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主演,她這個女一號的片酬隻是男一號的十分之一——這還是提升了片酬之後的情況。
不過,這一部電視劇要是能夠火起來,她再次出演電視劇,片酬就得提升幾倍了。
4月初簽訂合同,然後就進了劇組。
接下來三四個月的時間裡,她都會跟著劇組,基本上不會有時間跟嚴鑫見麵——除非嚴鑫去她劇組探班。
但這個是不可能的。
嚴鑫可不想被外界發現他和曾熙悅的關係。
曾熙悅在進組的前一天,經過長時間的糾結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那一天去了嚴鑫家裡。
然後,還留宿在了嚴鑫家裡。
當晚,馮曦也在。
第二天,從嚴鑫家裡出來的時候,她腳步虛浮,神態恍惚,情緒很複雜:
“我已經墮落了……”
“我不欠她的了……”
“其實,也不過如此……”
4月底,她拍的麵膜廣告就登上了多家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放。
廣告效果還是可以的,那一款麵膜產品很快就成為了爆款。
看起來是馮曦照顧她,給她廣告資源。
但實際上,就這個廣告效果看起來,兩年兩百萬的價格,絕對的物超所值。
她沒有多厲害的演技,也沒有多大的咖位,但是她年輕漂亮,而且她的皮膚質量特彆的好,懟著臉拍,也看不出什麼瑕疵來。
用來代言護膚產品,再合適不過了。
星光影視公司簽下的藝人裡麵,得到內部廣告資源傾斜的,也不隻是她一個。
另外幾個在電視劇裡麵出演過重要角色的新人,也得到了這樣的資源傾斜。
有的代言星光集團的遊戲廣告,有的代言金曦集團旗下的產品廣告,還有代言食語、安業這兩個平台廣告的。
隻要有商業價值,嚴鑫就會給他們機會。
這個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家都得到了好處。
請那些新人做廣告,價格要便宜很多。
哪些新人有更大的發展機會,會獲得更多的演出資源,嚴鑫作為老板,比外界也更加清楚,能夠精準的找出有潛力的那一個。
而且,公司藝人拍廣告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分給公司的。
這樣就更省錢了。
到了4月底,嚴鑫又回到了羊城。
這一次馮曦沒有跟著他過來。
他回到羊城,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給安業集團和鳳翔集團的合並做收尾工作。
兩家公司他都是第一股東,這樣的合並他當然要在現場。
經過了一兩個月時間的談判,兩家公司終於完成了合並。
新的公司名為鳳安集團,兩家公司各取一字,鳳翔的鳳,安業的安,就成為了這麼一家新的公司。
因為鳳翔集團占的股份更多一些,所以,鳳字排在前頭。
合並之後,嚴鑫依然是第一股東。
而且這個第一股東,是大幅度領先於其餘股東的。
合並後的公司裡,他一個人占了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第二大股東,不是蔡其祥,而是馮晨。
馮晨在安業集團有差不多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再加上以前擁有的鳳翔集團的股份,在合並後的公司裡麵,股份超過了百分之十。
除了他們兩個,就沒有股份超過百分之十的了。
蔡其祥本來是可以成為第二大股東的,但是他的股份拿出一部分轉給了舒怡這個兒媳婦,這是讓舒怡放棄蔡鯤撫養權的代價。
這樣一來,屬於他的股份占比不到百分之十了,隻能屈居於第三大股東。
蔣曼筠、艾莉莉她們的股份也進一步的被攤薄了。
合並後的新公司,資產規模相當龐大了。
這兩家公司合並,也讓他們的估值進一步的提高,得到了11g2的效果。
上市的運作很順利,不出意外的話,七八月份就可以在港島上市。
到時候,他們的股份還會進一步的被攤薄。
不過,擁有的財富也會大幅度的提升。
這一次合並,其實不隻是兩家公司的合並,還把馮晨他嶽父名下的那一家建築公司也合並了進來。
阮師傅的建築公司已經搞出了一定的規模,但現在的他沒有了太大的雄心壯誌,也感覺到自己的公司差不多就做到頭了,沒有能力更進一步。
萌生了去意,想要退休享福了。
乾脆就把這一家建築公司也拿了出來,作為安業集團的一個添頭,參與進了合並。
合並之後,他也擁有了一部分新公司的股份,不過那股份很少,不到百分之一。
但是靠著那些股份,輕輕鬆鬆的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他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公司合並之後,事情也挺多的。
接下來兩三個月的時間裡,嚴鑫差不多都呆在羊城——除了端午節和馮曦一起回家之外。
蔡其祥隻是公司的第三大股東,已經不適合再做董事長了。
但是,嚴鑫和馮晨都挺尊重他這個老前輩的,在新的董事局裡,還是提議讓他繼續做董事長。
但是蔡其祥也不是那麼不懂進退的人,明白自己沒有資格繼續做董事長了。
在他的堅持之下,最後鳳安集團董事長這個職務,落到了第一大股東嚴鑫的頭上。
用蔡其祥的話來說,讓嚴鑫這個已經展現出很強商業才能的年輕人來做董事長,更能夠讓投資者放心,有助於提高公司的股價。
放在以前,嚴鑫是不想做這個出頭鳥的。
但現在他想要獲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以及更大的社會影響力,也就有必要出一下風頭了。
什麼都要靠著彆人也不是辦法。
成長到了一個地步,自己就要成為一座高山,成為彆人的靠山。
所以,他接受了這樣的提議。
一下子,他就成為了國內最年輕的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吸引到了很多媒體的目光。
對於他的采訪也多了起來。
而鳳安集團想要在資本市場有所斬獲,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明星企業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