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景殊想了想:“董奶奶,這也隻是我的想法。娶媳婦的是我三哥,我還是要聽聽他的意見。”
季氏點頭:“好,好,那你回去問問。如果他同意了,咱們還是明天相看,怎麼樣?”
左景殊很乾脆:“行。”
左景殊走了,季氏就來找董琢秋,把剛剛她和左景殊的談話講給董琢秋聽。
董琢秋也沉默了。
季氏急切地問道:“老爺,這事兒……是不是要不成啊?”
董琢秋搖頭:“不一定,那丫頭不是說,要看他哥的意思嘛。”
“他哥不是聽她的嗎?”
董琢秋又搖頭:“就算她哥聽她的,她不是也沒直接回絕嘛。
這就說明,事情還有回旋的餘地。
那丫頭是個爽快人,如果她真的不願意,恐怕當時就拒絕了。”
“也是。唉,說起來,都是我拖累了咱們閨女啊。”
“彆這麼說,沒準咱們閨女有福氣,這親事就成了呢。”
“但願如此吧。”
黃昏時分,左景殊又來到董家:
“董奶奶,我三哥願意相看。”
季氏喜出望外:“真的?太好了,明天我在家等著你們。”
“好。”
第二天,左景殊和左景恭一起來到董家。
季氏出來了,對左景殊說道:
“丫頭,時間還早,咱們先聊一會兒,叫你董爺爺陪你哥說會兒話。
你跟我來,我和你說說李家姑娘的事兒,就是準備介紹給你四哥的姑娘。”
左景殊愉快地答應了,她跟著季氏,來到一個房間。
季氏開門見山:“這李姑娘叫李佳荷,她爹李訊昌,是兵部員外郎。
她有一個姐姐,已經出嫁,也在京城。
她還有一個弟弟,正在讀書,聽說讀得還不錯。
丫頭,這姑娘我從小看大,真的是個好孩子。
你說是女紅也好,家務也好,人情交際也好,都很不錯,樣樣拿得起放得下。
最重要的是,這姑娘長得好,也孝順。
他們家很寵愛這個閨女,倒不要求一定找個大富大貴的人家,就希望閨女能夠過得好,不受氣。
聽了你家的條件和要求,他們家裡很滿意。
我也說了,你們準備三個月內成親,他們也答應了。
隻是希望你們說話算數,彆以後升了大官,再三妻四妾的。”
看著左景殊皺起的眉頭,季氏很納悶:
“丫頭啊,哪裡不合適啊?”
“董奶奶,哪裡都很合適。可我覺得,這姑娘這麼好,怎麼沒找個大戶人家呢?”
左景殊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雖然說是嘉親王妃,可哥哥們娶妻,人家看中的還是門第。
他們左家鄉下來的,哥哥們是秀才又如何,在京城這些官員眼裡,那根本不算什麼。
人家的閨女這麼好,自然是希望高嫁的,怎麼會同意和她們家聯姻呢?
季氏一聽就笑了:“這裡邊有個緣故,我說給你聽聽。
李佳荷的娘唐氏是繼室,李佳荷的姐姐李佳梅是她爹前妻生的。
唐氏進門的時候,李佳梅才三歲。
唐氏對李佳梅特彆好,真的當成親生的一般。
李佳梅也是個好孩子,隻是命苦啊。
當初給李佳梅找婆家的時候,李訊昌和唐氏心疼李佳梅沒有娘,可以說是乾挑萬選,就希望找個好人家。
最後,李訊昌兩口子相中了邊家的老二邊弘,李佳梅也同意了,就嫁了過去。
哪裡想到,李家隻看重門第,看女婿是不是有出息,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
左景殊說道:“婆婆厲害?”
季氏一拍手:“對。李佳梅的婆婆殷氏,一開始就對李佳梅很不滿意,嫌她爹官職太小,又氣二兒子對李佳梅太好。
因此,李佳梅一進門,殷氏就開始磋磨她。
殷氏的大兒媳小殷氏,是殷氏的娘家侄女,殷氏特彆寵這個娘家侄女,她又特彆偏心大兒子。
因為邊弘對李佳梅很好,殷氏連這個二兒子也嫌棄上了。
就這樣,李佳梅在婆家的日子,那叫一個水深火熱呀。
邊弘在家還好說,不在家,殷氏和小殷氏娘兒兩個輪著欺負羞辱李佳梅。
前幾天,殷氏還給邊弘納了個厲害的小妾,這小妾天天鬨騰,就想做平妻。
我聽說,李佳梅都不想活了,又舍不得兒子和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