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兒做了,但不能承認,又不願意害人性命,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誤以為被人打劫了。
這次工部商議的結果依舊是築底護河,保證運河的暢通。
工部的工價銀不足,無力支撐這麼龐大的工程,所以要戶部撥款。
“淮河自板閘至西湖嘴開浚乖成,而裡口等處複塞,總督漕運侍郎趙孔昭以工費不給請議處錢糧,陛下命我等商議,拿出辦法來,今日把人都召集來這裡,就是要大家說說,怎麼辦才好。”
魏廣德對此事隻是笑笑,完全沒當一回事兒。
徐邦瑞的書信倒是讓他得到了一點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南京許多人知道了,北京也應該開始在擴散。
畢竟,這已經是楊博上的第三封乞歸奏疏,隆慶皇帝無論如何也沒理由阻擋。
“小事一樁,禮部、刑部我都已經打好招呼,南京的卷宗和口供一到,我這邊就安排人徹查此事,到時候就可以翻出嚴世番的那些操作。
當然,這件事兒他也沒有瞞著夫人,東西其實都大搖大擺運進了魏府,由徐江蘭單獨清點入了她的私庫。
打個招呼,魏廣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很快就聽到李春芳開始說這次的目的。
而且這些工程作用下,黃河水道不斷墊高,相鄰河道也受影響,洪澤湖、淮河和大運河也不斷抬高,導致出現“地上懸河”。
隻不過倒是沒有聽說有人議論此事,所以魏廣德一直以為此事在那邊並未傳開。
第二日,魏廣德入閣辦公不久,就被李春芳召到值房說話。
魏廣德是知道海瑞已經和徐階那裡鬥起來的,隻是現在看情況,消息已經擴散,想來京城裡許多江南官員都應該知道消息了。
如果但是工部找戶部,戶部不想給銀子就會儘力拖遝,結果就是正事被拖延耽誤。
魏廣德對徐邦瑞書信裡關於案子的事兒並不關心,倒是很仔細的看了書信後麵講述南京近些日子發生趣事的記述,當然說的自然就是應天巡撫海瑞和野居徐閣老之間爭鬥的事兒。
如果隻是抓徐階子侄,都在海瑞的權責之內,自己就可以下文行動,主要是看此案最終會不會牽扯到徐階身上。
divcass=”ntentadv”如果海瑞認為徐階在侵占民田一案上也有過失,要追究其責任的話,那勢必要上奏朝廷,請皇帝定奪。
但實際上的結果就是,這裡堵住了,那裡又決口,再堵後其他地方又會決口,到現在依舊是這麼個局麵,黃河水患不僅沒有根除還有越演越烈之勢。
“部裡已經派人下公文聯係潘大人了,不過還沒有收到回信。”
不得不說,這次搶到的魏國公府上的東西可真是價值不菲,幾萬兩銀子的財禮,讓魏廣德知道價值後都雙眼放光。
南京城裡大小官員都已經知道了詳情,知道是因為投獻和一條鞭法引發的,自然很是關注,因為各家多多少少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徐江蘭又想起一事,於是開口問道。
朱衡答道,“這種事,不能直接上奏請旨,事前得經過他同意,不然下旨潘大人又不願意接旨,就有些不好看了。”
其實到了後世,對於洪水的辦法也是不多,大多都是守堤為主,哪裡有險情就堵哪裡,防止潰堤。
魏廣德知道她說的是什麼事兒,那就是追回鄭氏誥命,雖然她的生母也沒有誥命,可母親被一個地位出身更低的人壓一頭,不管是徐邦瑞還是徐江蘭都心有不甘。
其實黃淮一代水域河道縱橫,本是非常方便泄洪的。
有了這東西,就算將來夫家犯事,隻要不禍及妻兒、娘家,那這些陪嫁官府都不會沒收,而是會原封不動退回。
王廷知道詳情後也是點頭答應下來,畢竟這並不違製,倒是有撥亂反正的意思。
歐陽一敬請辭的奏疏已經批了,不過其他人的還要等一些時日,大致的時間也就是明後日,吏部尚書楊博的奏疏應該就會批紅。
“今日議的是趙侍郎提出來的主意,建那些堤壩?”
如果海瑞會因為壓力就放棄處置徐家,那“海青天”這名也不會流傳到後世,影響範圍那麼大了。
於是,魏廣德就把先前自己想到的後世對黃河稱為“地上懸河”的事兒告訴了朱衡,目的自然是提醒他這樣持續下去的危害。
“上次你說的那事兒,真能辦成嗎?”
朱衡點點頭。
回到後宅,魏廣德剛進屋抱了抱孩子,徐江蘭就拿出南京來信,然後讓丫鬟帶孩子回去,自己給魏廣德端來茶水,讓他坐在桌前細看書信內容。
但若女子無子,這些嫁妝其實娘家人是可以收回去的,而不是說就屬於夫家。
“這些工部其實也知道,可是也沒辦法,看著河道不斷抬高,不接著築新堤又能如何?難道讓河水泛濫嗎?”
這和一般工部的工程可不一樣,就現在水患的頻率,三四年內就會見分曉,若是冒冒失失接下差事,等最後辦砸了,說不得就要被追究責任。
至於為什麼防水,還不是因為明祖陵在此地。
“明日讓張吉送過去,那邊也好裝上車去。”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對女子的陪嫁物品,按照當時的法律是屬於娘家給的東西,所以陪嫁屬於女子個人所有而不是夫妻,類似婚前財產。
怪這時候北方的水太多了嗎?
當然不能,明末就是因為北方常年乾旱引發了大規模民亂,最終直接導致王朝崩潰。
但就因為大運河由此經過,導致很多河道被大運河所用,所以朝廷一直都在想儘辦法希望黃河水故道入海,而不去侵襲淮河水域。
張吉壓低聲音回道。
治水的差事責任重大,一般的官員躲都躲不及。
所以,這會兒魏廣德搜遍記憶,也找不出什麼好辦法來解決現時黃河的水患。
黃白之物對於這樣的勳貴之家來說,其實是最普通的東西,他們最看重的還是可以傳承的爵位和傳給子孫的房產田地。
找戶部要銀子,自然就要上奏請示,得到皇帝的準許,戶部才會給銀子,而且給多少銀子,怎麼給還得細談。
所以工部在研究後商議的結果,就是在清江一帶黃河五十裡宜築堰,以防河溢,淮河高家澗一帶七十餘裡宜築堰,以防淮漲.
不過這幾處工程規模不小,單靠工部的價銀是不夠的,需要請戶部支應。”
“好吧,河道抬高沒辦法,可洪澤湖是不是也會抬高水位?”
魏廣德忽然問道,“若是幾十年後,湖水會到什麼位置,那邊上可是有泗州城,有明祖陵,工部築壩的時候必須考慮好位置。”
魏廣德提醒道,怕的就是哪天決口把祖陵淹了,朱衡擔不起責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