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積灰被擦拭乾淨後,‘潞王琴’看起來那可不像是一塊黑木頭了。
通體雖還是黑色,但卻是一種帶著光澤的黑漆色,還夾雜著點點朱紅色,整體看起來相當的漂亮。
再加上那些刻得端正的隸書和楷書,真是隻需一眼就能看這張‘潞王琴’的不凡。
“還挺漂亮的呢。”孔雪玉手輕撫著琴身,開口讚歎著。
陳景點點頭:“是啊,這朱常淓製作古琴的手藝確實厲害。”
這‘潞王琴’能成為古琴的一種普遍製式,自然不會是多麼普通的。
陳景細細欣賞了會兒後,就拿出手機從多個角度拍了幾張照片,想了想後又錄製了個視頻。
“小陳,你準備發給誰看?”孔雪見狀,有些疑惑的問著。
“發給陳教授,他鑒定眼力非常厲害,我想讓他幫忙鑒定下這張古琴,順便再估個價。”陳景如實應著。
孔雪眨了眨眼:“就是之前小婧幫你找到的那個出手玉佩的陳教授嗎?你怎麼不找趙叔幫忙看呢。”
陳景無奈的笑了笑:“趙叔對古琴的研究不多,估價肯定不準確,再說他老人家正愁著明天的事情呢,我也就沒想著麻煩他。”
孔雪聞言也沒再多問,見著時間差不多,就起身去到臥室拿出自己和陳景的乾淨睡衣,準備洗漱下就休息了。
陳景側趁著這個時間,給陳教授發去了信息。
“陳教授,您現在有空嗎?”
陳教授過了蠻久才回複:“剛好有空了,怎麼了小陳,是不是想問和國家博物館交涉的事情?”
“不是,是有其他的事情,您能幫我瞧瞧這張古琴是不是真品,順便估個價嗎?”
陳景打完這行字,就把剛才拍的‘潞王琴’的照片和視頻都發了過去。
這次,等了約莫一分鐘的樣子,陳教授就回複了。
“小陳,這是‘潞王琴’啊,而且還是第二代潞王朱常淓親製的潞王琴,雖說是他大明崇禎乙亥歲,也就是1635年製作的,是他最為早期的作品,但整體已經具備崇禎甲戌潞藩刊行之《古音正宗》中對‘潞王琴’描述的典型要素。”
“朱常淓親製的‘潞王琴’,這很罕見啊,而且本身的製作工藝也屬上佳,小陳你從什麼地方得來的?”
陳景看了看陳教授的回複,心裡除了驚歎就還是驚歎了,一分鐘左右,陳教授憑借幾張照片和視頻,不僅鑒定了‘潞王琴’還看出了不少信息,這鑒定眼力真是他現在需要仰望的了。
“就是運氣好,撿漏的。”陳景這麼回複著。
“哈哈,這古琴沒點鑒定眼力和積累,運氣再好也難撿漏。”陳教授先這麼回複著,很快又道:“另外,估價的話,一般來說要是潞王府製作的真品古琴,價值是在百萬左右的。”
“但你那張不同,乃是朱常淓親製,可以說是真正的潞王琴了,我估價的話,應該在八百萬到一千一百萬左右,主要古琴不算多麼熱門,不然這王爺親製,單論金錢價值的話,還能高上不少。”
八百萬到一千一百萬。
陳景看到估價,俊朗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些驚喜笑容來。
他之前自己在心中的估價,倒是沒有達到上千萬的級彆,現在陳教授估價這張‘潞王琴’是上千萬級彆的古董,自然讓陳景驚喜無比。
嚴格說起來,拋開什麼炒作宣傳等等,這張‘潞王琴’可以說是陳景入古董行來,撿漏到的價值最高的一件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