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要錢?”
老人看了看笑容滿麵的張明圖,一大鍋羊肉湯正散發熱氣,旁邊是早已蒸好的白麵饅頭。
張明圖隨手把羊湯和饅頭往他手裡一遞,轉身又去分發給其他從酒樓門口過的人。
老人見狀,這才用有點發僵的手端起羊雜湯,小小的喝了一口。
羊雜湯鮮美,白麵饅頭蓬鬆可口,越嚼越甜。
看過往的人越來越多,老人連忙把自己的獨輪木車推到一邊的小巷,小車堵在門口已經有點影響酒樓形象。
快口的把羊湯喝了,整個人都暖和起來,就連手腳都暖洋洋的,還滲出點汗水。
來劍邑賣炭多年,這是他吃過最好的一碗羊雜湯。
張明圖給他的四個饅頭,老人猶豫了一下,實在忍不住腹中饑餓,拿出一個吃了,剩下三個小心的用布包包了,揣在懷裡。
把碗還給店家,仔細的道了謝,還從車上搬下一筐木炭,也不管張明圖拒絕,直接搬到後廚去了。
做完這一切,老人才麵帶喜色的把車推到門市去。
吃了一頓好飯,即便衣著單薄,但在雪天之中也感覺渾身暖和。
張明圖看著老人遠去的背影,心中歎了口氣。
老人窮卻不失誌氣,依然能夠維持他的尊嚴。
可惜,張明圖能做的並不多。
把分發羊肉湯和白麵饅頭的事和張基石與王玉蘭說了。
張基石倒是讚成,他走南闖北,也曾見過一些大的酒樓開張時用這樣的活動吸引人氣。
對於新開的酒樓來說很容易積累口碑,短期來看是虧的,但長期來看很是不錯。
王玉蘭有些心疼,忍不住念叨,但看過往的來劍邑城中趕集,衣著單薄的路人,嘴裡雖是念叨,卻又重新蒸了兩籠饅頭。
她是吃過苦的,如今來看未來錢不會很缺,若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倒也不拒絕。
隻是多年持家慣了,一下這麼花錢,嘴上還是過不去,忍不住心疼的念叨。
張明圖負責分發,中途還發現另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那位因為兒子告發堤壩有問題,而導致兒子去世的老者。
不過這時這位老者不像張明圖見到他時那般灰心喪氣,臉上洋溢著笑容,眼中滿是對未來的向往。
他挑著兩大筐魚,緊趕慢趕的往集市去。
“來大爺,酒樓新開張,羊肉湯免費喝,還送四個饅頭。”
大爺風風火火的接了,羊肉湯提前存出來已經不像之前那般溫了,大爺噸噸噸的就喝完一碗,麻溜的一擦嘴角。
明明是羊肉湯,卻給他喝出了烈酒的感覺。
“慢點,彆急,要喝的話還能再有一碗,不過羊雜就沒了,隻能喝湯。”
“不用不用,真謝謝了,我這趕著去賣魚,再晚點這魚怕不新鮮,我倆兒子辛辛苦苦打的魚,可不能被我這糟老頭子糟蹋了。”
老頭麻溜的一揮手,順帶還送了張明圖一條七八斤重的大鯉魚。
也是不由分說,直接送到廚房。
這些簡單樸素的勞動人民,在某些時候又展現出讓人欽佩的品質。
張明圖熟悉劍邑,知道灨江河中各種魚類極多。
像這種七八斤重的大鯉魚彆看個頭很大,但是因為不好處理,相當腥膻,在集市上賣不出什麼價錢,很多人都不願意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