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夠承受耕種之苦,卻實在難以承受那些工程的上工,實在是官府的人為了快速完成進度,基本上不把征發的役民當人,都是死命的使喚。
服徭役者那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個人看個人的造化。
可若是有官府拿銀子招人就不一樣了,至少把人往死裡用是不會的.
官差克扣工錢,自然是希望人越多越好,這樣他們的油水才足。
若是把人累死了,以後誰還敢來打工。
畢竟,一個是給朝廷提供無償勞力,而一個則是有償,兩者是有本質不同的。
劉光濟在奏疏裡,對此也是表述的非常詳細,讓看過的人都感同身受,對他們產生憐憫之意。
陳以勤看完後,默不作聲把奏疏遞給張居正,隨著閣臣看完,又遞到馬森手裡。
他是戶部尚書,管的就是這個。
馬森在看過劉光濟奏疏後也有些犯難。
上一任戶部尚書葛守禮才強行推動全國停罷一條鞭法,難道第二年就要在自己手裡恢複?
其實他在戶部這段時間,也知道下麵許多人對葛守禮的保守固執非常不滿,尤其是當初停罷一條鞭法乃是葛個人的一廂情願,在戶部並未得到廣大的支持。
不過涉及到國家大政方針,馬森現在也不好表態。
等所有人都看過後,魏廣德才說道:“今日看到劉巡撫奏疏,我才理解為何江西多地之前一直執行一條鞭法而相安無事,雖然我大明南北有差,可我還是希望朝廷能準了劉巡撫這道奏疏,讓江西恢複一條鞭法的執行。”
“江西如此,湖廣亦然,吾也多次收到湖廣官員的請求,希望能在朝廷提起此事。”
張居正這時候忽然插話道,竟是支持魏廣德的言論,甚至還隱隱有借題發揮,在湖廣也實行一條鞭法之意。
“其實,一條鞭法能夠在各地存在,本身也說明某些地方確實適合此法,否則百姓也不會有此訴求。”
李春芳倒是比較中肯,說出一條鞭法存在地域差彆,有些地方合適,有些地方不合適。
不過,最關鍵的態度卻是沒有顯露出來。
“馬大人怎麼看?”
陳以勤開口問道。
馬森隻是猶豫片刻就道:‘茲事體大,我需要回部和下屬商議。’
馬森心裡還是有一些顧慮,打算回衙門,召集侍郎、郎中商議後再給出態度。
畢竟剛剛被戶部停罷不過一年,又要恢複,對戶部的影響也是不好,顯得戶部定決策有顧此失彼之嫌。
民間和官場才不會考慮當初此政策是葛守禮一手促成,即便是在戶部就遭遇到很大的反對。
隨後,其他如禮部、吏部、兵部等都態度曖昧,實在是這事兒和他們乾係不大,也就是北方官員如楊博提議,北地各省暫不實施,而在南方最好交給地方上自行決定。
“不若這樣,先讓江西一省試行,待推行後根據成效,再逐漸推開,至於北地,等江西完善製度後再擇一府嘗試,緩緩行之。
一條鞭法自見山公提出後,時戶部尚書梁材據此編寫編審徭役奏疏,此後各地都有府縣嘗試以此法征收兩稅,結果有好有壞,然並不妨礙各地先後嘗試。
可見,此法雖有弊端,然依舊有可取之處。
不若朝廷借此嘗試,不斷完善,以將其定製,為我大明永世之用。”
張居正又開口說道。
他口中的見山公,指的是嘉靖朝初期內閣次輔桂萼,正德六年進士。
嘉靖初年,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憑借大禮議進入朝局。
嘉靖三年升任翰林院學士,嘉靖四年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嘉靖六年曆任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
嘉靖八年兼武英殿大學士,進入內閣,參預機務,繼張璁為內閣次輔,不久被人彈劾致仕,嘉靖九年被重新起用。
其向嘉靖皇帝進《任民考》一疏,主張實行“一條鞭法”等措施進行改革,在楊一清等人的阻撓下被迫停止,於嘉靖十年正月告老還鄉。
其在官場最後時間裡如此跌宕起伏,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在他向嘉靖皇帝上的《任民考疏》,疏中表達出的意思正是幾乎所有世家豪強最反對的事務。
桂萼提出重新清丈天下土地,取消照黃冊派定年份輪役的老辦法,改以一省之丁糧供一省之役。
在桂萼的賦役改革計劃中,均丈土地是改革的前提條件,因為一條鞭法的實施本質上就是要攤丁入畝。
他認識到隻有把欺隱的土地清理出來,登記入冊,朝廷按丁產僉派徭役的原則才能切實貫徹。
時戶部尚書梁材根據桂萼的建議,規定了新的賦役征法:“合將十甲丁糧總於一裡,各裡丁糧總於一州一縣,各州縣丁糧總於一府,各府丁糧總於一布政司。
而布政司通將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內量除優免之數,每糧一石編銀若乾,每丁審銀若乾,斟酌繁簡,通融科派,造定冊籍,行令各府州縣,永為遵行。”
桂萼在改革方麵承續了賦和役合並以及化繁為簡的趨勢,把各種役目並為一項,按丁糧一次編定,俱於秋糧征收。
之後的張居正在萬曆朝所強推的“經濟改革”,其實本質就是桂萼在《任民考疏》中的建議變成現實,即清丈天下田地和實行“一條鞭法”。
張居正之後遭遇的反攻倒算就可以想到,當初桂萼在上奏《任民考疏》後所麵對的,來自各方的政治壓力。
他的執政思想沒有實施,或許是他能夠壽終正寢的原因,否則他的下場隻怕會比張居正還要糟糕。
顯然,張居正其實是桂萼的忠實擁泵,他把桂萼沒有做成的事做成了。
隻不過沒有教出好學生,讓萬曆皇帝把大明好容易形成的改革成果給親手毀掉。
後世人都說“明實亡於萬曆”,其實也並非虛言。
看到張居正這麼支持執行“一條鞭法”,魏廣德也並不意外,隻是樂嗬嗬向張居正點點頭。
“逸甫,你對劉光濟的奏疏,可有何意見?”
李春芳又開口問次輔陳以勤,也想聽聽他是什麼態度。
“首輔大人,我支持在江西試行此法,至於是否要天下推行,還是等江西實施以後再說。”
陳以勤笑道。
“馬尚書,內閣並不反對劉巡撫奏疏,回內閣後你大可和下屬說清楚。”
李春芳笑著對馬森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