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歌會》更是驚喜,看著點擊量和彈幕數瘋狂上漲,瞬間超過了以往的最高記錄,而且還在不斷上漲中。
隻可惜現實中的許願池要扔一個硬幣,賽博許願池卻隻需要發彈幕,賺不到錢,否則這都能立個月老廟了,香火絕對少不了。
這讓他們忍不住感慨:
“蘇哲牛逼啊!真是請對他了!”
蘇哲接到歌會的感謝電話時,還覺得哭笑不得,認為隻是個有趣的巧合罷了,直到係統提示——
【正麵人設:賽博月老8)】
【抽取獎勵:翻花繩初級)】
蘇哲:……
“這槽點也太多了吧?賽博月老是什麼破人設?怎麼漲進度?難道要在網上開婚介所?還是去《非誠勿擾》當主持人?”
“還有翻花繩是什麼破獎勵?因為月老擅長牽紅線,就會翻花繩嗎?”
這破獎勵完全沒有作用,再加上這破人設也不誘人,蘇哲沒有絲毫提升的動力:
“算了,就放在係統裡發黴吧,我才不想當月老。”
雖然“賽博月老”的人設不吸引他,但名聲傳出去後,更多的人聽到了這兩首歌,無數歌迷求他快點發專輯。
蘇哲也終於放出了新專的名字《過去的cd》,和全部12首歌的歌名。
看到歌單後,大家終於確定了——
這12首全都是情歌!
於是樂評人們找到了新的角度,開始批評蘇哲。
彆覺得奇怪,為什麼他們盯緊了蘇哲?當然是為了熱度啊!
誇獎哪有熱度?誇得再好,有甘蔗們誇得好聽、誇得花樣百出嗎?
不可能!
所以必須批評!所謂罵一句蘇哲大紅大紫。
對於樂評人來說,隻有罵大熱的明星,批評大熱的歌曲,才能獲得最大的熱度。
而且除了蹭熱度外,他們也想借此獲得更高的地位和錢財。
——因為任何做評論評測)的,最賺錢的辦法就是收保護費。
比如米國影評人最巔峰期,說你垃圾,有可能讓你損失幾百上千萬票房;誇你優秀,也有可能增長幾百上千萬票房。
更彆說某些頂尖影評人,還能影響到獎項歸屬,都是名利。
所以哪怕是七大製片廠,也得給他們交保護費,不求能顛倒黑白,隻求稍有些偏向就足夠了。
反倒是國內,影評人收錢辦事太明顯《無極》都誇),導致沒什麼權威性,對票房的影響力很低。
樂評人更彆說了,和網文評論差不多,他們越看衰的歌曲網文)反倒越火爆。
評論人收保護費這件事,國內最好的例子是格力之虎,逮著蘋果母公司一頓噴。
雖然有些是真的,但傾向性太明顯了,就想敲詐保護費,沒想到對方老板是說脫口秀的……
總之,樂評人盯上蘇哲了:
【隻會寫小甜歌,蘇哲江郎才儘了。】
【民謠之王墮落了!一整張專輯竟然全都是情歌。】
【雖然沒聽到專輯其他歌,不知道質量,但題材單一,隻寫愛情,再也不是曾經關注理想,關注友情的那個蘇哲了。】
【沒辦法,蘇哲拍愛情片賺了那麼多,終於找到流量密碼了。寫理想、寫人生多累啊!還是寫愛情好,又簡單,又賺錢!】
這次樂評人被打臉打聰明了,沒敢再拿質量說事,但揪著題材不放,粉絲還真不好反駁。
甭管蘇哲是怎麼想的,但樂評人就說他隻寫愛情是墮落,是庸俗,是不思進取。
甚至連看到蘇哲就高掛免戰牌,退避三舍的黃大炮都覺得找到了完美的切入時機,站出來開團:
【有些樂迷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蘇哲隻寫愛情,樂評人就說他不思進取。因為一直做同樣的題材,很容易產生同質化,最後寫出差不多的歌,不就是糊弄歌迷嗎?】
他覺得自己的評論很公正,完全沒有被打臉的風險:
短時間內寫同一個題材,可不就會同質化嗎?同質化了,還能都是精品嗎?
