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後,曹瑋準備了早飯,吃過之後便出門去了製造局,開始了他今日份的摸魚。
現在煉鋼廠已經進入正軌,開海局有嚴震直盯著,曹瑋就隻用時不時的去逛一逛,然後和趙恒等人琢磨改良火車。
另一邊,
曹英已經將信送了出去,層層轉手之後,呈到了朱元璋這裡。
朱元璋也是剛剛下朝,自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之後,朱元璋的辦公場所便從禦書房挪到了暖閣之中。
走過長長的一段廊道,進入暖閣,朱元璋的身體這才暖和起來。
剛一坐下,朱元璋就看到了伏案上那一封書信。
大孫子今日就來信了?
朱元璋戴上了他的老花鏡,十分感興趣的拿起信封,取出裡麵的信紙細細看了起來。
不知何時,外麵又飄起了雪花,老天似乎想要把應天的降雪任務一日就完成一樣。
暖閣內,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信紙,臉色已經數度變幻。
疑惑,震驚,思索,隨後深深的皺起了眉……
曹瑋真是有大才啊!
朱元璋放下信紙,心中不禁感歎。
作為一個農戶,卻能犀利敏銳的指出國家之內土地兼並的問題,再次證實了朱元璋的想法。
曹瑋有著不俗的政治眼光!
順著曹瑋的思路,大明在百年之後,確實是會麵臨著極其嚴峻的土地分配不均的情況!
百姓們會無田可耕!
朱元璋想起了當年元末之時,他家中正是如此,一家四五口人,愣是連一畝田地都沒有,隻能給地主當佃農。
當時朱元璋小小年紀,都得給地主劉德放牛,忍受地主的欺壓。
而朱元璋的雙親,終日在田裡種田,卻吃不上一口自己種的糧食。
想想那時,可不就是看不到一點希望?活不下去了!
不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大明百年之後豈不是也會和元末一般,有無數無田可耕,活不下去的百姓?
到時候,想必也會有無數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要推翻他老朱家的大明朝?
暖閣設有暖道,有人日夜生火造暖,身處於暖閣就像置身於溫暖的春日。
然而朱元璋想到這裡,卻感覺有一股涼氣擊入了他的身體,讓他手腳冰涼!
大明決不能步北元的後塵!
朱元璋又看向信中所說的土地公有。
心中再次震驚於曹瑋的聰明才智的同時,開始感歎曹瑋這廝為何會如此短命,至今……隻剩下了半年的時間。
曹瑋如此才能,若是能活的久一些,朱元璋就算是綁,也得把他綁到朝堂上做官!
可惜啊!
難道這就是天妒英才?
土地公有這種法子都能想出來……
不得不說,這法子確實是頂好的方向國之良策,直接從根本上解決了大明土地兼並的問題!
朱元璋清楚,隻要大明能實行土地公有製度,再完善律法,就真的會和曹英在信中所說一樣,給大明續命五百年!
縱觀前朝,除周朝坐擁天下八百年之外,其餘王朝國祚最多也就兩三百年。
曹瑋的土地公有這一國策能給大明續命五百年,已經屬於是不世之功!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想要在大明實施土地公有製度必定是困難重重!
因為這麼做就損害了太多人的利益!
曹瑋口中說的官紳豪強,不就是現在朝堂上的那些官員。
官職低些的暫且不提,但凡身居高位的,哪個家中不是成百數千畝的良田?
還有那些王侯伯,他們同樣手裡攥著大量的田地。
要實行土地公有,這些官員和王侯伯的們利益勢必要遭受損害,定然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且不會在少數!就算沒有站出來反對的那些人,也必定會暗中推延阻撓土地公有的實施。
朱元璋感到深深的頭疼!
但是朱元璋心中如明鏡一般,就算再難,土地公有也必須實行!
朱元璋是大明的皇帝,雖然此時年邁,但鐵血手段依然還在。
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大明這個他曆經艱難困苦,萬般磨難,一手建立的王朝。
誰若是膽敢阻攔大明前進的步伐,無論此人是何身份,朱元璋都會毫不留情的將其碾碎!
殺人……朱元璋手熟得很!
緩緩站起身,朱元璋來到窗邊打開了窗戶,一股冷風便吹了進來。
朱元璋的身體緊繃了起來,目光也變得銳利無比!
……
於此同時。
福建沿海。
此地比應天還靠南,下雪的次數更是少的可憐。
即便到了此時的深冬,天氣也並未變得太過寒冷。
時間一分一秒的推移,夜幕降臨。
在夜色的海麵上,隱約有幾個黑點浮現,且距離海岸越來越近。
直到貼近了岸邊,那些黑點才顯露出原本樣貌,那是幾艘快船,規模較小,一艘隻能容納二十多人。
船上有人影陸續登岸,看其衣著,赫然就是範謙口中該千刀萬剮的倭寇!
這些人悄無聲息的靠近附近的村莊,然後……便有火光衝天而起,緊接著,就是四處恐慌的叫喊聲和倭寇張狂的大笑聲。
一連襲擊了四五個村鎮,這些倭寇才原路折返。
但當他們到達岸邊之時,卻一個個瞪大了眼珠子!
他們看到兩艘巨大的戰船從兩側緩緩包圍了過來,戰船上麵站著數不清的大明士兵。
其中一艘戰船甲板上站著一個男子,儀態不凡,正目光冰冷的死死盯著他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