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慢走。”
除了布政使,這種情況在其他官職上也很常見,無出其右這句話便代表了古人對“右”的尊崇。
道衍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點頭。
範謙對著一旁的揮了揮手,令他們收起條幅。
張機坐下之後,問道:“範大人如此匆忙找我過來,不知是何事?”
範謙在此時終於下定了決心,當即找到道衍,兩人又商議了一番製作萬民血書的具體事宜。
divcass=”ntentadv”爾後,範謙便給各地知會了一聲,把此時的情況給各地方官說了清楚。
“阿彌陀佛,這些倭寇實在是作惡多端,罪孽深重,福建之地的百姓們苦啊!”
明朝地方布政司,一般設立兩名布政使,一左一右,以免一人獨攬大權,貪贓腐敗。
道衍身上背著個包裹,裡麵裝的便是萬民血書和那聯名奏本。
“大師,這動靜會不會太大了些?”
張機也沉默了,此事好像遠比他們想的要嚴重,這“萬民血書”竟有一股逼宮的意味。
片刻之後,帶著一名略顯年輕些的男子返了回來。
道衍此時也在琢磨,這麼大的事一件事,光靠燕王能承受得住朱元璋的怒火嗎?
思慮片刻之後,道衍開口道:
張機頷首,又道:“可這次對我們來說確實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有燕王相處,此事得成功率會大大提高,並且……範大人你已經應下了那道衍大師,如若此時改口,恐怕會惡了燕王,日後……怕是難做。”
這一左一右布政使,從官職來說屬於平級,然而實際情況是右布政使要比左布政使高出一頭。
他朝範謙張機一行人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貧僧就此告辭。”
“是啊,燕王是皇子,是藩王,無論如何,陛下也不會對燕王下太重的手,可我們不一樣啊!”範謙愁眉苦臉。
福州之內的羅源、連江、長樂、福清等沿海之地昨夜又遭倭寇肆虐,損失慘重!當地官兵趕至之時,隻剩下了連天的火光和遍地的屍骸!
隨即衝天得怒火就湧了上來!
這麼多年了……
“自古以來,除謀逆之事,向來都是法不責眾,範大人若是能聯合福建當地所有官員,聯名寫出一本奏本來,想必會穩妥一些。”
下人領命而去。
這個消息一經放出來,福建各地的百姓無不奔走相告。
“善哉,善哉!”道衍單手立掌,此時竟有些慈眉善目的模樣。
那男子正是福建的左布政使,張機。
範謙便把燕王朱棣派道衍來福建之事照實說了出來。
再次見到道衍,朱棣盯著他看了片刻,“大師,伱好像有些變了。”
能坐上一方布政使這等從二品的高官,腦瓜子轉的自不會太慢,該想通的一些事情,隻要有點時間都會想明白。
“唉,當時道衍大師起身要走,我也是沒了辦法,隻好先應下來,”範謙歎了口氣,“這麼說,我們隻能按照燕王的意思,去製出那萬民血書?”
“去請劉大人過來,本官有事與他相商。”
官府要上書朝廷懲治倭寇!
“範大人。”張機朝著範謙行禮,他們二人同僚多年,已十分相熟。
對於道衍,範謙張機真實的心存感激。
來到福建,道衍這些天得所見所聞讓他感受良多,在北平聽得最多的,是邊境要塞的形勢,在應天看到的是各種歌舞升平,而在福建,那份“萬民血書”卻讓道衍見到了大明邊境最真實的民情。
即便是道衍看到眼前這一幕,都心中一跳,手中念珠撥動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不管燕王到底是出於何種目的想要促成開海,但道衍來到福建這一趟確實致力解決倭寇之患。
範謙招了招手,“張大人,快坐。”
然而到了明朝中期至後期,開始以左為尊,這是後話。
曆時半個月時間,“萬民血書”終於製成,在福建各地流轉了一圈之後,再次回到寧德布政使司衙門。
福州各地的縣令府差點被擠爆了,百姓們義憤填膺,擠進了縣令府要縣令給他們做主!
各地縣令叫苦不迭,趕緊修書一封派人送到寧德布政使司衙門來。
這次道衍確實是真心實意的為範謙等人出了個主意。
可萬民血書對於朝廷中央的影響同樣不小,他們要考慮能否承受這麼做的後果。
要說開海鏟除倭寇這件事,對他們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張機這個左布政使要處理的公務比範謙多上一些,同樣是被倭寇擾的不厭其煩,做夢都想除掉海上那些倭寇。
“哦?哪裡變了?”道衍問道。
朱棣搖搖頭。
此時,道衍已經將那聯名奏本和萬民血書取了出來。
看完奏本,朱棣未覺得有什麼,而當他打開那萬民血書,頓時心中一跳,瞪大了眼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