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屍源確認求訂閱,求月票!)
“我這也是推測,不敢保證,推測的依據也是基於目前警方推測的線索,剛剛曹隊就提出了疑問,如果是情殺,那麼受害者和凶手是怎麼認識的呢?我想,他們應該是在女孩的所在地認識的,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如果受害者和凶手是在羅家村認識的,村民不可能沒見過她。”
眾人聽完後點了點頭,理是這麼個理,但是這和找到受害者的所在地有什麼直接聯係嗎?
大家壓著心中的疑惑,繼續耐心聽著。
“我這個方法應該也算是笨辦法,既然懷疑凶手可能是本地人,那麼我們可以調查十四年前,適齡青壯年外出務工的有哪些人,在受害者死亡的這段時間,他們有沒有回過村,如果有,那麼他就有作案的時間,再反推他務工的地點,那麼受害人可能就是在這個地方和凶手認識的。”
啪~
聽到李想的這個方法,曹剛猛的一拍桌子,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個法子好。”
這一切的推理,都是圍繞在凶手是本地人的基礎上得出的結果,如果從一開始,他們推測的凶手就不是本地人,那麼所有的偵查方向就都錯誤了。
但目前,在沒有最新的線索之前,就隻能先沿著這個調查方向進行。
曹剛被李想的一句話點醒,立即對毛濟說道:“你和李想再去一下羅家村,案發後,羅陽派出所也對全村人都進行過一次摸排調查,其中重點調查人群就有適齡外出務工人員,他們的所長蔣作福,當年也參與了這件案子的調查,對案子也熟悉,你們去找他一起,協助你們調查。”
“是。”
“蘇指導,關於受害者單親比對這件事就請伱負責了,能比對多少條線索就多少條,我們逐一篩查。”
“是。”
會議結束,眾人都下去準備了。
毛濟給羅陽派出所的所長蔣作福打去電話,並說明來意。
蔣作福聽到刑偵隊再次重啟了十四年前的懸案,瞬間感覺恍如隔世,羅家村民風淳樸,凶殺案件極少發生,在他從警生涯裡,羅陽水庫沉屍案,是唯一一起懸而未結的命案,因此在得知毛濟來意後,頓時表示全力配合。
“走吧,我和蔣所已經對接好了,現在就過去。”
毛濟驅車,帶著李想,一路前往羅陽派出所,他們要在那裡開始,梳理具體的調查方向。
半個小時後,兩人到達了羅陽派出所,在辦公室見到了蔣所。
“蔣所你好,今年又過來麻煩你,這位是李想.”
“認識,在表彰大會上,我對他印象深刻,這麼快就調到了刑偵隊了,果然年輕有為。”
蔣作福在上個月的表彰發揮上,就見過李想,他一人拿了好幾個獎牌,還代表輔警發了言,想讓人不關注都不行,隻是那時候他還是一個輔警,今天再看,三級警司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這提升速度,絕了。
他沒有懷疑這件事的真假,畢竟在公安戰線,還沒有人敢造這個假,而且他的單位還是刑偵隊的。
“蔣所好,給你添麻煩了。”
“不麻煩,這個案子一天沒破,我們這個心那,是一天也定不下來。”
羅陽水庫案不是隻有今年才重啟,而是每年都會拿出來調查一下,因此真正經辦這起案子的人,即使過去了十四年,對這起案子的細節,也都是能記得住。
“我們這次來,也是轉變了思路,之前大家認為,這起案子,隻要確認了屍源,那麼就有90的機會破案,所以大家把工作的中心,都放在了屍源的確認上,但目前為止,dna的比對,一直也沒有比對的上,所以,我們這次過來,是想要調查十四年前,所有的外出務工人員的身上。”
“十四年前的男性外出務工人員?當年我們對全村人都有過排查,這類外出務工人員,我們也都有調查,隻不過沒有新的線索,這條線我們也就斷了,這次還要查什麼?。”
蔣作福當年就參與了走訪工作,那段時間,他們整天整天的在村裡走,全靠兩條腿的將所有住戶都走訪了一遍,但最終卻沒有找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這讓他們有些氣餒。
“這次主要查他們的外出務工地點,以及案發後,他們有沒有什麼異常情況,最好有犯罪前科的人,也標記出來。”
能犯殺人罪的人,那都是泯滅人性的家夥,他們藐視法律,沒有敬畏之心,這樣的人,再次犯案的幾率比較高,所以他想先從有犯罪前科的人員著手。
“好,當年的筆錄我們都有保存,我這就安排人將那些材料拿出來篩選一下。”
很快,蔣所長就叫來了熟悉羅家村民情的民警羅榮兵,搬來材料,協助李想他們調查。
羅榮兵,今年33歲,他本人就是羅家村的人,當年發生這起案件的時候,他還在上學,後來加入公安後,得知這起案件依然沒破,他也主動要求參與過這起案件的排查工作,對於自己村子裡的情況,他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在接到所長的任務後,羅榮兵立即根據要求,將當年所有關於外出務工的人員資料及筆錄都拿了出來。
“所有資料都在這裡了,當年羅家村及周邊幾個村的外出務工人員一共有486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靖海市周邊務工,少數人跑的比較遠,天南地北的,想要從這麼多人裡排查凶手,難度也不小。”
“那這裡麵有多少人,是有案底的呢?”
“額,這個我沒統計,我現在就來看一下。”
所有刑滿釋放的人回到家鄉,都會在轄區派出所報備,民警對於這些有前科的人,也都會時常電話關心一下他們的動態,一方麵是關心他們是否能很好的融入社會,重新做人,一方麵也是監視他們,不要成為慣犯,再次觸犯法律。
羅榮兵手裡就有管著一些刑滿釋放的人,他拿著自己的名單從裡麵比對,發現還真有不少人名重合。
“我看了一下,符合要求的人,有12人。”
李想聽後一喜,通過條件篩選,人數一下子就縮減到了12人,調查的難度也瞬間小了不少。
“毛哥,真有你的,這麼一篩查,我們隻要調查12個人就行了。”
“但是凶手也不一定就在這12個人裡,如果凶手沒有繼續犯罪,那我們就直接排除了正確答案。”
李想點了點頭:“這倒是,不過就算直接排查這486人的外出務工地點,那也比全國排除的工作量小不少啊。”
“你說的對,先帶回去試試。”
毛濟點了點頭,然後對著羅榮兵說道:“這486人的名單以及他們的務工地點我都先帶走了,謝謝你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