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來年呢?北方蠻族永遠也不會滿足,來年他們覺得兵強馬壯之時,會穿著我們的鎧甲,揮舞著我們的兵刃來南下。”
“南下每年都會有不是嗎?若是蠻人不在南下,我們邊關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如今我們的待遇也會完全消失。”
副官仍麵不改色,道:“我們特意挑選過,與我們交易的部落都是北方蠻族之中的中小部落。”
“與我們交易之後,在大戰之時,他們不僅會給我們提供情報,甚至還會主動幫助我們,正麵戰場上我們也不會遇到他們……”
我不置可否,因為我已經在正麵戰場上遇到過小股的完全裝備大夏製式軍隊裝備的蠻族。
副官說的非常有道理,但這也沒有辦法掩飾他在和敵方交易,他在資敵。
這一切完全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隻要大夏的軍隊足夠強,如當初那位武帝一樣。
軍隊平推出去,將北方蠻族主要的大族消滅乾淨,追亡逐北,讓其逃命數萬裡,讓手下的大將都封候。
近些年來,邊關時常傳來戰報,說其危急,讓朝廷一波又一波撥款。
歸根結底,是邊關想要養寇自重。
北方蠻族經過大夏立國八百餘年的削弱,本身實力已經處在低穀。
最初需要舉國之力以及對抗,如今一隊邊關軍隊就能夠讓北方蠻族喘不過氣來,難以南下入關。
邊關大將,即便有能力和實力將北方蠻族之亂完全平定,也不願意去乾,完全將其誅殺,立的功勞不會太大,畢竟如今的蠻族不是大夏立國之初的北方蠻族。
而如果在其虛弱的時候給其輸一點血,然後與其達成秘密協議,讓其不斷扣關的話。
就能夠從朝廷那裡源源不斷地得到資助,全軍上上下下都會得到好處。
不,不是全軍,而是掌控軍隊的那一批人物都能夠得到極多的好處,以及軍隊掌控者的部分心腹軍隊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處。
其他的軍隊,遇到北方蠻族時反而會更加的吃力,北方蠻族吃飽穿暖,又有好的兵器、甲胄,對付起來會更加的困難。
歸根到底,這是損公肥私。
至於副官說的那些理由,這些理由當然都是好的,對於邊關的諸多以副官職位為首的人物來說,這些理由每一條都成立,每一條都對他們有利。
交易得到的好處會均勻的分給他們這一批人,讓他們吃得盆滿缽滿,滿嘴流油。
而朝廷給予的補助,他們也同樣能吃到大頭。
嗯,唯一受苦的也就隻有百姓了。
北方蠻族入關受傷的是邊關百姓,而朝廷用更多的銀兩和俸祿養著邊關的將士,這些銀兩當然不會憑空產生,而是來自大夏各地的稅收。
我走訪的地方並不多,隻了解江南之地,劍邑、興國、隆興府近的收稅情況,大戶交稅極少,稅收絕大多數都來自普通的百姓。
嗯,隻能說,在讓百姓受傷這方麵,南北兩地差不多,都有各自的生活小妙招。
“都尉,你如何做決定?”
副官目光灼灼的望著我,身邊兩千餘名士兵列陣,氣氛凝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