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多了,糞肥就多,可以肥田啊。
尤滿紅建議家裡買些地回來,種不完可以雇人。
吉水根運氣不錯,正好有人賣二十畝的好田,他就買了下來。
又買了一頭牛專門種田,節省很多人力做彆的事情。
尤滿紅成親三年了,她對公婆說,要帶孩子回家看看她爹。
她爹任期滿了應該回來了。
吉水根一直記著左景殊的話,生怕尤滿紅回去,她爹就不放她回來了。
他借口路上不方便照顧,把孩子扣在家裡,才放她回娘家。
三天後,尤滿紅回來了。
她找到公婆放聲大哭:
“我爹怎麼能這麼狠心呢,任滿了也不回來,當官了連親閨女都不要了?
真的是有後娘就有後爹啊。”
哭了會兒她下定決心:
“你們給我等著,我一定好好過日子,把我兒子培養成更大的官兒。我不靠著你,不用我娘的嫁妝,我一樣過上富貴的日子。”
吉水根老兩口聽到這兒,心裡反而放鬆下來:
“老三家的,沒事,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我們就是你的親生父母。”
尤滿紅點頭:“謝謝爹娘。等家裡幾個小的再大些,把他們都送去讀書,將來考秀才,考進士,當大官兒。
爹娘放心,讀書的錢我來出。”
“好,好。”
家裡的孩子能讀書,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轉過年春天,尤滿紅張羅著給小叔子娶了個媳婦回來。
這個媳婦進門後,和尤滿紅聯手,把吉家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紅紅火火呀。
吉水根已經讓出一家之主的位置,讓尤滿紅當家,他每天就負責帶著兒子們乾活。
家裡所有的事情,都聽兩個兒媳婦安排。
尤滿紅的繡技越來越好。
她在賣了幾幅很大的繡品後,賺錢不再以繡花為主,因為這個太傷眼睛了。
這天,她從縣城回來,就來找公公吉水根:
“爹,我去看林嬸子了,林嬸子和我說,咱們縣來了個新縣令,這個新縣令很貪。
本來我還想著,再擴大地方多養點豬,多買點田。
可咱們家沒靠山,縣令知道咱們家有錢的話,肯定會來勒索啊。”
吉水根吃了一驚:“這要怎麼辦?”
“爹,分家吧。比如說,你有一百兩銀子,是不是看著很多?
如果你把一百兩分給我們哥四個,一人才二十五兩,那是不是就不打眼了?”
吉水根點頭:“沒錯。”
“爹,分家了你想跟著誰過?”
“當然跟著你大哥了。”
尤滿紅點頭:“也好,到時候分完家以後,我就和老四媳婦乾一仗。”
吉水根嚇一跳:“你們姐倆好好的,乾嗎乾仗啊?”
尤滿紅笑了:“爹啊,我們鬨不和,經常吵,彆人是不是就開心了?
他們會經常看我們的笑話,就不會把眼睛一直盯在咱們家的錢上了。”
吉水根懂尤滿紅的意思了。
不久,大河村傳出讓人震驚的消息:
吉家老三和老四,因為媳婦不和,兄弟倆也打起來,甚至都影響到喂豬,這次的豬沒有賣上好價錢。
隨後,又有消息傳出,吉家分家了,老兩口跟著大兒子過。
吉老三家的和吉老四家的,還是經常吵架,不是你嫌我穿件紅襖難看了,就是我覺得你戴的簪子太土了。
總之一言不和,那就是個吵。
吉水根也來氣,罵了這個兒子罵那個兒子,整個大河村,經常聽到他中氣十足的罵聲。
村裡人隔幾天就能看一場熱鬨,順便還不忘記嘲諷幾句:
“家裡日子過得好又怎麼樣,還不是天天吵?
哪像我們家,多和睦啊,所以說啊,這吉家也沒啥好的。”
隻是村民們都沒注意,吉家兄弟幾個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很友愛。
兩個老的經常帶著孩子,誰家做好吃的,就去誰家吃。
整個吉家,該種地種地,該養豬養豬,啥也沒耽誤。
……
吉家孩子中的小老大,正領著弟妹們去四嬸家吃甜瓜。
“彆著急啊,咱們一邊走一邊背書,誰背得好,一會兒好吃的就可以多吃點了。”
“大哥,我背。”
“大哥,我也會。”
小老大高興地牽著弟妹們的手:
“一個一個來,三嬸四嬸知道你們會背,肯定很高興。”
尤滿紅此時正在家鄉的集市上,看著一對賣豬肉的夫妻發呆。
夫妻倆感情應該很好,男人賣肉,女人幫忙。
女人雖然長得不算太好,但也不醜。
尤滿紅看了好一會兒,拿出一百兩的銀票,遞給身邊的丫頭:
“給那個賣肉的,就說,有人叫他好好養豬,好好過日子。”
賣肉的男人聽了這話,顧不上看銀票,四處尋找。
他媳婦盯著銀票:“他爹,這是誰給的?”
“我姐。”
賣肉的男人笑了:“我也不找了,我知道我姐肯定過得很好,我也放心了。
媳婦,回去咱們就用這錢蓋個大房子住,以後多養點豬,好好過日子。”
“好。”
尤滿紅番外--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