難道他還能寫出12首精品情歌?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現在拿出來做宣傳的3首,肯定就是主打歌了,剩下的9首,估計都很一般。”
黃大炮心中打著小九九。
作為專業樂評人,他當然知道,一首專輯裡有這三首主打歌就很強了,不能強求每首歌都是精品。
除了精選專輯外,以前黃金時代的歌手們,也不可能一張專輯全是精品!
有1首王牌,再加上幾首優秀的,就算頂級專輯了。
但他就得吹毛求疵。
所以黃大炮大膽開炮,連發幾條微博聲討:
【有粉絲說我為了報仇才罵蘇哲,小瞧我了!我在為一個音樂天才的隕落而悲痛!】
【這首專輯可能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但蘇哲永遠失去了我的尊重。】
【名利和成功才是音樂人最大的陷阱!貧窮是創作者最大的天賦。】
【蘇哲已經掉入金錢的陷阱中,他現在是一個成功的老板,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製片人,但他開始逐漸褪去音樂人的身份。】
【我大膽預言,他的演技和編劇能力也會因為金錢的腐蝕而消失。哎,又一個被金錢打敗的天才創作者。】
對此,蘇哲依舊沒有回應,不讓他蹭熱度,隻照常發微博宣傳:
【明天七夕,牛郎和織女相會,你猜他們會聽什麼歌?】
粉絲們紛紛回答:
【當然是《過去的cd》!】
【快點發售吧,我迫不及待想聽《今天你要嫁給我了》!】
【為了能在婚禮時唱這首歌,我連婚禮都推遲了,求求你快發吧。】
除了粉絲外,還有某著名安全措施品牌杜老師,習慣性地蹭熱度:
【一年見一次,聽什麼歌不關鍵,關鍵是把這一盒用完。鏈接:杜老師七夕特價裝,1盒12枚)】
蘇哲:……
首先,杜老師你沒給推廣費打什麼廣告?
其次,聽什麼歌很關鍵!必須聽《過去的cd》!
最後,用完12枚是不是有點過分?
豈不是——從特侖蘇到礦泉水再到西瓜汁?
評論裡果然也在討論:
【12次是不是有點狠?】
【很多嗎?我都是十幾次啊,難道你們不是嗎?】
【你要這麼說的話,我隻能說——對對對,太少了,我都二十次!】
【哎呀,我男朋友就這樣啊,還是好聞的水果味呢!】
【我男朋友是古龍水味!】
【本人梔子花味路過,和日常飲食有關。】
【開始卷味道了?那我也是花香款——石楠花味。】
【隻有你是誠實的……】
【好嘛,人均百萬年薪,人均一八五,人均十八公分,人均半小時,人均12次,還有什麼?請補充。】
【還有人均985,人均bba,人均大彆墅……】
【看到這些,在現實中我會羨慕得流口水;但在網上,我會說你還得繼續努力。】
蘇哲見話題越扯越開,車速越來越快,立即無情地將杜老師的回複刪除。
但不知道為何,網上傳出了七夕節三件套——
鮮花,杜老師,以及《過去的cd》。
蘇哲:……
他一點都不想和杜老師捆綁銷售。
結果,嚴喜玲還專門打電話問他:
“剛才杜老師市場部聯係我們,想要合作推出《過去的cd》聯名款,一盒12枚,每一枚都印上一句歌詞,款式分彆是超薄、顆粒、螺紋……他們願意給百萬聯名費,還給你銷售額的百分之十!”
杜老師不愧是最會網絡營銷的品牌,抓熱度的能力太強了。
但蘇哲就沒聽說過哪個明星會代言這種產品,更彆說聯名了。
他急了:
“嚴姐!你瘋了?”
嚴喜玲哈哈大笑:
“逗你玩呢,我立即拒絕了,告訴他們那是另外的價錢。但真的太有趣了,我從沒聽過這種合作。而且杜老師最會抓熱點,既然它都想聯名,我有一種預感——新專要爆!”
我真見過某些女網友在網上互相攀比味道,什麼水果味,花香味,牛奶味都出來了。
對了,中間有一段英文,在起點不算字數,放心,不坑訂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