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也想到了,海商李錦不敢欺騙他們。
手下軍卒聚在一起,對著遠去的南海水師船隊指指點點,小聲議論,自然全部入了徐喬安的眼裡。
親兵答道。
隻是,他徐家可不是魏國公府和定國公府那個徐,和魏廣德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目的,自然是不能讓林鳳海盜集團再有可趁之機在大明肆掠。
大明防倭,主要是在東南,北方防禦一向薄弱。
不止是徐喬安,還有他手下的水師官兵。
那裡原本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如今被勞什子的夷人占了。”
因為遲遲沒有得到林鳳海盜集團蹤跡的彙報,他就擔心出幺蛾子。
俞大猷也注意到鄧子龍采取的行動,那就是就地征招藩民組成軍隊,和夷人般組建藩兵圍剿林鳳。
最起碼,在東亞海域就是如此。
如此,林鳳大部還在呂宋島上的消息,應該是為真。
雖然,這樣的可能性很低,可一直沒有林鳳的消息,讓俞大猷難免胡思亂想。
前些天,日日都待在船樓上等候消息。
俞大猷那句,水師官兵的精神狀態實在太差了,完全不像是軍卒該有的樣子。
“來人。”
大海上發生的事兒,誰又能知道。
艙門被推開,外麵的親兵快步進來躬身聽令。
徐喬安說道。
“大人。”
“圍剿林鳳海盜集團是假,京城的命令就是至少拿下呂宋半壁。
想想多爾袞,就該知道寡婦帶娃的利害了。
這些,也是前日在俞大猷座船上聊起來的,當時他才知道夷人憑借著船堅炮利,四處搶占地盤。
在北方水域,大明隻有登萊水師一支海上力量,所以在他們活動的區域,他們就是那裡的老大,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可以想象,這樣的戰船一字排開,一次齊射的威力有多麼驚人。
是的,俞大猷當然不會把希望寄托在猜測上,這些日子不斷派人命令沿海衛所加緊防範和巡防,隨時回報結果。
副將繼續說道。
所以,西方海船出海,也是需要看季節和天氣的。
而他們強大的武裝商船,也是在這個時候才停俞大猷說起的。
其實魏廣德相信,宮裡一定這麼做了,隻是不知道程度如何。
不等來人行禮,俞大猷已經亟不可待的詢問起來情況。
“俞提督背後有內閣魏閣老,他又主管兵部和工部,自然能夠為他們提供便利。”
“什麼?發現林鳳蹤跡沒有?”
幾天前,登萊水師按照俞大猷給他們製定的航線,終於還是來到了這裡。
這就是現在官場的大環境,文官就可以壓著武將一頭。
俞大猷耳中聽著他的話語,眼睛盯著鄧子龍的書信,臉上很快就浮現出了笑容。
雖然登萊水師戰力稍弱,可畢竟是朝廷的兵馬,火器也是按照戰船標準配齊的,戰力對上其他不入流海盜,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成為登萊水師的總兵,他自然也無時無刻不想讓自己的水師也變成和南海水師一樣的大艦隊。
明朝,因為是漢人掌權,所以並沒有滿清那時候怕這怕那的情況,對外的思想還是很開放的。
甚至,他還從俞大猷口中,知道了夷人商船強大的武裝力量。
這次,他再次率部南下,自然不會留下絲毫縫隙給他們鑽。
單船的火力,甚至超過了他眼饞的南海水師炮船。
西方此時的航海技術,並不比大明先進多少。
聽俞大猷的意思,南海水師的目標就是發展成這樣靠著龐大數量火炮決戰大洋的海上力量,完全顛覆了徐喬安以前對海戰的刻骨印象。
那百戶船長一邊講述他們此行經曆,主要就是和李錦遭遇,以及李錦返程時專門找到他們回報了林鳳消息這段。
雖然要帶兵離開,可俞大猷也沒有忘記水師的職責。
夷人占了呂宋,可不會繼續臣服大明,為了防備,所以在呂宋派駐一定兵馬隨時監視。”
要知道,這段時間對他來說,可謂度日如年。
這兩天才回到船艙裡等候,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登萊水師繼續駐留在此,若有海盜來襲,可以立即出擊。
錢糧都握在文官手中,人家不按時發錢發糧,他這個總兵就隻能跑到濟南求告,實在沒麵子的很。
俞大猷馬上說道。
“是不是請爵爺在南京和魏國公說說,聽說魏閣老是魏國公的妹夫,咱們隻要靠上去,多少應該都能得到一些便利才是。”
第二天清晨,伴著太陽從東邊海平線上出現,大明南海水師要展開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的遠征海外的軍事行動。
特彆是和俞大猷交流後,徐喬安回去就淘汰和重新補充了一些新人。
為此,他重新篩選了一次,把那些老兵油子全部退回各自衛所,又重新選拔了一批熟悉水性的士兵。
所以,這會兒看到南海水師出海,還是被那場麵震撼住了,入眼的儘有遮天蔽日的帆影。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徐喬安還是被眼前看到的一幕深深震撼。
“是。”
正在船艙裡翻看各地報來的文書,外麵有親兵快步推門進來,在他麵前站定後抱拳道:‘大人,呂宋那邊有消息了。’
“立即傳令,各船馬上整頓物資,準備出航。”
可惜,現在大明也沒有更好的海船可以替代它。
還滯留在潮州外海的俞大猷當然不知道京城裡的事兒,他此時還在焦急的等待各地的回報,也包括派出去偵查的兩隻水師船隊。
徐喬安當然不是瞎子聾子,京城那點事兒,他還是知道的。
特彆是擔心另一件事兒,那就是林鳳帶人繞過東番島北上,襲擊北方沿海府縣。
所以,在獲得佛朗機炮、紅夷大炮和鳥銃等武器以後,發現其戰場上巨大的威力,自然就很快接受,並且快速普及軍中。
毫無疑問,如果鴉片戰爭遭遇的是明朝,勝敗疏為難料。
隻是,可惜了,天不佑中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