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4奪情_隆萬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1284奪情(1 / 2)

馮保當初對魏廣德所提要求,或者說是試探,結果隻是部份滿足,部分拒絕,所以讓李太後認為魏廣德並不是合適的人選。

是的,那時候馮保看似貪贓枉法的一些事兒,其實背後都有李太後的影子。

李太後可不是殷實人家走出來的女子,而是生於窮困家庭,也就是一張臉長得好看,所以才有機會選入裕王府做侍女。

而她,也成為典型的母以子貴的代表。

明朝雖然是從民間選秀女入宮,然後或是入宮,或是嫁入王府,可這也不是平頭老百姓能接觸到的。

所謂選秀女,家世清白之外,還得有一定的姿色容貌。

但就這後一條,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兒,小小的年紀就要操持家務,哪裡可能達到選秀女的標準。

實際上,這些被選入的女子,多是地方武官、小地主家女子為主,也隻有這樣的人家,才可能養出出挑的女子,經得起禮部和內廷的層層選拔。

而更具優勢的地方豪紳和高級官員家的女子,大多會因為各種原因落選。

孝懿莊皇後李氏,是朱載坖的發妻,為朱載坖生下一子一女,隻可惜全部夭折,而李氏也僅陪伴朱載坖5年時間,朱載坖登基後,將發妻追封為孝懿皇後。

之後的陳皇後,是朱載坖的繼王妃,原本是嘉靖皇帝給裕王選的側妃,年輕貌美端莊,是錦衣衛指揮使的女兒,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

朱載坖登基後,陳氏被封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李太後父親是京郊一戶貧民,是個進城打工的泥瓦匠,因為生活困苦,所以把女兒送入王府做侍女,好歹有口飯吃,王府發的薪俸還能補貼到家裡。

也就是進入裕王府幾年時間,李太後身上的鄉土氣息褪去,又憑借出色的外貌被裕王看上。

而嘉靖皇帝的幾個兒子,要麼早夭,要麼子嗣艱難。

即便是裕王,雖然也生有多個子女,但真正成活的也是不多,而活下來的恰恰就是李太後所生。

自然,作為隆慶皇帝唯一的骨血,其中長子必然就會登基大寶成為大明的皇帝。

而李太後也從一屆平民一躍成為皇帝生母,成為太後。

在她生下朱翊鈞前,嘉靖皇帝哪知道有她這麼個人,又不是他為兒子選擇的王妃。

從民間走來,自然是知道大明底層百姓生活現狀的,也知道百姓對官員們是個什麼評價。

所以,對於馮保私相授受,賣官鬻爵的行為,她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根據官員們是否幫馮保的忙,來判斷官員對內廷的忠誠度。

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

馮保,就是她手下的一條狗。

當然,馮保做出這些事兒來,也是拿捏馮保的把柄。

什麼時候不需要他了,儘可直接拿下,也不算羅織罪名。

內閣的張居正和魏廣德在對待馮保請求時候的態度,李太後知道,所以他更傾向於使用張居正。

張居正幫馮保處理一些事兒,其實也是把刀柄遞到李太後手裡,所以她絲毫不擔心這把刀有一天會反噬主人。

倒是魏廣德,李太後能動他的把柄並不多,主要也就是魏府參與商賈之事,有傷朝廷體麵。

至於馮保哪些事兒會報到李太後麵前,自然還是李家的那些事兒。

李太後又不是李家獨女,實際上她還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憑借著李太後的關係,他們自然也能得到外甥萬曆皇帝的封賞,隻是之後的事兒,要想繼續升官發財,可不得朝裡有人時刻提攜,保護著。

而這些事兒,她都交給馮保處理。

其實不止她的兄弟姐妹的事兒,還有一些請托到李偉那裡的事務,也都是馮保在幫著找人辦理。

李太後現在問馮保對張居正新政的看法,其實也是為了權衡。

馮保早年就入內書堂,也是因為書法不錯所以選入司禮監,逐漸成為內廷的大太監之一。

作為有個有學識有見識的太監,馮保自然是李太後身邊重要的參謀之一。

也因為他的特殊身份,讓李太後對他的意見也是非常重視。

“娘娘,張太嶽的新政對於朝廷來說,其實是有利的。

早在嘉靖朝時,朝廷就時常為財政困窘所迫,很多時候都是嚴閣老在拆東牆補西牆,勉力維持朝廷運轉.”

其實,民間和低級官員,大多不齒嚴嵩所為,認為他是在向嘉靖皇帝獻媚,為了自己的權勢不顧天下黎民死活,縱容皇帝大肆浪費搞齋醮,興建廟觀。

但實際上,朝廷高層心知肚明,就算不是嚴嵩,其他人做首輔,也必須保證嘉靖皇帝的需求,否則首輔位置不保。

換個人,還是得保證內廷供應。

嚴嵩其實被嘉靖皇帝看重,就在於他能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維持朝廷的運轉。

他的這個本事,徐階也是學了多年才勉強學會。

所以,在嘉靖末期,皇帝放棄嚴家後,徐階也能維持住朝廷正常而不至於因為沒錢讓朝廷停擺。

張居正現在的改革,其實就是幫朝廷把該收的錢都收上來。

之前,嚴嵩、徐階等人顧忌百官的態度,所以沒有這麼做,而張居正做了。

“娘娘,太嶽的做法,其實是得罪百官而唯有利於朝廷。

說實話,他的這些作為,非太嶽先生無人願意做。”

分析完後,馮保最後總結道。

“張居正已經為新政起頭,難道魏廣德、張四維他們就不能繼續順著這條路做下去嗎?”

李太後不解問道。

“難。”

馮保很直接答道,“此事越到後麵得罪的人越多,隻會越來越難,甚至說舉步維艱也不為過,非有強力之人推動不可行。

魏廣德應該也是看出來朝廷製度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所以對於張太嶽主導之事,雖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對。

以此來看,魏廣德是不會繼續進行下去的。

一旦張太嶽回鄉丁憂,那之前所做隻是,魏廣德他們一定會放棄,不會繼續推動。”

“這麼說,為了朝廷大計,他不能走?”

李太後終於還是說出了她最關心的問題。

“隻有太嶽當朝,已經開啟的新政才能繼續推行下去。

一旦太嶽回鄉丁憂,則之前所做之事前功儘棄,即便等太嶽他日歸來,怕是也難再重新啟動。”

馮保並沒有危言聳聽,而是實話實說。

實際上,魏廣德如果真取代張居正,還真不會繼續進行改革。

他會把眼睛瞄向外麵,利用萬曆朝這些個能打的將領,儘可能向外擴張,從夷人手裡搶奪錢財來豐盈大明國庫。

曆史已經證明,封建王朝的改革,作為主導的改革家們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極為慘重的。


最新小说: 庶民不配當狀元?她爺是開國帝師 撿來的後娘,您的嫁妝有點多 執魔仇儘 星際萬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際大佬 陛下,你管這叫沒落寒門? 鬥羅:死遁歸來,修羅場裡當團寵 影帝他當眾抱走了死對頭 從十二形拳開始肉身成聖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數字化 現代曆史課,被皇帝們旁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