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秦趙爆發長平之戰,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
趙括初出茅廬,上來便改變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主動全線出擊;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
最終,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數十萬趙國士兵投降,後來被白起坑殺,成就其殺神之名。
長平之戰對整個戰國曆史,甚至是華、夏文明曆史的影響都非常之大。
彼時,趙國也具備極其強大的實力,但戰敗後,不僅讓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於同時代各國,白起還殲滅了趙國足夠多的有生力量,讓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可以說,長平之戰後,六國弱勢以成,秦國統一天下的曆史進程得以大大的提前。
如此影響重大的戰爭,成就了殺神白起;一句‘紙上談兵’也把身為名將之後的趙括永遠的釘在了恥辱柱上。
趙括這個人的資料其實並不算多,書中著筆墨最多的也就是長平之戰了。
現如今不少學者還認為當年趙國能讓趙括頂替廉頗,證明其人肯定是具備一定的軍事才能的,隻不過他太倒黴了。
初出茅廬就碰到巔峰白起,確實也是倒黴到家了,如果能給他一些時間成長,或許結果會不一樣,隻可惜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如果。
而陳景主要看的還是趙括的家世資料,
其父乃是趙國名將,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八大名將之一的趙奢,因屢立戰功,被趙惠文王封為“馬服君”。
‘馬服君……’
陳景看到這裡,神色微動,腦海中回想著‘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這句話的資料。
關於這句話的出處,因為不是從什麼有名著作中而來的,所以陳景查到的資料中也是眾說紛紜,沒有個確定的說法。
也正是因為不知道準確出處,所以陳景之前才沒辦法找到更多線索。
但現在,結合‘紙上談兵’的趙括以及其父趙奢,以及此前查到的一些資料,一條清晰的線路出現了在陳景腦海中。
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有些資料中說這句話的出處是清末民初湘南潭縣一位樂善好施的馬姓鄉紳留下的遺訓,被其後人作為家訓。
此前陳景沒辦法確定這個說法,但現在他倒是能夠大概確定了。
為何?
因為那位馬姓鄉紳的先祖便是戰國名教趙奢,他們的姓氏就源自於趙奢被封的‘馬服軍’。
紙上談兵的趙奢之子趙括,寫出‘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趙氏後人馬姓鄉紳!
鑒寶神眼給出的兩個關於密言青銅器的線索,成功的被陳景串聯了在一起。
“如此的話,密言青銅器在馬家!?”陳景豁然起身,目光中帶著激動至極的神色。ъigetv.
但很快,他眼中又露出疑惑。
“不對啊,密言青銅器應該在魏國王室後裔手裡才對,要說被趙國所奪走也說不通,這趙國是先於魏國被秦國所滅的啊。”
陳景激動的神色頓住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