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還在考慮發展大明的工業,就先從毛紡織業開始。
這年頭,是徹徹底底的賣方市場,大明的產品就是以手工藝精湛而著稱,做出來幾乎不愁賣。
為什麼不擔心產品賣不掉?
還不是現在的西方那就是個暴發戶,最大的市場就是西班牙,他們在美洲挖到礦,有了數之不儘用之不完的金銀,極大的刺激了西班牙貴族的購買力。
整個歐洲最好的東西都被他們買光了,當然也就讓大量的金銀流向了歐洲其他國家。
這樣,整個歐洲都充斥起來自美洲的金銀,市場活躍度提升。
當然,這些金銀還是在各國的貴族和大商人手裡,普通百姓還是苦哈哈,為一日三餐而努力。
相應的,葡萄牙人也通過非洲和亞洲的貿易,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商貿,其實在這個年代還是比較好插手進去的,隻要你有運輸能力。
大航海時代,自然就是造船,隻要能建造出海船進行國際貿易,那就能不停的賺取利潤。
於是,擁有發達造船業的國家和地區也效仿西班牙、葡萄牙,大力發展海上貿易。
而其中,最先崛起的並不是日後歐洲的霸主英國、法國和德國,而是一個叫尼德蘭的地方。
尼德蘭隻是歐洲北部沿海的一個地區,大約包括現在的荷蘭、德國西部部份地區、盧森堡、比利時、法國北部部分。
中世紀的時候,那裡存在著很多諸侯封建領地,分彆屬於勃艮地公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尼德蘭正式建立國家是在14世紀60年代初,但直到16世紀之前,其一直處於封建割據狀態。
16世紀初期,因為複雜的皇室聯姻,其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逐漸統一,而由於當時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也是西班牙國王。
因此,尼德蘭在這時開始被西班牙統治。
當時的西班牙國王為查理五世,其即是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也是尼德蘭君主、德意誌國王,同時還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員。
此時的西班牙強橫無比,其還在與法蘭西王國、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獲得勝利,奠定了歐洲大陸的霸權。
當時的尼德蘭為了擺脫西班牙,從1568年開始,在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的領導下,爆發了一場持續80年的漫長戰爭,也稱八十年戰爭。
尼德蘭的資本主義萌芽,與意大利幾乎同時於公元14世紀左右出現。
到了十六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在意大利地區逐漸進入桎梏,而在尼德蘭卻得到迅速發展。
尼德蘭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早、成長較快,其中製造呢絨、絲綢、亞麻布、地毯、肥皂、玻璃器皿、皮革和金屬製品的手工工場迅速發展。
雖然這個時候,尼德蘭諸侯割據的形勢導致他們內部混亂,還沒有能夠把手伸向大海,和西班牙、葡萄牙這些老牌航海大國競爭。
但是資本主義發展為尼德蘭墊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其造船業此時也在興起,並開始把本地區物資向外輸出。
其實,從尼德蘭此時的發展就可以看得出,得益於西班牙人帶回歐洲的大量的金銀,讓整個歐洲的市場被激活,經濟處於空前發展狀態。
這也算是在大明朝這個時期,大明商品幾乎可以毫無阻力的流通全球的主要原因。
歐洲人雖然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但還屬於粗放的工業生產,根本就無法和大明精細製造出來的產品媲美。
大明的商品,是歐洲上層及大商人趨之若鶩的寶物,根本就不愁賣。
即便歐洲在這個時期毛紡織業已經蓬勃發展,但是產品質量依舊落後於大明,或許在大明的毛紡織品進入歐洲市場後,他們就隻能去競爭中低端市場。
對於高端市場,貴族和大商人們還是會更青睞來自東方的產品。
魏廣德其實還不知道歐洲這會兒也在發展毛紡織業,隻不過還處於初期發展時期,也沒有到“羊吃人”的程度。
不過也快了,畢竟在那裡,為了掙錢,什麼法子都想得出來,也做得出來。
所以,他這會兒還在考慮利用蒙古草原上的羊群,為他源源不斷提供便宜的羊毛進行紡織,然後向外傾銷賺銀子。
不過,在他吃過晚飯後,張吉就進來通報道:“老爺,譚大人、江大人他們過來了。”
“除了他們,還有其他人嗎?”
魏廣德淡淡開口問道。
“還有禮部王希烈王大人和刑部魏時亮魏大人”
張吉又報出幾個名字,魏廣德這才點點頭,“請他們去花廳用茶,我換身衣服就出去。”
幾個老家夥跑到魏廣德這裡來,自然也是為了鄒元標的事兒。
彆看事兒好像不大,可牽扯到他們這個小集團的團結。
他們在上麵,為什麼能指揮得動下麵的人,還是人家看著上麵有人罩著,自己的仕途順暢許多。
鄒元標這個人雖然是自己找事兒,可也都在看著,看他們這些老大能不能把人護下來。
一開始,他們也以為魏時亮能夠把鄒元標摁住,畢竟是主管上司,他鄒元標想要留在京城可不得把魏時亮好好供起來。
可誰知道,下午聽到刑部那邊的消息,鄒元標和魏時亮頂牛,堅決不撤奏疏。
他們倒是理解,遇到這種強種就是頭大,換誰都一樣。
剛才在外麵看到魏時亮,幾個人還問起這事兒。
“爾瞻這事兒,下午我已經和馮保那邊說好了。
這頓打肯定跑不掉,昨兒個陛下才發了火,打了幾個人,就是要殺雞儆猴的。
他這是頂風作案,陛下那裡,肯定不會輕饒過去。
不過馮保那邊也答應,不會下死手,就是皮外傷,養幾天就好了。
官身也能留下來,就是打發到偏遠點的地方為官。
他這樣的性格,真不適合留在京城,這也是在保護他。”
花廳裡,魏廣德坐下來寒暄幾句就說道正題上。
“如此也好,希望爾瞻經過這次挫折能夠成熟起來。”
魏時亮開口說道。
“他這樣的強種,其實都察院才會他最好去的地方。”
王希烈開口說道。
魏廣德瞟了眼王希烈,這老小子應該也是想要進步了。
估計是看到現在內閣的情況,或許在賭入閣或者接替馬自強出任禮部尚書。
現在內閣,張居正引進了張四維,在內閣裡壓了魏廣德一頭。
按說,魏廣德應該也會考慮引入同盟,增加在內閣的話語權。
之前和魏廣德有點不對付,現在王希烈似乎想通了,打算和魏廣德合作。
不過魏廣德可從沒想過拉他王希烈一把,沒辦法,胡子都一大把了,現在才想到要進步,晚了。
年齡,就是官員的硬傷。
“得了吧,要是他進了都察院,善貸怕是都沒辦法幫他擦屁股。
這剛入朝就惹事兒,還不是小事兒。
他上的那道奏疏,說不好聽就是藐視皇帝。”
江治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