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應想阻攔,連機會都沒有。
對方武功遠在他之上,可說是怪物級彆的高手。
這樣的高手,為什麼非要萬保鏢局來替他送貨?
明知這裡邊準藏著大麻煩,但陶應為保兩個兒子的命,也不得不答應下來。
轉日江湖上便傳出陶應收下重金,替神秘人押送龍宮令的風聲。
陶應原本不知道神秘人給他的黑匣子裡裝的是什麼。
一般錢給到一定數,顧客可以不告訴鏢局押送的貨物是什麼。
江湖傳言一出,陶應就知道他確實惹上了大麻煩。
龍宮令據說是開啟龍宮寶藏的鑰匙,跟門禁卡類似。
可想而知,陶應在押送路上會遇到多少攔劫者。
但兩個兒子還在神秘人手裡,他隻得硬著頭皮豁命走這一趟。
隻是他剛出去一天便返回鏢局,神情頹唐,幾乎萬念俱灰。
他想過一路經曆數不清的攔劫,卻沒想到剛出門就被劫了。
不過半日的功夫,他就把鏢丟了。
這對一個經驗豐富武功高強的老鏢師來說,無疑是深重的打擊。
他成了武林大笑話,萬保鏢局的名聲跟著受損。
神秘人聽他說東西被人搶走了,倒是沒有為難他,放了陶五爺和八爺,也沒收回黃金獸頭,隻說知道了,便飛身離開,從此再沒出現過。
旁人覺得是陶應無能,出門就把鏢物丟了。
隻有海刹幫不信,一來雇主沒有要求退錢,也沒有責怪陶應,這實在不合常理。
二來海刹幫實在是四處都找遍了,那之後再沒有龍宮令的消息,也沒人帶龍宮令出海尋寶。
“龍宮令曾是海刹幫守護之物,百年前被盜,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懷疑當年龍宮令根本沒丟,是我父親怕遭人攔劫,故意演戲、對外說被搶,實則私吞了寶物,準備留給後人掘海挖寶。”
武林盟在的時候,海刹幫不敢造次,而且他們的勢力範圍在沿海,手伸不了太長。
元城大劫,武林盟分崩離析,海刹幫的緊箍咒終於鬆開了,便開始興風作浪,追究起萬保鏢局的責任來。
他們懷疑的理由很‘充分’,陶應剛出城半日,沒人會傻到在這麼近的地方劫他。
他走的是官道,人來人往的,一旦發生打鬥,周圍隨時會有目擊者。
然而龍宮令被搶時,往來無一人經過,沒人看到他被搶的過程。
再者若是真被人搶走,肯定是為尋寶藏才搶的,總不會搶去留作紀念吧?
海刹幫在沿海的勢力,可謂無孔不入。
龍宮令現世的消息傳出後,他們立即在沿海所有碼頭都安排了人手。
專門盯著出海的船隻,龍宮寶藏藏在深海,即便就一個人下去撈,也需要一群水手劃船。
監視的工作持續了三年,耗費大量時間、人力、精力和金錢,仍是沒能找到攜帶龍宮令出海的人。
他們換個思路一想,頓覺所有人都被陶應耍了。
也許根本就沒有‘搶劫’事件,陶應特意走那條官道,又特意等沒人經過時,裝出貨物被搶的樣子。
否則他回去時,怎麼一點傷沒受呢?
爭搶這麼重要的貨物,且是在貨丟了,他兒子的小命也會丟的情況下,他居然沒受一點傷。
海刹幫的人怎麼想都覺得可疑。
隻是最奇怪的,還是那雇主,東西丟了他完全不在意,仿佛無事發生一樣。
於是江湖上傳出另一個版本的‘真相’。
雇主托陶應押鏢不過是幌子,弄這麼大動靜,隻為吸引江湖人去搶奪假貨。
真的龍宮令,已經暗中送出,走的是暗線。
陶應這條明線,是為掩護暗線設的。
所以他身上恐怕連假龍宮令都沒有,盒子根本就是空的。
這樣才能解釋他為什麼沒受傷,因為他知道盒子是空的,有人搶便由他們搶去好了,何必費力爭鬥,弄得一身傷呢?
江湖人相信後者居多,因此沒人找陶應麻煩。
隻有海刹幫堅持認為東西還在陶家。
但懷疑終究是懷疑,無憑無據,萬保鏢局又開在元城,出事有武林盟主持公道。
他們一直得不著下手的機會,倒是派人夜間進鏢局搜尋過,卻是毫無收獲。
在陶應去世後,海刹幫便將視線轉移到陶五爺和八爺身上。
他們是陶應唯二的兒子,要出海尋寶,也是他倆去。
盯住他們倆,便能追蹤到龍宮令。
陶八爺自從摔斷雙腿,盯著他的那波眼線就撤了。
他已是殘廢,平時走路都費勁,潛入深海尋寶無異於癡人說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