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評委不看好,雖然機械臟器這東西看起來不大。
但是需要龐大的科學技術支撐。
單單就是臟器連接、排異反應就是非常大的技術難題。
更何況是機械製造的東西,不少科學家嘗試用動物臟器轉移到人體上都失敗了。
“嗬嗬……這終山大學怕是不行了。這個小姑娘真是異想天開。”
“我倒是希望這是真的,我有一個親戚正等著肝源,人都快不行了。”
“全球每年砸在這上麵的研究何止有百億米元,我真不信一個終山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能做出來。”
“如果她能做出來,國家院士也唾手可得。”
眼看著場內已經造成了嘩然,攝像師果斷地將鏡頭切換到小姑娘的表情上。
張雪本來就緊張,一時間也有些被嚇到。
主持人不得不出來控場,說道:“請選手闡述你的項目。你的時間有限。”
張雪調整好狀態,深深的呼吸,站到台上。
幸好張超已經用了3d建模,所以能很立體的講解項目。
“各位老師好,我今天要講的科研項目是【人工機械肝臟的製造及使用】。”
“眾所周知,肝臟移植一直有六大技術難關。”
“肝臟移植需要患者身體素質允許,每一條血管連接都有很大的難度。”
“天然的肝臟尚且如此,何況是機械肝臟。為此我們的機械肝臟,首先應用高分子材料……”
“其次是匹配問題,肝臟因為是免疫豁免器官,所以隻要血型匹配即可。”
“所以我們的肝臟隻需要滿足o型血即可,當然也可以特定製作相關血型材料……”
…………
隨著張雪不斷深入的講解,評委專家早就聽入了迷。
即使不是這個專業的人,在看到大屏幕上的模型,以及講解。
稍微了解一些醫學基礎的人,都感覺這個項目似乎可行。
以往的經驗裡麵,下方專家評委都會根據選手的講解問詢相關技術問題。
但是此時的專家評委們隻知道點頭,根本沒有人提出相關技術的質疑。
“我們設計的機械肝臟,完全可以替代捐獻者的肝臟給肝需患者移植。”
“並且無需服用抗排異藥物,並且滿足最年輕肝臟的所有需求。”
“肝臟的使用壽命是300年,中間無需更換。”
隨著張雪的話落,全場嘩然。
這次不是看輕張雪,而是很多人覺得這個項目似乎具有可行性。
這時候下方的一名評委麵容嚴肅,說道:“我的老師是這方麵研究的專家,他今天剛好到終山大學來演講。”
“你等一等,我去叫一下他。他的名字叫做李建國,相必你也聽說過。”
張雪何止聽過簡直是如雷貫耳,雖然她剛才在台上侃侃而談。
但是真要來一個國手,她還是有些心虛。
“哇!李建國院士來咱們終山大學了?”
“太好了!我可是李建國院士的粉絲。”
“他之前就是外科聖手啊,手術成功率高的嚇人。這幾年搞研究也很厲害。”
“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獲得者,想一想都激動。”
李建國是臟器方麵的專家,機械臟器的移植也是他的研究方向。
但是機械臟器的移植需要的技術太多,西方有過此類研究的嘗試但無疑都是失敗的。
最成功的一例機械心臟的移植手術,患者也僅僅隻是活了兩天。
“導師!就是這個項目,您有時間就過來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