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反拍,從容不迫地架起來,他並沒有調整為側身正手,而是從反手擊球,就為了搶一個時間差。
簡單來說,提升回合節奏,儘可能速戰速決。
砰!
網球,砸在紅土上,緊接著就被索克撞擊推送了回來。
球網另一側,一道身影橫衝出來——
高文!
波斯皮希爾沒有能夠搶網成功,緊接著高文就衝出來搶網了。
其實,索克就是在避免這樣的狀況,所以選擇反手擊球,爭取提升回合球的銜接節奏,隻要高文稍稍遲疑一點點,就會錯過搶網的時機,網球就可以沿著斜線回到迪米特洛夫一側,緊接著,索克就可以上網了。
然而,就是“這短短一瞬”,伺機而動的高文,注意力高度集中,就在索克觸球瞬間,確定索克沒有擊打直線的準備,腳步就已經啟動。
準確!
及時!
迅猛!
一個大跨步,橫刀立馬地攔截在了網球的飛行線路上。
反手。
攔截。
撲殺。
網球演變為乒乓球,直接朝著波斯皮希爾的右側正手空檔擊打。
乒。
一聲脆響。
緊接著。
乓。
又是一聲脆響。
波斯皮希爾的網前條件反射能力非常出色,非常非常出色,在腳步踉蹌、重心不穩的倉促情況下,右手一攔,準確無誤地出現在了高文的擊球線路上,拍線的堅韌與彈性又重新將網球彈擊了回去。
網球,上揚了起來。
高文,亦步亦趨。
腳步調整,快速移動,判斷三維立體空間。
蠢蠢欲動地就準備旱地拔蔥,原地起跳直接淩空高壓。
可是!
……過頂了!
波斯皮希爾下意識地伸手攔截,拍麵角度保持得非常好,彈擊出一道飽滿的拋物線,居然不可思議地越過高文的頭頂,朝著後場飛行過去——
撇開私人恩怨不說,波斯皮希爾在雙打賽場展現出來的能力,確實出色。
高文,一驚。
思緒卻沒有過多停留,連忙小碎步朝著自己右側持續移動,將擊球線路讓開,方便迪米特洛夫進攻。
緊隨其後!
迪米特洛夫順勢切入底線,快速上網,正好迎麵追上波斯皮希爾的回球。
這一回球,見高不見遠,位置就在中場附近。
迪米特洛夫一拍正手淩空抽擊,朝著斜線底線死角衝擊,不等網球落地,就發動強力正手進攻衝擊波。
本來,波斯皮希爾和索克右側的底線大三角,這是防守空檔,因為波斯皮希爾在網前,無暇顧及身後;索克則在底線左側,這也是迪米特洛夫選擇這個死角進攻的原因。
結果!
索克,踩著風火輪,宛若刺蝟索尼克一般,全麵衝刺,風馳電掣之間,橫穿全場,居然拍馬趕到了。
踏踏!
踏踏!
大步,再大步,索克將衝刺助跑的慣性全部凝聚在擊球動作上,不僅借力打力,而且還主動發力——
雷霆一擊。
啊!
啊啊啊!
丹田深處的能量,全部爆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