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地!擊球!
二區,外角!
發球時速,僅僅隻有158公裡。
如此發球,幾乎已經相當於女子二發了,但在穆雷體力極點的時候,他經常會發出如此慢速的發球。
可是,穆雷也隱藏著自己的貓膩:
淺落點,大外角,減力發球。
這是一種戰術,故意利用入射角的物理原理,撕扯出一個大外角,落地之後,網球就會朝著雙打線之外衝出去;同時,完全減力之後,對手沒有辦法借力打力,必須在高速移動之中主動發力。
難度,直線上升。
最後,因為超級大外角的牽製,對手往往難以拚出直線,斜線是大概率的選擇,這也給穆雷的下一拍做好準備。
看似綿軟無力的發球,其實也是一種戰術——
特彆是針對高文的站位。
高文的腳步就站在底線上,這也意味著衝向大外角完成接球的時間和空間都被高文自己的動作壓縮了,難度自然進一步提升。
“進攻vs反擊”。
僅僅從一拍擊球,就能夠看出高文和穆雷的比賽內容。
但是!
高文似乎早就已經做好準備,預料到穆雷的外角選擇,橫向移動的腳步非常及時非常堅定,第一時間啟動。
並且,一個上步。
不僅沒有回避,而且還主動迎前。
恰恰就是這一個上步,人高馬大的高文就已經進入內場,雙手反拍早早引拍,搶在發球落地反彈之後,搶到第一個上升點。
穆雷的發球幾乎沒有速度也沒有力量,這也意味著,給予高文足夠的反應時間,還有足夠的搶攻時間。
搶!
高文的反手又紮實又厚重,一個橫掃全場的掃擊,丹田深處爆發出一股力量。
“啊!”
在網球的上升高點,自上而下地完成掃射,然後,網球就已經躥了出去。
斜線!
穆雷的預判也是準確的,高文確確實實選擇了斜線,但他的腳步才剛剛啟動,網球就已經躥了出去。
快如閃電。
穆雷甚至沒有來得及引拍,網球就已經形成突破,這讓穆雷的移動徹底淪為無用功,隻能仰天長歎。
回發球ace。
“15:15”。
博弈與反博弈,高文和穆雷的你來我往迸發出濃烈的火花,但是,這一分,或多或少有些運氣成分……吧?
然而,緊接著高文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並不是。
“15:40”。
連拿三分之後,高文就再次在穆雷的發球局裡拿到了破發點,而且還是連續兩個。
一切都發生得有些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