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一路急行,抵達薄霧山的居住區時,天色已經黑儘,好在山裡的夜幕蒼穹能見明月星辰,光芒灑下,倒也不至於摸黑走路。
薄霧山的居住區有些年頭了,不僅樓房都是老式的居民樓,最高也不過四層那種,而且這裡居住的多是上了些年紀的人,都還保留有一些九十年代的習慣。
比如飯後散散步,街坊鄰居一起出來喝喝茶,聊聊天。
陳景走到白天撿漏乾隆通寶雕母的那片空地時,這就有不少大爺大媽聚集著,大媽們或聊著生活瑣事,或跳著廣場舞,大爺們則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要麼暢聊國家大事,世界政治格局,要麼情緒激動的下著象棋。
這一幕紅塵氣很重,生活味極濃。
陳景左右看了看,走到幾個正在聊著東非戰爭的大爺旁邊,臉上帶笑的問著:“幾位大爺好啊。”
幾個大爺聞言都看向了他,其中一個微胖的問:“小夥子,怎麼了?”
“是來旅遊的吧,是不是迷路了,這兒是居住區,你從那條道直走,就能到旅遊區那邊了。”
“這晚上還是不要在山上亂跑,容易迷路的。”
幾個大爺都還挺熱心腸的說著。
陳景趕忙笑著說道:“不是,我沒迷路,我是專門到這邊來的。”
“我啊,是一個新媒體記者,就是網上的那種自媒體,來這兒是想要報道下咱們薄霧山上的大佛寺,不是都說求簽很靈驗嗎,所以想來采訪采訪你們,這大佛寺的曆史什麼的。”
幾位大爺可能不太懂什麼新媒體,但記者這詞兒還是能明白的。
“謔,小夥子這麼年輕就是記者了啊,了不得。”
“那你想采什麼,采吧。”
聽到來了個記者,旁邊幾個下棋的大爺也都湊了過來,他們現如今都處於一個安度晚年的階段,有點熱鬨那都想湊。
人多對陳景而言是好事情,他便認真問著:“我聽人說,大佛寺有好幾百年的曆史了,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我聽我爺爺說他小時候大佛寺就已經在了。”
“那肯定是真的,我小時候就有大佛寺了。”
“哎老王頭你什麼意思,是不是占我便宜呢?”
陳景點點頭,又問著:“那這麼多年,大佛寺肯定翻修過很多次吧?”
“是啊,就前兩年下了場暴雨,還翻修過呢。”
“我年輕的時候還去幫過忙呢。”
這些答案都在陳景的意料之中,他緊接著問出了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廟裡的那些菩薩和佛像呢,是後來新塑的,還是一直留存下來的?”
聽到這個問題,一眾大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半響竟是沒人說出個準確答案來。
“咳,基本都是後來新塑的。”這時,坐得稍遠的一個大爺咳嗽了聲,緩緩開口說著。
這位大爺頭發全白,看起來也相當老態龍鐘了,估摸著是這群大爺裡年紀最長的一位。
陳景聞言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難不成自己猜錯了?還是說……
好在老大爺又補充了句:“不過主殿的那尊大佛,好像是一直都沒換過,隻是後來重新貼金了幾次,所以求簽才靈驗,因為那可是受了幾百年香火的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