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維說這個,其實也是想讓高拱對海瑞的仕途經曆了解更清楚一些,這樣也方便他安排海瑞的官職。
而他自己和兒子嚴世番做壽,也都非常注意,也隻有整拾的大壽才會如此操辦。
到下午的時候,魏廣德就聽到消息,陳以勤第二道乞休奏疏已經送入宮中,而戶部左侍郎張守直則已經在下午去了戶部,正式以戶部尚書身份上任了。
張居正笑道,“逸甫的辭呈,卻是不明白了,他身體的老毛病,在京請假修養一段時間就行了,何必乞歸。”
這是加賞,做為尚書閣老,本身的退休福利依舊,可比大部分官員致仕後隻是安排馳驛好很多了。
當然,這樣的場麵不止出現在內閣閣臣家中,也在六部堂官和吏部官員門前出現著。
“逸甫兄身體不好,他擔心回川路途遙遠,等真不行了再乞歸,怕是回不到家。”
這兩天來的人實在太多,都不敢全部接見,隻是每天見幾位,他都覺得極為麻煩。
而在陳以勤遞上第三本乞休奏疏後,隆慶皇帝的批紅也終於變了。
這些天因為吏部的原因,朝中變動很大。
張四維隻是略做思考就答道:“海瑞初為戶部雲南司主事,這沒錯,之後就是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門.”
應付了這邊,魏廣德就徑直回到自己值房去,等待中書舍人把今日送到內閣的奏疏分發過來處理。
這份奏疏,也是陳以勤離開朝廷前最後一奏,把自己對朝政的想法一一道來。
張四維這次沒有多說話,隻是附和著高拱的話,在冊子上記錄幾筆。
但是在李春芳、魏廣德等人家中賓客如織的時候,陳以勤府上卻因為他乞休的原因,一下子沒了什麼人氣。
如果不是從這兩個衙門入仕,則距離內閣就稍遠了,雖然不能說就不能入閣,但這兩個職位確實是翰林學士們入閣的快速通道。
一起的,還有戶部左侍郎張守直請辭戶部尚書的奏疏,皇帝也都是不允,命其即刻赴任。
魏廣德知道,這是高拱回朝後最大的動作,絕對不會允許有人橫插一手,壞他的好事兒。
最初,高拱卻是想發揮海瑞的長處,讓他進都察院。
果然,第二天一早到內閣,魏廣德就看到了宮裡送來批閱過的奏疏,不允。
這些事務,其實朝廷早就有過討論,大家也都沒有意見,隻是吏部一直沒有呈文上來,所以沒能正式上任。
就在陳以勤收拾家底準備離京的時候,魏廣德此刻正在李春芳值房參加又一次閣議。
不過高拱不想聽這些,他都是以我為主的性格,既然已經定下讓海瑞去戶部,那就不會變。
其實到了二品這樣的層次,是不喜歡家門前排起長隊的。
即便是當年嚴嵩權侵朝野的時候,家門前出現這種場麵也是不多。
而正常的拜訪,都是先向主家遞貼子,主家想見才會回貼子。
嚴家失勢最初的原由是什麼?
可不就是嚴世番在守孝期間不檢點,其生母去世的孝期內居然飲酒狎妓,讓嘉靖皇帝對他的道德品行失去了信任。
就比如張四維,之前一直是翰林院學士,但卻已經坐著吏部右侍郎的活兒,隻是一直沒有旨意轉正。
魏廣德看著這份奏疏,對身旁的張居正笑道。
高拱在眾人到來後,搶在李春芳開口前就說起來。
海瑞這把刀,該怎麼使用,還必須好好想想,用不好傷不到人不說,還會傷到自己就不好了。
不過就算這樣,臉上還不能有絲毫不滿情緒顯露,還得帶著笑,好好說話。
divcass=”ntentadv”躺在椅子上,魏廣德不由得想到這兩天內閣之事,不由得歎息一聲。
魏廣德把最後一位客人送走後,終於是疲倦的坐在躺椅上小憩。
昨日,陳以勤上奏,“言臣伏睹皇上恭已圖治,虛心任人,凡機務之繁悉委裁於內閣臣等,隨諸臣後,竊見國家大體時用之宜”
“嗬嗬.胡大人慢走。”
而且,如此場景影響也非常不好。
如此之快,密集的上奏乞休奏疏,也是因為陳以勤現在一刻也不想繼續呆著京城。
孤臣,是沒有好下場的,和光同塵或許才是為官之道。
但實際上,大明朝很多時候是官員已經在新職位上辦公。
許多人是為了自己,也有是為親朋好友前來打聽消息,讓所有高層都煩惱不已,心中或多或少都對高拱有了一絲不滿的情緒。
“兵部原右侍郎李遷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禮部右侍郎王希烈改為本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事侍讀學士諸大綬為禮部右侍郎吏部靳學顏為本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掌院事,吏部右侍郎張四維協理部務.”
人走茶涼,不外如是。
或許在旁人看來他們禮物收起來很爽,但是這禮物很多時候都不是無私的,是要有代價的。
不過安照慣例,隆慶皇帝是不會允辭的,即便大家都暗中已經有了默契。
實際上,隻有在嚴嵩夫人祝壽時,嚴嵩才會放開門禁,讓前來賀壽的人進門,那時候的場麵才是如此,送禮賀壽之人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而到了第二天,不出意外,陳以勤的第三道乞休奏疏再次送進宮中。
吏部的動作並沒有想要瞞人,就在這晚,消息就已經在京城的各處府邸和風月場所傳開,一些閒散的官員不免心有戚戚,擔心自己的官職也在裁革之列,於是乎四處拜訪同年好友,打聽消息。
“就是南京戶部吧,到時候在那邊掛個閒職就好了,讓他把手上的事兒移交南京都察院,以後每年對南京糧儲的巡視是南京都察院安排禦史進行,就不用他了。”
當然,他能去吏部,也是因為高拱的緣故。
聽到高拱開頭,魏廣德心知這是高拱打算利用京察搞事。
什麼叫考察裁汰有定數,人數夠了就算發現有官員不職也不處罰,人數不夠,就算有官員稱職也被扣罪責充數。
等高拱說完,魏廣德顧盼左右,想看看其他人什麼反應的時候,門外有書吏忽然進來報道:“各位閣老,兵部左侍郎王遴、右侍郎魏學增大人有急事求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