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乒乓乓。
花果山中,四隻猴子各持神兵,以虎力接重擊,將那臥虎石打的火花帶閃電,愣是沒有擦傷這石頭分毫。
打了接近三個時辰,力也竭了,氣也短了,一個個平躺在大草坪上,呼呼地喘著粗氣。
周圍的猴子猴孫,小一點的基本都是看戲,而老猴子便一副看煞筆的眼神看著他們,這都什麼猴子啊,跟一塊石頭過不去。
“什麼情況?”
文殊菩薩看著下方這一幕,人都麻了。
你們拿這些靈寶,彆說轟一塊臥虎石了,便是一座山都能給你削平,誰知道這四隻猴子,打了老半天,都沒刮出一道痕跡來。
這種情況,隻有三種可能,要麼是猴子不行,要麼是那臥虎石確實硬的不行,要麼就是你東海龍王給的寶物不行。
首先排除最不可能的第二點,畢竟隨處可見的臥虎石,怎麼可能比寶物還強悍?
再者這四隻猴子,兩隻通臂猿猴,兩隻赤尻馬猴,實力都有真仙水準,而且力氣也不小,說猴子不行也純粹扯淡。
文殊菩薩很快便有了判斷,必然是老龍王小氣,給了些垃圾寶物,乍一看是後天之寶,實際上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
“好你個東海龍王,平日給天庭行雨,不敢差半分時辰,少毫厘點數,如今佛門向他借寶物,竟敢拿些破爛來糊弄!”
一念及此,文殊不由心頭惱怒。
東海龍王不敢對天庭有絲毫不敬,行雨矜矜業業,不敢誤了時辰點數,反倒對佛門卻如此敷衍,真當佛門好欺負不是。
他壓製心中怒火,不想犯了嗔念,忙讓青毛獅子怪再按佛揭,去找那東海龍王。
金碧輝煌的東海龍宮內。
捋著長須的東海龍王接過佛揭,沉吟著查看起來,半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哎呀呀,這菩薩究竟要什麼寶物,才肯罷休!”
他聲音極大,嚇得旁邊的蚌女蛟妃皆垂下螓首,蝦兵蟹將都如臨大敵。
唯有五太子敖孿,不由問道:“父王這是怎麼了?”
“我的兒呀!”
東海龍王搖頭歎息,“你有所不知,之前文殊菩薩喚來使者,向東海借寶物,為父心懼佛門勢力,不敢怠慢,便借了寶物與之,誰知沒過幾日,他說龍宮給的寶物十分不堪,要向龍宮借更厲害的寶物。”
敖孿皺眉:“父王借了他什麼寶貝?”
東海龍王便將借出去的寶物一一道來。
有大捍刀,有方天畫戟,有上清寶劍……
東海之大,寶物確實數不勝數,而敖廣地位雖高,實力卻平平無奇,守不住這一畝三分地,所以麵對強敵來犯,偶爾會選擇賞賜些寶物,求個太平。
麵對菩薩借寶,他也二話不說便將寶物拿了出來。
即便龍王自己心裡門清,那些口口聲聲說來借寶貝的,大多都有借無還,借給他們容易,想要回來比登天還難。
何況有的人,借寶時如你親爹,你要他還時更是變成你大爺,漲了個輩分。
所以一聽到菩薩來借寶物,東海龍王就做好了借出去就拿不回來的打算,隻當做個順水人情算了。
可誰知道,他將寶物無償借出,那菩薩非但不領情,反而怪罪他借的寶物垃圾,這讓東海龍王滿腹牢騷,卻又敢怒不敢言,隻能說與敖孿聽。
敖孿聽了,立即怒道:“父王,您借的寶物都是中品後天靈寶,雖然不是東海最厲害的寶貝,可放在外麵也都是一等一的好貨,這菩薩不知好歹,居然肖想更好的。
這實非我龍宮小氣,而是佛門的菩薩太貪心!
如此獅子大開口,真當我們龍宮好欺負不成?
要我說,還是彆將寶物借出去,要是他再敢咄咄逼人,我們便上天庭參他一本!我就不信佛門還能不要臉到硬搶的地步。”
此言一出,東海龍王心中安穩了少許。
確實如敖孿所言,他是看在對方是佛門菩薩的麵子上,才割肉放血一回,把中品的後天靈寶無償供奉上去,換做是彆人,頂多打發一件仙器法寶。
純粹是這菩薩貪得無厭,得到好處還不收手,想要更多。
他若是再借寶物,那完全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然後菩薩又至,簡直沒完沒了。
所以不能開這個口子。
何況佛門的菩薩再怎麼不要麵皮,也不能硬搶,否則傳出去名聲都不好。
那些大人物,一個個都頗為珍惜自己的麵皮,畢竟到了他們這種境界,道行再難精進,所以更多是追求聲望和三界的地位,而非修為。
當然,如果惹怒他們,他們也確實不擇手段,不過都是在暗中搞,而不會搬到台麵上。
“既然如此,那就不借了。”
東海龍王也難得硬氣了一回,讓千年老龜去推脫掉菩薩的使者。
其實通常來說,東海龍王不會這麼做,他生性謹慎,不敢輕易樹敵,尤其是佛門和天庭這兩大勢力,都是能慫就慫,人前一步,他退三舍。
按理說,彆的龍王心中多少有些傲氣。
可東海龍王沒有,他早就意識到龍族沒落的事實。
當年昊天上帝重立天庭時,他們敖姓的龍族便被天庭收編,而大天尊也賜了他們龍王之位,統管四海之疆域,但大多數龍族不服天庭掌管,跟他們這一脈斷絕了關係。
由於這一支龍族數量最多,但跟腳在龍族之中隻是平庸,所以與其他龍族斷絕關係後,便極少誕生強大的後裔。
在天庭初立時,昊天大帝人手缺乏,於是曾親自去各個教派求人,甚至不得已拜見道祖,請求簽壓封神榜,隻因為天庭人手不夠。
而在簽壓封神榜之前,為了維護天庭的運轉,他們這一脈的龍族費儘了心血,受昊天大帝的旨意征伐四海,消滅了不少為禍四方的大巫大妖。
但也因此,龍族底蘊儘失,大羅金仙也被打光了。
到了封神時期,四海龍族徹底進入了沒有大羅金仙的時代,以至於被陳塘關李靖的兒子欺辱上門。
最後還是靠著水淹陳塘關,才找回了點場子。
可世人都看清了龍族的外強中乾,打那時起,找龍族麻煩的強大妖怪乃至人類可謂比比皆是,都知道你龍族不行了。
自那以後,東海龍王最後的心氣也沒了,整日吃喝享樂,變得圓滑世故,不隨便與人結仇,能花錢消災便花錢,反正龍族底蘊深厚,不差這點。
可都到了這種程度,那菩薩竟還蠻來生作,硬要借寶。
這和搶劫有什麼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