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接下來一分呢?
伯萊利發球,納達爾接發球,而高文和梅耶爾則雙雙站在球網前麵呈現對角線的犄角之勢。
外角。
壓製納達爾的反手,在關鍵時刻,伯萊利還是不敢正麵衝擊納達爾的正手,這也被納達爾準確預判。
雙手反拍非常紮實地推擋一拍,又平又深,沿著斜線又重新回到伯萊利的腳底下。
也就是眨眼之間。
伯萊利稍稍有些慌張,來球太快也太深,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完成揮拍動作,但正手的條件反射還是成功推擋了一拍回去。
至於質量,那就不能要求太多了。
回球,又原路返回,沿著斜線重新回到納達爾一側,這次,納達爾就不留情了,連續小碎步調整,側身正手。
發力進攻!
納達爾標誌性的正手超級上旋進攻。
砰!
紮實厚重的擊球力量完全釋放,網球如同炮彈一般衝向伯萊利。
前一拍沒有準備好的伯萊利,此時就展現出單打球員的紮實底線功底:
在腳步沒有太多調整空間的情況下,反而是等候在原地,成功等到了來球。
如果是單打比賽,他可能需要擔心自己的反手位空檔,但雙打比賽得到自己的隊友支持,這使得伯萊利能夠專心等待納達爾的來球。
然後——
上半身稍稍讓開,雙手反拍在狹窄的空間裡頂了一拍,借力打力,將納達爾正手擊球的旋轉和力量全部直接頂回去。
砰。
穩穩當當站在原地的腳步,被硬生生地往後掀翻了出去,可見納達爾正手進攻的強力旋轉和凶猛後勁,但伯萊利還是憑借著地麵支撐雙腳的力量完成回球,甚至冒險地搏殺了一拍。
轟!
直線!
伯萊利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選擇。
他注意到了高文和邊線之間的狹窄通道——不要忘記了,雙打邊界線比單打更寬,這也意味著變線的空間更大。
同時,高文蠢蠢欲動地準備朝著右側橫向移動突襲網前攔截潛在的斜線回球,這意味著他可以從高文移動重心的反方向尋找到突破口。
於是,伯萊利膽大包天地借助納達爾擊球的衝擊力博了一拍直線,毫無預警地朝著站在網前這一側的高文正麵衝擊過去。
電光火石,瞬息萬變,雙打局勢就已經翻天覆地。
墊步,點地。
高文確實一直在尋找機會突然襲擊出現在斜線回球線路上完成截擊,但是重心才剛剛移動,就馬上意識到方向錯誤。
一點,一推。
右腿猛地蹬地,二次啟動,身體就已經朝著左側反方向移動,雙手反拍已經來不及了,隻能單手握拍橫向一伸一攔。
邦!
高文能夠明顯感覺到手腕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力量和旋轉完全釋放出來,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手感,包裹住網球,微不可見地輕輕一切一擋,完成卸力,又重新將網球攔截回去。
一伸。一攔。
就是如此簡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