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看我得到了什麼!”
李風當著眾人的麵,把傳國玉璽拿了出來,慢慢的放入劉備手中,以便讓所有諸侯都看清楚,這是真的玉璽。
“哦?此玉璽四弟從何處得來?”
“從天坑中挖出來的。”
“好!好!此物真乃天賜我劉備…保管,待來日救出陛下,定將此物歸還於今上。”
劉備愛不釋手摩挲著缺了一角的傳國玉璽,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不同於孫堅得到玉璽後要偷偷摸摸揣起來,唯恐被人發現竊據神器。劉備完全沒必要這樣。
因為是皇室宗親的緣故,反而要堂而皇之將玉璽宣之於眾,向天下人表明,天命在劉,天命歸劉。
至於這個劉是劉備的劉,還是劉協的劉,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全憑各人自己揣摩了。
隻要劉備得到玉璽的消息傳出去,天下才俊便會紛至遝來。
果然,眾諸侯見到傳國玉璽,眼睛都直了。
莫非這天命真的在劉備身上?
大家還沒打進洛陽,玉璽就自己跑過來認主了?
老天為何如此獨愛劉備!!
不同於彆的諸侯看到玉璽時的吃驚,曹操在看到玉璽的第一時間,驚訝之餘,卻是若有所思,莫名想起了一個最近名聲鵲起的年輕人。
此人年紀二十歲左右,以辯才聞名江淮地區。
此人叫做蔣乾。
當然,此人叫什麼,辯才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個特彆牛皮的軍師技:妙手空空。
據說在他十步之內的所有東西,隻要他想,都可以無聲無息見盜走。
無獨有偶,袁術同樣也想到了蔣乾。
不過袁術不是神將,他並不知道那是蔣乾的軍師技,在他看來那是蔣乾的特殊本領,就像跑江湖賣藝人的魔術一般,無中生有,順手牽羊。
這個玉璽,我袁公路曹操)要了!
嗯,回去就聯係蔣乾!
袁術和曹操的神態被李風收在眼裡,他嘴角輕輕勾起,微微一笑。
你們對傳國玉璽圖謀不軌,我又何嘗不是對造化玉碟虎視眈眈!!
看來,以後說不得要讓徐庶露一手,然後將計就計了…
哼哼哼…
……
洛陽皇宮,瞭望台上。
董卓臨風佇立,俯瞰著東都洛陽城中熊熊燃起的大火,微微眯著雙眼,感受著晚春初夏的微風,心裡感慨萬千。
回想去年率三千兵馬初至洛陽之時,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先是虛張聲勢,以瞞天過海之計,誘使群龍無首的何進、何苗兄弟的部眾歸入麾下。
又設計離間呂布,兼並了丁原的部眾。
隨後為陳蕃、竇武及諸黨人平反,以從人望,將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封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
又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
允許土地兼並,賦予門閥貴族特權。
整頓軍隊,維護朝廷集權。
同時拉攏士族,啟用德高望重的大才,緩和與關東門閥的關係。
在這樣一頓猛如虎的操作之後,他儘掌京師洛陽的兵權,為左右朝政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以為,這將是盛世的開端。
沒想到執政不到三個月,大漢境內便先後有十八路諸侯造反。
雖然十八路諸侯連番戰敗,一勝難求。
可是他們人多啊。
一個人或許可以打得過十八人,卻是無論如何都防不住十八個人的。
董卓歎了口氣,看向身側的女婿李儒。
“文優啊,此次退回關中之後,老夫有生之年怕是再沒機會回到這個地方了,這些個關東鼠輩,都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
董卓其實說的不是以後沒機會回到洛陽,而是以後再也沒機會宰執天下了。
李儒輕不可聞的歎了一口氣,“嶽父大人,走吧,大火燒過來了。”
關西出將,關東出相,已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現在關西的武將要當丞相,關東人當然不願意了。
這個牢固的世俗觀念——關西武將都是粗鄙武夫的觀念,注定了董卓此次洛陽之行難以獲得想要的東西。
“文優,你說老夫還有機會回來嗎?”董卓有些不死心的問。
“有,有吧。”
李儒也不是很確定,“關東諸侯各懷鬼胎,難以成事,隻要我們退回關中,他們必然會打起來,到時候我們外連諸胡,內修政理,或有機會卷土重來,也未可知。”
“文優,如此做,需要花費多久時間?”
