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鑫現在的表態,還是對投資外地的農業產業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並沒有堵死在外地投資的路。
這對肖爸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
這說明隻要能夠賺到錢,他就可以在外地擴張自己的產業。
而且,嚴鑫在這番表態中還傳達了一個讓他很興奮的意思——在彆的地方投資農產品加工行業,不會像在本縣一樣,把大多數的利潤都拿出來回饋社會。
那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把工人的待遇調低一些,把那些原材料的價格調低一些,也用不著給當地捐贈那麼多的錢來搞新農村建設。
因為沒有那個義務。
那利潤率就要高出很多了。
他腦海裡已經開始在構思著明年該做一些什麼樣的投資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在他的帶領下,綠之源投資的那幾家工廠效益都很不錯,他的薪酬也是一年一個樣,現在年薪都接近百萬了。
但他還是有一些不滿足,還想尋求更大的發展,獲得更多的利潤。
在外地地方給他開出更多的優惠條件之後,他一度想過要不要帶著團隊出去單乾——因為他知道嚴鑫對投資外地項目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出去單乾,地方上承諾了幫他解決所有的資金問題,都不需要他自己掏錢出來。
他覺得以那些優惠條件,用幾年時間把自己給弄成一個億萬富翁,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放棄了出去單乾的想法。
主要還是承擔不起那樣的後果。
出去單乾就會得罪嚴鑫。
自己一個人出去單乾,成功的幾率不大。
把綠之源的核心團隊拉出去,等於是把他掌握的線下銷售渠道也給拉出去了,那就不是一般的得罪嚴鑫,而是把他往死裡得罪了。
那勢必會影響到他女兒肖詩語和嚴鑫的感情。
進一步還會影響到女兒的事業。
和女兒的事業比起來,他這個事業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且,就算能夠成功的把核心團隊拉出去,最多也就是獲得他們線下的銷售渠道,線上的銷售渠道都屬於嚴鑫夫妻的,他們沒有辦法使用。
現在綠之源公司的產品銷售,通過網絡銷售出去的份額都已經超過一半了。
隻是靠著線下的銷售渠道,能不能把那些產品都銷售出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銷售達不到一定的比例,那就沒得賺的,甚至還會虧錢。
那些地方給出那麼多的優惠條件尋求他們的投資,不是因為缺乏資金,也不是因為缺乏技術,而是缺乏他們現在所擁有的銷售渠道。
他帶著線下銷售渠道出去單乾,損害到了綠之源公司的利益,但自己也未必能夠獲利。
還白白的背上了一個忘恩負義的名聲。
有了這些考量,他隻能按下自己的野心,老老實實的在綠之源當他的總經理。
但心裡終究還是有那麼一些不甘。
女兒現在能夠掙到大錢了,他並不缺錢。
可是,那又怎麼比得上自己親自掙到大錢呢?
何況,他追求的也不隻是純粹的金錢。
他還希望把這家公司做大成一家全國知名的企業,讓自己成為全國知名的民營企業家。
現在嚴鑫做了這樣的表態,對他來說,就像是打開了封印,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他心裡當然開心。
寄托於綠之源公司所擁有的銷售網絡,再加上那些地方開出來的優惠條件,這要是還掙不到錢,那就沒有幾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能夠賺到錢了。
他覺得自己有那樣的能力,把綠之源公司帶出本市,帶出本省,成為一家全國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嚴鑫也知道肖爸有那麼一點野心。
他並不排斥這樣的野心。
隻要不背叛,有野心沒有什麼不好的。
一路開車回家,兩個人就談了一路的公司發展問題。
今年綠之源的銷售數據挺不錯的,公司也賺到了一些錢,大部分的利潤都拿出來了,包括給股東們的分紅,還有給員工們的年終獎,還有就是捐給地方困難家庭的過年費用。
一開始公司有三個投資者,是嚴鑫和馮家兄妹。
但是股東不隻是他們三個。
因為地方上以土地入股,分去了一部分的股權。
後麵又弄出了股權激勵計劃,雖然隻是期權,離開了公司,就不再擁有任何股權,但也是擁有著分紅權的。
這一次幾家已經生產銷售的工廠都拿出了分紅,不同的廠有著不同的分紅額度。
幾個廠加在一起,一共拿出了一千多萬來做分紅。
而嚴鑫也和馮晨商量過了,屬於他們的分紅就不用打到他們的私人賬戶上麵,而是拿出來做福利,一半用來給員工發春節福利,一半拿出來給所在村,做一些公益事業。
他們三個大股東的分紅就占到了一多半,拿出來的這個數字也不少了。
其中,又有一半是在他們村——最先投資的幾家工廠就在他們村,也是最先獲利的,所以分紅也就最多。
他們三個大股東捐出來的這個數額有三四百萬,一半用在員工春節福利上,那就是一兩百萬,平均下來,本村幾百個員工,每一個員工都能夠額外獲得兩三千的過年禮包。
還有一兩百萬用在本村公益事業上。
和村委會商量之後,最終的決定就是在村裡開出一片山地,建一個養老院。
另外還將村裡的衛生所升級一下,在原有的一個村醫的基礎上,再聘請兩個醫護人員,購買幾台儀器,方便村民們看病。
嚴鑫還跟肖爸說到,要是明年還有這樣的效益,那就在村裡再搞出一個公園來,讓村民們有一個環境比較好的休閒場所。
要讓村裡的年輕人有地方可以去。
也要讓村裡的老年人有地方可以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