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軍器局門外,魏廣德下轎後就看到門口站著數人,為首的正是工部尚書朱衡。
不過準確的說應該是火炮模型,畢竟這東西隻能看不能用。
魏廣德這時候已經到了炮口前,順著炮口往裡觀望。
工部尚書朱衡此時也是非常憤怒,感覺被下麵人騙了。
“把那車拉過來。”
等走到近前,魏廣德才好奇問道:“每尊火炮製造出來,都要蓋上這紅布嗎?”
那工部主事在聽到魏廣德說出這大炮的秘密後,磕頭如搗蒜,口裡不住說道。
火炮口徑不大,大約隻有三四寸,由此也能知道這火炮炮壁的厚度。
魏廣德介紹道,他可不想大閱的時候,兩個士卒就能把這麼大個的火炮搬上抬下的。
收回手,看著泛黃的炮身,魏廣德開口就問道。
“那這個就能在大閱的時候交差?”
遠距離運輸直接放大車上拖行,到了戰場刨坑或用沙袋固定,調整角度就是在炮身下墊石塊或者木頭,所以並沒有選擇給火炮製造專門的炮車。
此刻,大炮就是被沙袋墊著平放,雖然看上去不夠威武,可樣式和他記憶中看到的那些火炮文物倒是類似。
沒有炮管製退器,可不就沒法解決火炮後坐力的問題。
朱衡指著那尊火炮模型問道。
魏廣德在保安州的時候,當然是看到過明軍在戰車上釋放火器,確實如朱衡所說,火炮都是橫放在炮車上,所以導致進退不易。
那主事恭敬答道,隨即到了紅布旁,輕輕掀開紅布,一根粗炮管就出現在魏廣德眼前。
不過炮管裡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到。
第一代火炮多采用炮座設計,這種火炮是前置裝藥,采用基座設計,目的是增加火炮的重量,防止火炮後坐力過大導致炮管偏移命中不準,完全用炮管和炮架來強行扛住這個後座力。
魏廣德隻是輕笑道,因為他是真沒想到製造木頭模型再包銅皮這個法子。
魏廣德知道原理,可也知道現在根本無法做到。
魏廣德點點頭,確實剛才忘記說這事兒,於是開口道:“戶部和都察院都要打個招呼,先前在乾清宮裡,陛下是讓內閣召集戶部和都察院協商此事。”
魏廣德心中一動,知道這麼快造出這東西,其中必有蹊蹺,於是乾脆伸手從炮口探入,用手去感受炮壁。
divcass=”ntentadv”果然,觸手感覺就是和先前不同,觸摸炮身時的金屬質感沒有了。
可這炮如此之大,根本沒法側放在大車上,隻能順著布置,如此一旦燃放,炮車必然倒退數步甚至十數步,如何能在軍陣中布置?”
魏廣德目測,炮身怕不止四米,遠遠超過他要的一丈的長度,渾身散發出泛黃的金屬光澤,顯然不是熟鐵打造,而是用的銅料。
手觸放在炮身上後,並沒有給他帶來一絲厚重感,稍微用力之下,炮身居然被他推得搖晃了一下。
魏廣德輕鬆說道,並沒有一絲生氣的樣子。
等他和陳以勤簡單交流後,陳以勤那邊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他和李春芳的態度一致,隻是提醒道:“票擬前,伱還是遞張條子給戶部,讓他們知道此事。”
“怎麼回事?”
太假了。
不過那個時候,魏廣德並不覺得有他,後世他看到過一些圖冊也是這樣,所以下意識就覺得理所當然。
魏廣德驚歎一聲,隨即用力再推了一把,果然感覺到這尊火炮貌似不重。
所以在他收到朱衡條子的時候,心裡雖然高興,不過還是有一絲納悶。
那工部主事被朱衡的責問嚇得直接跪倒,幾乎五體投地的趴伏著。
魏廣德就叫來那個主事和周圍的匠人,以馬車為參照進行講解。
雖然有弄虛作假的嫌疑,可假的也得搞成真的一樣,至少不能在外人麵前穿幫。
那主事微微抬頭說道,話畢又趴了下去。
即便是裝在戰車上,也隻能側放,並用多重木架固定,一般也會在炮身上壓沙袋。
“可以,加緊再造九門出來,湊個十門炮組成一個炮陣,讓周邊那些番邦使臣見識見識我大明的犀利火器。”
不過此時魏廣德才明白,大明工匠不是沒考慮造炮車,而是沒有解決炮車固定之法。
到了第二代火炮的時候,設計師設計改良兩處,一個是加長炮管加大射程,這時候火炮也采取後裝炮彈的方式,也就是現代的裝彈方式;第二點就是開始采用伸縮式炮管,這是在火炮上麵增加一個儲氣室作為氣墊,給火炮發射作緩衝用。
距離大閱操演過去半月有餘,這天他就收到工部朱衡遞來的條子,說他要的東西已經做出一個,讓他去看看。
“好。”
魏廣德離開陳以勤值房回到自己房中,隨即提筆寫了兩張條子,又讓蘆布把鄭大經的奏疏抄錄兩份,隨兩份條子分彆送往戶部和都察院,交給劉體乾和王廷。
朱衡走在他身旁,開口說道。
“大人贖罪,大人贖罪。”
“回魏閣老,這是火炮工坊的老規矩,寓意所造之物犀利,威武不凡。”
主要還是這年頭明軍使用的火炮大多為輕炮,或者說是小炮。
魏廣德打算等上兩日再去京營走一遭,看看邊軍的情況。
“那炮,第一尊最難弄,不過隻要你看著可行,他們就可以同時製造其他的,速度就快了。”
做不出來,自然就沒法參加大閱。
後世一些重炮都有炮釘,直接釘在地上,有些甚至不用人工,直接機械打孔。
這也是他為什麼說工部要繼續研究鑄造之法,最好能造出可實戰的大炮的緣故。
在和軍器局主事交代後,就由他前麵引路,帶著魏廣德和朱衡進入軍器局,前往一處工坊,邊走朱衡邊對魏廣德說道。
不過眼前這門炮,較之軍器局以往製造的火炮都要大上許多。
魏廣德點點頭,隨即繞著這尊大炮轉起圈來,從不同方向檢視這尊大炮。
不過固定炮車,魏廣德當然也知道該怎麼做。
“朱大人吩咐小的後,為了儘快完成,所以下官召集工坊工匠日夜研究,終於在前日造出一尊,還請大人評價。”
“炮車?也行,不過炮車終究還是不適用。”
按照後世的印象,魏廣德對炮車支架做了要求,有孔,用來打地釘。
如果還不牢靠,就在車架其他地方,甚至是炮口處,左右打兩個環,套上藤繩用地釘固定。
反正就是一個不夠就多裝幾個,總能解決問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