知道,周玄書中的聖人,通常都是那位儒家至聖,跟洪荒的聖人沒有半點關係。
通過這句話,六耳算是明白了。
《易經》是講授天地大道,也就是世間客觀的規律所在,其表現形式變化多端,上下無常,陰陽轉化。
結合師父傳授給他的數學語言。
若陰為‘0’,陽則為‘1’。
若下為‘0’,上則為‘1’。
若靜為‘0’,動則為‘1’。
如此,便能初步創建一方世界。
六耳突然發現,自己距離無龍心法中的締造世界,似乎更加接近了!
至於締造世界法則的方法,書中也一並記載了: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係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簡單來說,聖人見這世間萬事萬物過於繁雜,因而將萬事萬物的所有形態歸納為了八個基本卦。
這些卦象用以象征萬事萬物的形態,世人稱之為‘象’。
聖人並將天下一切生靈演化以及其中無數種變化,製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顯現一切動作的常態。
這無數種變化,係之以辭,判其吉凶,斷其陰陽。
最終稱之為“爻”。
弄懂一切卦象和其變化,就能初步進入編程,創造世界,締造法則,成為世間的主宰者。
不過,書中很快又提醒了一句:“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這句話,告訴編製世界法則時,不可拘泥於一個法則在固定場景的用法。
在創造新世界的時候,為了實現某種功能,往往需要結合目標當前的狀況,上下指令之間的關係,才能讓天地法則穩定運行起來。
當個程序員,也不能太過死板。
“呼……”
看了大半本《周易》的原文,及師父的注解。
六耳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對創造世界,有了全新的感悟。
好像……
締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也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還有一些問題,亟待他去解決。
那就是他即便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如果太過天馬行空,不合常理,哪怕其中的法則編製得再怎麼精妙,被困在其中的人也會一眼看出這個世界是假的。
但如果創造和這個世界相似,那麼他必須按照這個世界的大框架來創造世界,許多天地間的法則就無法變動,否則就創造出一個穩定的洪荒世界。
所以。
他創造的世界,一定要介於合理和不合理之間。
合理,便是他創造的世界,合乎大多數人的想象,不能一眼被人認出這是個偽造的世界。
不合理,自然是要讓他掌控儘可能多的法則之力,如此才能用法則來碾壓對方。
“但創造世界,需要的知識浩如煙海,我所學的東西,還是太過淺薄了。”
六耳合上《周易》。
他現在終於知道了,這本書,是教你如何編製世界的框架,也就是法則。
當法則架構完成,一個世界也就出現了。
同時,他還需要了解一些尋常人都不知道的知識。
這種知識,六耳稱之為“大羅知識”,超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整個洪荒都找不到這種知識。
以這種‘大羅知識’為地基,方可打造出一個有彆於洪荒的全新世界!
但要找到這種知識,很難!
畢竟他生於洪荒,長於洪荒,怎麼可能知道洪荒之外的知識?
這讓六耳不禁感到可惜起來。
一旦他獲得了這種知識,不僅無龍心法能發揮到極致,構建一方穩定的世界,也不費吹灰之力了。
“嗯?這是什麼書?”
正當六耳合上《周易》時,他的目光被這本書下麵的一本奇怪的書所吸引。
而這本書的名字,讓六耳精神為之一震。
《晚年大帝,橫推三體》!
好奇怪的書,六耳聞所未聞!
他幾乎下意識地翻開了這本書。
來自亙古的氣息撲麵而來,那是一副他從未見過的畫麵!
“……這水滴,乃是世間最為堅硬之物,由強相互力所鍛造,可謂是無堅不摧,洞穿這天地可謂輕而易舉,是三體人用來鎮壓人族的產物。
丁儀大帝,為了拯救全體人族,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他手握昊天錘,朝著水滴狠狠砸下!
轟然之間,水滴表麵,出現了一道清晰可見的裂痕!”
啪!
六耳猛地合上書,整個人陷入了宕機的狀態。
這……這!
雖然他看不懂,但他大受震撼!
他隻是看了一眼,就立即意識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找到了他想要的‘大羅知識’!
超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恐怕整個洪荒之中,除了師父,沒有人能寫出這樣的故事!
這正是他需要的東西!
……
“嗯……”
看著師父欲言又止的模樣,小白龍忍不住問了句:“師父,您這怎麼了?”
“倒也沒什麼。”
周玄搖搖頭,望了一眼木屋的方向,有些難以言表。
“怎麼說呢,好像交給陸耳的課本裡,混進去了一本奇怪的書,算了算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反正也沒人能看得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