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要到前方督戰,請二位就在此地,切勿隨意走動!”鄭柏匆匆向兩人告辭,然後就帶著一幫親兵離開了。
穆馮二人都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這個時代軍隊的大規模作戰,當下也十分好奇,再一次拿起望遠鏡開始觀察戰場形勢。
那處被他們認為是前哨營的營地大門打開,有士兵跑出來搬開了門口的拒馬和鹿砦,然後一波南越士兵就亂糟糟地從營中湧了出來。
接著營地左側的丘陵後麵也轉出來一隊隊的士兵,開始在丘陵旁邊列陣。看樣子應該有三四千人之多。不過馮安楠隻看了片刻,便有些不耐煩地放下了望遠鏡:“這列隊會不會太慢了一點?等他們排好隊開始進攻,恐怕太陽都要下山了!”
穆夏柏笑著回應道:“冷兵器時代作戰雖然也講究軍陣,但對於隊列的要求可沒有那麼嚴格,這些軍隊肯定都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訓練,怎麼可能像我們的民團一樣,能在短時間內就列好攻擊隊形。”
約莫過了十多二十分鐘,這群亂糟糟的士兵才終於列好軍陣,不過從並不統一的軍服和武器上推斷,這些南越士兵應該並非正規軍,而是臨時工性質的農兵。
“正規軍出來了。”穆夏柏一聲招呼,馮安楠連忙重新拿起了望遠鏡開始查看:“哪兒呢?”
“在軍陣的最後麵。”
不是穆夏柏看得仔細,馮安楠還真沒太注意到在這批農兵後麵列陣的小股南越士兵,但看起來這支正規軍似乎並沒有要領軍衝鋒的意圖。
“應該是督戰隊。”穆夏柏推斷道:“這些農兵的作戰意誌應該不強,如果沒有督戰隊在後麵盯著,隻怕打著打著人就跑完了。”
說話間鼓聲再次響起,畏畏縮縮的農兵們最終是開始向著北越軍所在的山嶺前進。從他們集結的地方到山腳,大約隻有一裡地的距離,南越軍隊慢慢騰騰地往前挪動,並不急於發起衝鋒——到了山腳之後,他們還必須爬坡行進約四五百米,才能抵達北越軍的防禦線,衝鋒太早肯定會體力不足。
而北越軍這邊也已經開始針對對方的前進路線調兵遣將,將兵力逐步集結到可能會受到攻擊的一段山嶺。特彆是駐守在山嶺各處據點的弓手,此時都成群結隊地朝著集結點飛奔著,他們作為遠程打擊火力,一直都是山嶺陣地非常重要的防禦力量。
“南越那邊的指揮官也不是吃乾飯的啊!”穆夏柏舉著望遠鏡,嘴裡不禁咕噥道。
在第一波農兵出發之後,他們剛才集結的位置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正在集結的部隊,看樣子南越也並沒有寄希望於能夠靠著農民一波流就平推了山嶺陣地,而是打算用車輪戰法來實施攻擊,就算打不下來也要給北越軍施以足夠大的壓力。
馮安楠見狀也嘀咕道:“但是北越的陣地優勢太明顯了,像他們這樣從下往上攻,要死多少人才能攻上來啊!”
“那也未必。”穆夏柏在仔細觀察過地形之後反駁道:“就算是幾丈高的城牆防禦,也有被攻破的時候,何況這裡根本沒有城牆,隻是山坡而已,而且防禦線又長,如果對方兵力足夠,采用多點進攻,北越守起來的難度就很大了。”
穆夏柏話音未落,便看到那處丘陵的右邊也出現了一支南越的部隊,開始朝著山嶺防線緩步前進。
“老穆,你這還真是烏鴉嘴啊!”馮安楠見狀不禁感歎了一句。
南越軍的左右兩條攻擊路線相距約莫有兩裡地,這樣遭到攻擊的兩段防線基本就隻能自己顧好自己,而無暇去顧及和支援相距較遠的友軍了。不過站在最高的這處山頭上,穆馮二人也能看到北越軍這邊同樣有數以千計的士兵正在從後方的營地往山嶺頂部的防禦陣地上前行,南越軍想攻破這條防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首先抵達山腳的南越軍並沒有停下來重新調整隊伍,指揮官直接就發起了進攻的命令,上千名士兵加快了步伐,開始往山上挺進。
而此時就開始顯現出北越防禦陣地的弊端了——山坡完全被密林所覆蓋,對手在這段距離上擁有極好的天然防護。隻有在最後接近防線的大約三四十米距離之內的樹木,才被北越方麵提前清理乾淨了,留出了不受阻礙的攻擊視野。這倒不是北越方麵偷懶不願意繼續往下清理,而是南越軍留下了許多遊擊哨在密林中狙擊北越派出伐木的人員,在經過了數次的小規模拉鋸戰之後,最終安全距離就隻能保持在目前的這種程度了。
雖然北越軍可以居高臨下進行防守,但由於密林的阻礙,遠程火力的有效打擊範圍也隻有防線外的這一小段距離而已。而南越軍也充分利用了這個特點,在密林邊緣放緩了前進的速度,重新進行了一次集結——將大量的弓手放到了即將衝陣的步兵後麵。
即便是離交戰區隔著好幾裡地,穆馮二人也聽到了非常清晰的三聲鼓響,接著便從望遠鏡中看到南越士兵湧出樹林,衝向北越防線。而在他們的身後,一大波弓箭手補上位置,開始向北越防線進行拋射攻擊。
北越這邊的弓手的優先射擊目標,肯定是正在衝過來的這些步兵,一波居高臨下的箭雨從寨牆和防禦工事的縫隙間射出,將衝在最前麵的數十人射翻在地。但在此同時南越弓手射出的弓箭也從天而降,對躲在寨牆後方的守軍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集結在一起的守軍雖然舉著不少盾牌,但仍然不斷有人中箭倒地。而南越的步兵依然不顧傷亡地繼續往上衝,似乎就是打著以此來吸引火力的主意。
“這就真是拿人命互換啊!”第一次親眼目睹冷兵器戰爭的穆夏柏不禁歎道。
而此時馮安楠則是拿著已經換上長焦鏡頭的數碼攝像機,聚精會神地拍攝遠處的戰鬥場麵。他們作為先遣隊的偵查內容可不僅僅隻是畫畫地圖看看敵情,這種雙方交戰的第一手資料同樣非常重要。等前線指揮部要擬定具體作戰方案的時候,這些影像資料便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南越的第一波攻擊發起的同時,第二波攻擊力量也已經抵達了山腳,開始向山上緩慢推進,而第三波攻擊力量已經集結完畢準備出發。另一條攻擊路線的南越軍此時也抵達了預定位置,正在調整弓手部隊,準備發起進攻。
這種攻擊模式無疑對南越軍造成的傷亡更大,但南越的指揮官似乎就是認準了這樣的方式,打算以兵力優勢來換取戰局優勢。防線上的北越弓手連著進行了三輪射擊之後,已經有兩三百名南越步兵倒地不起,但仍有更多的步兵拚命衝向防線,因為隻有麵對麵的搏殺,他們才能避過一邊倒的遠程打擊,並且尋找機會在這場戰鬥中生存下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