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升為裨將,是因為邊關之中的這一場大功,我之前被人抹黑的種種黑料也得以洗清,但我並不過於高興。
邊關已經出了大問題,危如累卵。
戰死三成士兵,僅僅看數據的話,還沒有到真正的傷筋動骨,元氣大傷的地步,畢竟還剩下足足七成。
但實際出了大問題。
北方蠻族在混亂之中,首先擊殺的是反應最快,最先能夠組織成建製的軍隊。
而往往這樣的軍隊都是全軍的精銳,甚至說精銳中的精銳。
死去的那三成士兵,有兩成都是這樣的人物。
用極度冷血的話語來說,雖然邊關隻死去了三成人物,但都是邊關多年以來積累的精銳,而且是精銳中的精銳。
就像人的骨頭被抽掉了,剩下的人物雖然眾多,但難成氣候。
我心情頗為悲傷,最為精銳的士兵,就這樣頗為屈辱的死在蠻族的鐵蹄之下。
若是能夠有人組織,結成戰陣,不要說邊關被破,蠻族這一批軍隊都有可能全部留在此地。
大夏立國的時間真的太長了,有很多部位都已經腐爛。
嗯,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如何去麵對。
這本不應該是我思考的問題,但沒有辦法。
邊關一片混亂,新的邊關之主一直沒有過來。
士兵沒有戰鬥意誌,隻想離開。
同時也沒有人在這次事件之中真正的得到處罰。
那位將邊關之主處死的欽差一點問題都沒有。
他做事的手段之粗糙,甚至於讓我懷疑很有可能是上方的人物故意來殺人滅口,甚至於故意將邊關之主殺死,然後通知蠻族,造成這一次混亂。
即便是處死一縣令,瑞海都是悄無聲息的進行,而且提前就找好了極多的替換的人物,無聲無息之間就讓劍邑換了一個天。
各種方向預案都做得非常好,而處死一個邊關大將,卻如此的草率,實在是讓我懷疑這其中有很多的貓膩,可惜我也隻有懷疑的權利。
邊關現在已經亂作一團,真正的精銳不是想要就能,要想有就能有的。
並不像地裡的韭菜一樣,割了之後沒多久就會長,而且就算是如同韭菜一樣,也需要有時間成長。
現在,北方蠻族虎視眈眈,不會給邊關太多的時間和機會,我很熟悉北方蠻族他們絕對會抓住這個機會。
至今北方蠻族都沒有真正的退去,我懷疑接下來會有更多更危險的事情發生。
焦急的等待之中,終於有新的大將被派來此地。
畢庭雄,是一位以戰功成為真真正正將軍的大人物。
傳言及其關係和當今聖上頗為親密,是聖上的心頭好。
這位人物也的確頗有能力和才乾,他還未來此,相應的調令就已經傳向大夏各地。
從大夏各地調來頂尖的精銳,一方麵是清洗邊關之主留下來的影響,另一方麵以南方諸多精銳為骨乾核心,迅速的讓邊關恢複戰鬥力。
原先大夏邊關的作戰模式已經被北方蠻族摸透,並且他們學習吸收的比邊關將士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