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蘇大爺新歌終於來了!曲庫又能更新了。
真棒,我都攢好錢了,為什麼哥哥一直不出新專輯?這麼難寫嗎?
隨著蘇哲的演唱,劉紫菡卻難得感到不喜歡
“太癲狂,蘇大爺明明那麼溫柔,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但鄭雪珂卻聽得眼眶通紅,顯然聽到了心裡。
不僅兩人如此,其他歌迷們也分化嚴重,喜歡的非常喜歡,不喜歡的覺得太癲狂
誰往我眼睛裡撒沙?嗚嗚嗚,哭慘了。
太有感觸了,蘇哲將平庸者的掙紮描繪得太出色了。
但歌詞太奇怪了,不像蘇哲以前精致。
這是非典型的蘇哲,不再追求詩意的歌詞和美妙的旋律,全靠感情抓人。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真沒想到蘇哲還能寫出這麼質樸純粹的歌曲。
他之前最癲的《易燃易爆炸》也很工整,這首《有譜》太淩亂了,卻最讓我痛哭流涕。
討論感情,討論代入,卻網友忍不住問
可蘇哲哪裡平庸了?
平庸?痛苦?這和蘇哲有什麼關係?
所以說,他寫新專輯沒靈感,就痛苦地覺得自己平庸?
聯想到蘇哲的實際情況後,很快就歪樓了,所有人都在討論
蘇哲哪裡平庸了?
首富說自己沒錢,院士說自己笨,蘇哲說自己平庸。
而我覺得自己棒棒噠。
……
蘇哲在網上看到這些評論,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難道說自己前世很平庸嗎?
隻可惜這首本來擁有打動人心力量的歌曲,因為演唱者的緣故,竟然變得凡爾賽起來。
不過不需要他解釋,立即就有甘蔗替他解釋
哥哥在翻紅前,被全網狂黑,默默寫的歌沒有發表,才華無人知曉。他經曆過那種無人識的痛苦,寫出這種歌有什麼奇怪?
好嘛,蘇哲發現了,無論自己寫出多離譜的歌,都能推到原身經曆的黑潮中。
為什麼他的內心常含淚水?因為他經曆過黑潮啊!
而隨著《帳篷樂隊》的播放,關於蘇哲和搖滾的討論也多起來。
蘇哲若是沒寫過搖滾就罷了,他畢竟是民謠和流行歌手,沒有人會苛責他不懂搖滾。
但他偏偏寫過一首《你要跳舞嗎》,質量不高不低,就成為了突破口。
部分想要裝逼的人,就踩他道
蘇哲很有音樂才華,但他根本不懂搖滾。
搖滾不在詞曲上,在精神上。可惜蘇哲隻懂詞曲,不懂精神。
他一資本家,還怎麼反叛?
但隨著帳篷樂隊開始排練《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彈幕上質疑的聲音卻越來越小。
還有某些人聽不懂音樂,隻會跟風褒貶,還在黑,卻被其他彈幕製止
閉嘴,彆影響我聽歌!
這首歌不是崔健最好的歌曲,卻是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當然,最具代表意義的應該是《一無所有》,但我不喜歡。)
其中詞、曲或許不算出色,甚至歌詞充滿了質樸的美感(高情商),但其蘊含的精神,卻是後麵的搖滾歌曲很難複刻的。
而精神的力量,不需要專業人士分析詞曲,就能輕易被觀眾接收到——對人類大腦來說,抽象的情感反而是最容易理解的,不像ai更擅長理解邏輯。
節目裡正在排練的帳篷樂隊,也深深體會到矛盾性——明明覺得詞曲都很質樸,甚至還在喊1234567,跟湊數似的……不對,這就是湊數啊!
但偏偏沒法改,怎麼改都感覺失去了原版狂野的味道。
就連“1234”“1234567”,都仿佛長征路上行軍的口號一般,充滿了力量,一旦改動就失去了精髓。
所以這群女嘉賓們,一開始還自信滿滿,摩拳擦掌,想為這首歌貢獻自己的想法,一起改歌,後來卻全部淪為蘇哲的傀儡,聽從他的指揮演奏歌曲。
女嘉賓們都懵了
“這還是樂隊嗎?我們不成了蘇哲的配樂嗎?”
“這就是天才的能力嗎?拿出來就是最完美的狀態,我們區區凡人,根本沒辦法改。”
她們被震撼了,顏淑容尤其茫然——
她確實傻,被忽悠瘸了,卻是個優秀演員,對精神感受尤其細膩敏銳。
她或許不太懂音樂,卻能感知到這首歌曲的不凡。
“難道他在騙我?難道蘇哲也懂搖滾?”
……
靠著強烈的感染力,不光是嘉賓們,網友們也能感受到這首歌的魅力。
幾乎在節目播放出《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後,蘇哲搖滾就登上了熱搜。
許多網友們知道了,蘇哲終於又寫搖滾歌曲了,似乎是對某些搖滾樂隊的反擊。
實際看了節目的都知道,蘇哲根本懶得搭理那布洛芬(顏淑容是阿莫西林)樂隊,寫搖滾隻是為了幫帳篷樂隊排歌而已。
但吃瓜群眾更喜歡有戲劇性的劇情,就想看打臉,自媒體也投其所好,故意將他們聯係起來。
《蘇哲搖滾新作受到好評,強勢反擊萬艾可樂隊》!
《麵對必利勁樂隊挑釁,蘇哲證明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
(顏淑容這真的有些過分了,罵人不揭短……)
看到這些報道,網友們到底也沒弄清楚那亂七八糟的樂隊到底是什麼藥片。
但無所謂,反正他們知道,蘇哲又寫出一首出色的搖滾就行了
媽呀,蘇哲還有不擅長的類型嗎?
一直詆毀蘇哲不擅長搖滾,結果他就瘋狂打臉,現在明白了,就沒有他不擅長的,隻看質疑他哪方麵。
我不信他會爵士樂!
我不信他會古典樂!
我不信他會歌劇!
我不信他會娶我!
等等!上麵是不是混進一個奇怪的人?
還有人將節目裡出現的兩首歌聯係在一起
蘇哲一邊抱怨自己平庸,說“就他媽離譜”,一邊隨手掏出經典搖滾樂,我看他才是就他媽離譜!
世界上還有比蘇哲更離譜的人嗎?我看蘇哲才是讓廣大音樂人高唱《有譜》的人吧?
不過我終於弄明白蘇哲的收歌要求了,癲狂,指得就是這種吧,突然對他的新專充滿了興趣。
媽呀,一整張專輯都是這種癲狂、陰暗的感覺,該是多麼奇特的專輯?
這會是華夏從未誕生過的音樂專輯,和《中國風》一般獨一無二。
說真的,現在隻有蘇哲才能讓我產生聽新歌的興趣了。
這又起了新專的預熱作用,但現在瑪麗蘇最關注的,還是第三專《中國風》的銷售——
馬上就要破千萬銷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