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7孝字號文書_隆萬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隆萬盛世 > 1287孝字號文書

1287孝字號文書(1 / 2)

明朝的製度大體承襲漢唐,雖然西漢時期一度提倡短喪,漢文帝甚至曾下令葬後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樟七日,然後除服。

不過到了東漢時期,服喪三年已經成為定製。

到了唐朝,服喪三年已經成為一種強製手段,在《唐律·職製律》中就有記載,“諸聞父母若夫之喪,匿不舉哀者,流二千裡。

喪製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哀作樂,徒三年”,“父母之喪,法合二十七月,二十五月內是正喪,若釋服求仕,即當不孝,合徒三年”。

不過明初官員緊缺,雖然朱元璋延續了之前的丁憂製度,丁憂時限依然為27個月,不過在服喪範圍上,他規定“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憂外,其餘期年服製不許奔喪”。

至於原因,朱元璋解釋說“祖父母、伯叔、兄弟皆係期年服,若俱令奔喪守製,或一人連遭五六期喪,或道路數千裡,則居官日少,更易繁數,曠官廢事”。

說白了,就是官員頻繁奔喪守製導致無人處理政務了。

這也就為之後的“奪情”打開了一道口子,朱元璋推崇的思想與漢唐時期一致,他們都把“孝”放在“忠”前,希望通過“孝”來強化“忠”,進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朱元璋對丁憂的審批比較看重,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所有在外為官的人聽說父母去世後,必須等朝廷向原籍發文核查後才能返鄉奔喪。

如此一來便會出現一個問題,古代通信手段比較落後,這麼一來二回,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等官員到家,可能葬禮都已經結束了,根本來不及送父母最後一程。

針對這個問題,洪武八年,時任北平按察司僉事呂本提議,“官吏若遇親喪,許令其家屬陳於官,移文任所,令其奔訃,然後核實”。

換言之,官員父母去世後,家屬直接通過當地官員上報朝廷,如此便減少了來回詢問核查的環節。

朱元璋聽了以後,感覺很有道理,便同意了呂本的提議。

通過此舉,使明朝的丁憂程序得到極大簡化,省去了朝廷與官員籍貫之間反複核查的時間。

朱元璋對明朝的政治體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丁憂製度也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調整。

根據《明會典·丁憂》規定,所有京官必須通過吏部領取內府開具的孝字號勘合文書,而地方官員則須通過當地吏部下屬相關管理機構開具“引文”。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勘合文件”還是“引文”,都還有另外一個功能,那就是丁憂結束後,作為朝廷起複官員的一個憑證。

所以,對官員丁憂另一個很重要的衙門——吏部也凸顯出來。

隻不過此時的吏部尚書張翰已經在家中“休養”,戶部尚書王國光移部暫攝吏部大印,所以被其他人都疏忽了他的重要性。

此時已經驚動京城官場的這件大事兒,自然也傳進了張翰耳中。

張翰想不想致仕回鄉養老,答案顯而易見,不過他得罪了張居正,雖然兩人此前關係還不錯。

此時,張翰就坐在書房裡,麵前是一張早就寫好的致仕奏疏。

本來他是打算等兩天就遞進宮裡去的,可現在張居正眼看著就要回鄉丁憂,阻止他繼續位列朝堂的人已經要先一步離開,他不可能不動心。

這份奏疏遞出去,可就真的再難回頭了。

張翰多少有些不甘心,吏部尚書,也算是半隻腳踏進內閣的。

就是因為和張四維爭奪入閣名額,在張居正明確表態支持張四維後,他才和張居正之間鬨起了矛盾。

想想他為張居正做的事兒還少嗎?

之前,他可都是以張居正馬首是瞻,結果換來的是這個結果。

“老爺,打聽清楚了。”

就在這是,門外響起管家的聲音。

“進來說。”

張翰開口說道。

門“吱嘎”一聲推開,管家走了進來,很快就到了張翰麵前,躬身肅立。

“說吧。”

張翰開口道。

“魏次輔的票擬並沒有明確態度,而是請皇帝聖裁。”

“什麼?”

張翰聽到管家的話,失聲叫道。

“老爺,魏次輔”

就在管家以為老爺沒有聽清楚,打算再說一遍的時候,卻被張翰直接擺手打斷。

雖然驚訝,但他還是瞬間理解了魏廣德這麼票擬的原由。

這種事兒,他不管怎麼票擬,其實都不穩妥。

反倒是把選擇權送到宮裡,才能體現出他身為次輔沒有覬覦首輔寶座的意思,讓人覺得他不貪戀首輔的權利。

“還有其他消息嗎?”

張翰隨即又開口問道。

“外麵除了因為李幼滋李侍郎的奏疏議論紛紛外,還有傳言說要張首輔留任,其實是宮裡的意思。

說是皇帝在慈慶宮裡說的,朝廷需要張先生,所兩宮娘娘才叫馮保出來運作此事”

“狗屁。”

管家還沒來得及把他打聽到的消息,包括群臣對此的反應說出來,就再次被張翰粗暴打斷。

此時,在張翰的念頭裡,這一定是馮保那廝絞詔,用宮裡來威壓百官。

“大明朝內閣製度已俞百年,早已經有完整製度,少了誰不能流暢運轉。

就這兩天,魏廣德和張四維不是就把內閣諸事打理的井井有條。”

張翰不滿的說道。

對此,管家自然不敢接話,隻是低頭,垂手而立。

“陛下衝齡,哪懂這些,就算陛下真這麼說,也定然是馮保那廝在背後誆騙。”

這一刻,張翰似乎對自己找出的理由感到滿意。

“對,一定是如此。”

張翰在嘴裡碎碎念道。

想到馮保和張居正的關係,那馮保鐵定是因為擔心張居正丁憂,他將失去對前朝的影響,所以處心積慮想要宮裡對張居正奪情。

本來,這事兒和他無關。

但張居正和他現在關係極差,甚至威脅他致仕離開朝廷。

這口氣,看樣子有機會發泄出來了。

張翰在看了眼麵前的奏疏,終於下定決心。

大不了就是離開,但是在離開前,他希望能先看到張居正狼狽離京。

“嘿嘿,你不是想留京守製嗎?我就先送你走。”

張翰下定決心,隨即收好致仕奏疏,重新鋪好宣紙開始書寫起來。

李幼滋不是奏請皇帝“奪情”嗎?


最新小说: 庶民不配當狀元?她爺是開國帝師 撿來的後娘,您的嫁妝有點多 執魔仇儘 星際萬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際大佬 陛下,你管這叫沒落寒門? 鬥羅:死遁歸來,修羅場裡當團寵 影帝他當眾抱走了死對頭 從十二形拳開始肉身成聖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數字化 現代曆史課,被皇帝們旁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