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完美的肯定是婉兒,勁力和真氣都不落下,那是嫡係傳人,可惜這般例子太少,連遠在吐穀渾的小王子恐怕都達不到修煉條件,那個還未斷奶,名義上也拜他為師的未來太子,更是懸乎。
倒也沒關係,隻要把婉兒教會就行了。
就這般又過了半月,去往倭國的船隊還沒有回來,這一日李彥又抵達他忠實的練武場,卻發現郭元振早早來了,正啃著人參,泡著鹿茸,大補啊~
李彥提醒道:“你悠著些,現在習慣了這種煉精化氣的節奏,後麵會適應不了的。”
郭元振有些赧然:“這種不斷變強的滋味確實令人迷醉,是要收斂一下,避免走極端……”
眼見四周無人,他目光閃了閃,又湊過來低聲道:“六郎,我們既然能靠煉精化氣,修煉出真氣,那身體虛弱的貴人,也可以如此修煉麼?”
李彥點點頭:“是的,但要確保萬無一失。”
郭元振心領神會:“那就好……那就好啊!”
李彥又等了片刻,有些奇怪:“忠敬呢?他可是比你都積極,今天怎麼還沒來?”
郭元振笑道:“六郎還不知道吧,他近來和少林武僧切磋較量,可威風了,昨日還接連打敗了好幾位少林武僧,後來十三武僧裡麵的一位出手,才止住了這份霸氣!”
李彥也笑道:“那挺厲害啊!”
如今少林寺以智堅為首的十三武僧出名了,在唐軍中頗受歡迎,畢竟既懂佛法,又能打架的和尚,最受這些粗人歡迎,恨不得也能跟我佛打成一團。
眾僧還等著一起回去領賞,這段日子閒著也是閒著,就跟士兵混在一起,整日角抵摔跤,爭強鬥狠,不亦樂乎,現在安忠敬也加入進去。
李彥倒是不以為意,無論是勁力還是真氣,實戰都是很重要的,安忠敬去和少林武僧切磋是好事。
隻是再等了一刻鐘,還不見人影,郭元振也皺起眉頭:“要不我去看看?”
李彥目光微動:“不用,他們來了。”
話音落下不久,兩道身影出現。
安忠敬身後跟著一位體格健壯的光頭僧人,正是十三武僧之首的智堅。
兩人走到麵前,表情都有些古怪,安忠敬是尷尬,智堅則有些畏縮。
李彥目光微動,大概猜到了他們的來意,郭元振則奇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安忠敬支吾了一下:“六郎,這些和尚也想學,我就帶他來問問。”
智堅趕忙雙手合十:“我等對於真氣極為好奇,還望李閣領能指點一二……”
李彥道:“你們不必緊張,我正樂得如此,嘗試的人越多,進步的空間越大,眾人拾柴火焰高,正好集思廣益。”
安忠敬頓時鬆了口氣,正如劉仁軌起初不願意欠人情,也不願意學一般,傳功總被認為是特彆私人的事情,他雖然聽李彥說過,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學到基礎內功,但還是下意識覺得不該外傳。
智堅更是如蒙大赦,他也是接觸之後清楚這位並不似其他高官那般高高在上,極度嚴苛,再加上他也是癡迷武功,實在忍不住好奇心,才忍不住來了。
不過李彥看著他,神情又不免有幾分古怪:“你們此番立功,回去後少林還是準備走收徒授藝的老路嗎?”
這個年代的少林寺,也是佛門寺院裡麵的奇葩了,沒有高僧開壇,少有信徒香火,也不弄亡者超度,從拜師學藝裡賺取收益,充滿紅塵氣息。
智堅麵色微紅:“我等並無其他所長,隻能這般了。”
李彥點點頭:“能貫徹己誌,倒也不失為一條道路,讓他們來吧!”
不多時,原本空蕩蕩的練武場一下子變得滿滿當當。
郭元振、安忠敬和智堅等十三武僧位於第一排,一百多名武僧整整齊齊地站成十幾排,聆聽教誨。
李彥負手而立,看著這般架勢,眉頭微微揚起。
他開創真氣,也隻是自創功法時的突發奇想,如今看來或許此世未來的武學路數,還真的會源於自己。
不再是天下武功出少林……
而是。
天下武功出元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