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佰誠聞言看向了其他人:“你們怎麼說?”
“隻要投入的本金不超過5億美元,那麼就沒有問題。”“2億美元的投入不算少,但相比公司可以動用的資金也不算多,更多投入也能接受。”“我讚成投入更多本金。”......
其他董事紛紛表達意見,都同意拿出更多資金作為投資,明顯是此前的多次投資獲利讓大家覺得大有可為。
“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那我們來討論一下到底拿出多少資金作為投資吧。”
林佰誠見大家意見相同,也不反駁。
之後,眾董事們商量了起來,這次要綜合所有人的意見,而不是以某人的意見為主。
幾分鐘後,具體的金額決定了下來,和記黃埔拿出4億美元作為投資。
林佰誠繼續說道:“剩下的7.83億美元,肯定要投入到公司的產業發展中,像是地產、零售和醫藥這三大產業,是主要的投入方向。”
李察道:“林總,公司在香江的擴張已經慢慢達到了極限,市場就那麼大,再想擴張要麼等香江經濟變得更好,要麼就是向海外擴張。”
韋理跟著道:“地產這塊還好,公司囤的地不少,可以繼續開發。”
李察:“香江的土地麵積是有限的,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公司在土地開發上不應該太快。再有就是,公司開發的地產很少賣出,這樣回籠資金的速度太慢,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地產這塊的話,我想讓和記黃埔向日本擴張,和該國的本土企業合作,一起進行地產開發,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
林佰誠提供了個方向,日本的地產業在85年後大有可為,他想讓和記黃埔提前過去開發,然後在地產泡沫中大賺一筆。這可以說是一次性買賣,等地產泡沫結束之後,和記黃埔也就沒必要在日本發展地產業了,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香江和內地。
“林生怎麼會想著向日本擴張?日本的房地產行業這幾年雖然有所複蘇,但看不出有多大的發展潛力,與其到日本投資,還不如到美國去,美國畢竟是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
郭賀年卻是有不同看法,在他看來,既然是向海外國家擴張,那麼選擇日本還不如選擇美國,美國地產業的發展潛力比日本要更大,畢竟美國人更有錢。
“選日本而不選美國的原因很簡單,日本地少人多,美國是地多人少,就房地產行業來說,日本的潛力隻會比美國更大。”
林佰誠出聲解釋,頓了頓又道:“就好比我們香江,我看好香江地產業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香江人多地少,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越來越有錢,每個人肯定都想住的好一些,因此房價會越來越高。”
“這倒也是。”
郭賀年微微點頭,覺得林佰誠的話有道理。
李察卻是道:“林總,你說的道理沒錯,但我還是不大讚同向日本擴張,我們畢竟是外企,想要在日本有所發展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日本的房地產行業不見得就比香江本地的好,與其向日本擴張,還不如就大力發展本地的房地產行業。”
成宇峰出聲提醒:“李察董事,你剛剛還說公司在地產開發上不應該太快。”
李察點頭:“我是有這麼說過沒錯,但相比向海外擴張,我更傾向於把資金用於本地的地產開發。”
“大家都各自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林佰誠輕輕點頭,看向了其他幾位董事。現在距離85年還早,還有五六年的時間,因此林佰誠並不是非要馬上讓和記黃埔的地產業務向日本擴張,要是多數董事認為擴張不適合的話,他會選擇從善如流,以後再說。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政關係,因此我也不大讚成該行業向海外發展。”
“不管是什麼行業,要想壯大,那麼就不能甘居一角,向海外擴張是一條發展道路,興許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營收利潤。不過,海外擴張不應該太急,而是應該慢慢來,一開始最好不要投入太多,這樣就算有所損失,公司也能接受。”
“如果隻是少量投入的話,倒是能夠接受。”
“我也同意向外擴張,不過擴張方向不是日本,而是灣島,灣島和我們香江的關係更為緊密,在那邊發展會更為順利一些。”
“除了灣島,東南亞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也是選擇,現如今經濟越是一般的國家,等該國經濟發展起來後,房產價格上漲的幅度也就會越大,公司能賺到的利潤也就越多。”
“……”
董事們說著各自的看法。
過了會後,林佰誠綜合所有人的意見,決定向外擴張,不過具體向哪裡擴張,投入又是多少,這些下次再商討,不急著做決定。
地產的擴張還沒做好決定,公司可以支配的資金卻還有將近八億美元,因此林佰誠等人繼續商量了起來。
這個會議,一共開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這樣還有不少的議案沒有決定下來。
會議中,眾董事決定批給屈臣氏1億美元,讓屈臣氏向歐洲和美國擴張。屈臣氏如今在營業的超市,為屈臣氏帶來大量利潤,這是一個不斷向上的行業,大家都看好行業的發展前景,自然會加大投入。
醫藥、九龍巴士等產業加起來投入1億美元,這些投入已經夠多了。
剩下的將近六億美元還沒決定下來,等決定了地產投資方向和資金的投入規模後,再決定剩餘資金的使用方向。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會有一部分的資金將會被拿去還給銀行,和記黃埔的負債還是很高的,如今在公司沒有巨大擴張的情況下,有必要還一部分貸款減輕負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