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來想稱王,光靠發歌還不夠啊。
就像他在荒島上展現了強大的生存和戰鬥能力,在【圈內第一猛男】的百分比上依舊隻有91,後來甚至慢慢下降到80左右了,這就是沒固化的缺點。
divcass=”ntentadv”為何?王、第一、最佳這種前綴,沒那麼簡單。
“除了發歌,還需要什麼?”
蘇哲暗自琢磨著:
作品數量,獎項,專輯經典程度,還有……
傳奇故事?
比如體育界邁克爾有流感之戰,音樂界邁克爾有演唱會粉絲暈倒。
蘇哲慢慢考慮著,又想起陸毅文的挑釁來,他雖然在無事生非,但也代表了某些黑子的想法——
蘇哲的民謠全靠上綜藝節目宣傳,本身水平並不高!不比地下音樂人好。
所以他才模模糊糊地產生了匿名發歌的想法,如今想通了,為了進一步打造傳奇故事,必須想一個合適的理由。
他琢磨了一會兒,乾脆在錄音棚裡皺著眉頭,口中喃喃自語:
“會不會有一天,我也也像馬潛一樣,一直被包裹在鮮花和掌聲之中,失去了自知之明?會不會當我寫出平庸之作後,卻被粉絲們狂吹,就自認為是最偉大的作品呢?”
有前世經典作品在,他肯定不會飄,飄了也不會影響作品質量。
但總不能直接說“老子就要匿名發歌,還能火,氣死同行”吧?
他這番“私底下”的感慨,沒有任何人聽見,隻有冷冰冰的錄音棚設備,和頭頂上的監控攝像頭在見證著。
在監控攝像頭下,蘇哲逐漸下定了決心:
“試一試吧,匿名發表一首新歌,重新體驗一個獨立音樂人在沒有粉絲、沒有營銷的情況下,艱難起步的處境。”
“這樣,隻要看到它慘淡的數據,我就知道,自己不配飄!世界上還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人被埋沒著,隻是沒我幸運罷了。”
他坐在桌子旁,拿出一個本子,在草稿上改改畫畫,終於寫下了三個字——
《南山南》!
這是一首評價十分兩極化的民謠:
喜歡的人稱它是才情與旋律天賦完美融彙的民謠,是最出圈的民謠典範,是傳唱度極高的最佳民謠單曲;
討厭的人說它嬌柔造作,不知所謂,甚至在鄙視民謠小白時會說出“滾去聽馬頔”的言論。
蘇哲沒有這麼極端。
如果讓他來評價,他覺得《南山南》是一首好歌,但歌詞確實有堆砌詞藻、華而不實的嫌疑。
如果說好的民謠能夠抒發歌者和聽眾心中的感情,那《南山南》幾乎全靠優美的旋律和華麗的詞藻吸引人。
這沒有可詬病之處,是否深入內心,從來不是評價歌曲的唯一標準;而音樂之美與文字之美,也向來是人們追求的美好事物。
但既沒有故事也沒有感情,《南山南》在蘇哲心裡,就是一首披著民謠外衣的流行歌。
以他現在民謠之王的名頭,又不缺傳唱度高的歌曲,原本並不想抄這首歌。
但既然匿名發表,《南山南》便成為了最佳選擇。
蘇哲下定決心後,在錄音棚裡,一個人孤獨地錄製著各種樂器的音軌,準備好後,站在了錄音棚裡。
之前抽到的改變聲音有用了。
隻見他故意壓低了聲線,如同氣泡音一般,使得聲帶的震動更加細碎,產生了迷人的顆粒感。
錄製完成後,他又自己完成了混音和後期、母帶製作等工作。
一直熬到快天亮,他才將這些瑣碎的工作全部做完,心中暗道:
“幸好我抽到了幾乎全套的錄音棚技能,才能獨自完成錄製。但以後還是讓彆人賺這份錢吧,太累了。”
賺錢如果不花,一切都親力親為,還有什麼用?
而且能養活自己的音樂人不多了,還是給他們留口飯吃吧。
等他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後,就在各大音樂平台新建了一個小號,琢磨了一會兒,取名——
養老院詩人。
既是自嘲,又有一點驕傲。
他上傳《南山南》後,伸了伸懶腰,走出錄音棚,正好看到朝陽初升,光芒萬丈。
他被晃得一時有些眩暈,伸手擋在額頭上。
這時,攝影師上班了,立即打開攝像頭,記錄下這一幕,吃驚地問:
“蘇老師,你來這麼早?”
蘇哲隻是笑笑:
“幫我請半天假,下午再錄。困死了,補覺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