“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八年…”
這麼久?
老夫已經五十多歲了,最缺的就是時間啊。
董卓又歎一氣,“文優,老夫有一事想托付於你。”
“嶽父大人請說。”
“若是老夫有生之年沒能如願,還請文優將老夫的屍骨埋在天下最高處,麵朝東方。”
“嶽父大人這是何意?”
“老夫生前不能宰執天下,死後也要容登至高,俯瞰江山!!”
“好。”李儒點頭答應。
想了想又問。“可是嶽父,哪裡是天下最高的地方呢?是中嶽嵩山嗎?”
“不是。”
“那是東嶽泰山?”
“不是。”
“那是哪裡?”
“老夫聽聞西南四千裡外有一大山,山高八千八百四十八步,腳踩雲端,上接蒼穹,足以俯瞰這天下大好河山,你就把老夫埋在那裡吧…”
八千八百四十八步?
李儒眼前一黑。
……
弘農郡,脊函古道上。
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被西涼軍驅趕著,拖家帶口往西迤邐而行。
前方,一個白衣青年腰掛長劍,手執大斧,攔在當道,阻擋住了所有人去路。
負責押送百姓的一小隊西涼軍的士卒紛紛注意到了這人,有人認出了對方是幽州牧劉備的四弟!
去年在洛陽城中和呂布打成平手的李風!!
大名鼎鼎的李風不是在虎牢關外嗎?怎麼會來這種地方?莫不是來投靠太師的?
就在眾人疑惑的時候,李風率先開口了。
“我懶得和你們廢話,立即去把董卓叫過來,否則我便殺了你們!”
冷冽且充滿殺意的聲音,令西涼軍士兵都不由得冒了一身的冷汗。
他們自知絕對不是李風的對手,但要讓他們去把董卓叫過來,也很為難。”
“怎麼?不去?”
李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祭出玄鐵大斧,向西涼士兵們逼近過去,“那我可就要開殺了!”
“等等,我們這就去叫太師過來。”一個士兵統領模樣的人說道。
李風冷聲道:“那還不快去!”
所有士兵都站著沒敢動:.“........”
“你們什麼意思?”李風的殺意猶如實質。
“太師在前麵啊.…你攔在當道,我們不敢過去。”
“……”
李風側身讓開去路。
眾兵士低著頭,快步從身側經過,消失在道路西麵。
李風揮舞著玄鐵大斧,慷慨激昂的告訴百姓們,往北走半裡地,到黃河南岸坐船順流而下,去遼東過好日子,不要去什麼關中了,那地方窮的要死,人口又少,不去也罷。
“鄉親們!去遼東定居吧,我以三遝城城主的名義告訴你們,遼東人家家糧食堆滿倉,牛羊住滿屋,小日子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百姓們立即被李風描述的美好前景所感動,紛紛順從的聽從了建議,方向一轉,拖家帶口往北行去。
不大一會,百姓們便上滿了一船,順流而下。
太史慈拿鐵戟推著董白,從遠處走過來,一臉欽佩的看著李風,“從虎號召力真高啊,一句話就可以讓百姓折向而行。毫不猶豫趕赴遼東,這一去,他們可就是遼東治下之民了。”
李風淡淡的擺了擺手,謙遜的說:“子義,這不算什麼,你上你也行。”
“不,我不行的,我口才沒你好!”太史慈連忙搖頭。
他覺得自己根本沒可能鼓動百姓改變主意。
這裡距離長安六百裡,走路隻需十天就能到。而此地距離遼東足足有四千裡…
坐船一天就到了。
雖然路程縮短了九天,還不用費力走路,但是遼東郡它偏遠啊。
中原百姓都有很重的故土情節,你讓他們搬家到六七百裡外的關中,他們還能接受;你讓他們搬到四千裡之外的遼東?
那還不如殺了他們!
李風把九十斤重的玄鐵大斧往太史慈肩膀上一放,朝東麵大路上走過來的一群百姓們努了努嘴。
太史慈扛著玄鐵大斧,將信將疑的走過去,學著李風之前的話語,對眾百姓說道:
“鄉親們!去遼東定居吧,我以三遝城城主朋友的名義告訴你們,遼東人家家糧食滿倉,牛羊滿屋,小日子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話音剛落,百姓們就熱烈的回應了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