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來了這兩位,昨兒個譚綸的話還猶在耳邊,他自然知道是什麼事兒。
很快,兩人被迎進來,入座後,寒暄都省了,直接入題。
“河工不能停,已經開始,萬萬斷不得。”
聽完江治的敘述,魏廣德就馬上表態。
此事是內閣的決策,朝廷不倒工程就不能停,否則計劃一旦變更,怕以後再啟就難了。
前麵的投入,也會打水漂。
原因其實很簡單,今天可以因為沒銀子停工程,明日後日也一樣,大明朝廷從來就沒有富裕過。
“戶部也沒銀子了。”
張學顏其實早想到魏廣德會這樣回答,馬上也接話道:“太倉雖還有銀一百一十八萬兩,可九十七萬兩是兵部這個月月底就要提走的兵餉。
剩下十萬兩銀子,是京官這倆月的俸祿銀子,誰保證能解決這兩個事兒,我就把銀子給他。”
“就三十萬兩銀子,先給付十萬兩,讓工程繼續下去。
難道各個鈔關,還有月港那邊,這兩月連十萬兩銀子都湊不出來?”
江治不滿道。
魏廣德其實知道工部缺銀怎麼回事兒,其實算是工部幫兵部帶墊的費用,江南的造船廠現在開足馬力建造海船,銀子都是工部在支應著。
到最後,這筆銀子自然要由兵部出,最後還是落到戶部頭上。
“戶部怎麼會才這麼點銀子?”
魏廣德有些不解道。
太倉隻有百多萬兩銀子,可算算各地解送和製錢這一塊,還有去年結餘的銀子,怎麼算都不該這麼少點才對。
“魏閣老,太倉銀子進項都是有依據的,一樁樁一件件有據可查。”
張學顏馬上就說道。
“除了正常開支,年初到現在都有那些新增用項?”
魏廣德詢問道。
兵部的用處,魏廣德不想問,太多且負責。
他其實已經儘力壓縮兵部開支,除了兵餉和武器采購費用,薊鎮邊牆修造魏廣德都叫停了,隻在西北和遼鎮還在繼續。
魏廣德打算等削弱蒙古的計劃實行後,邊牆的修繕就直接取消。
還是大唐好,修個屁的長城,這筆銀子不如直接給軍隊,讓他們打出去。
長城,隻會成為中國對外擴張的絆腳石,不能再繼續了。
就像一座監獄一樣,把國人束縛住了,不敢向往外麵的天空。
隻不過停建長城這個事兒,得慢慢來,畢竟都經曆好幾個皇帝了,一下子叫停沒個充足理由辦不成。
現在還在砸錢,就當是為後世留個旅遊景點好了。
接著,張學顏就把年初到現在戶部開支大致捋了一遍。
“等等,你說鼇山燈會內廷找戶部要了二十萬兩銀子?我怎麼不知道?
我記得鼇山燈會的銀子,去年戶部就給了十萬兩,說是不夠內廷貼補,怎麼成了戶部出銀子?”
很快,一筆開支進了魏廣德耳朵,他就質問起來。
按照這個數字,等於說今年年初的燈會,朝廷出了三十萬兩銀子。
要知道,隆慶年間最大的鼇山燈會也不過花銀子十七、八萬兩,這還是因為隆慶皇帝喜歡看燈。
這時候,張學顏臉色有些難看了,顯然裡麵有魏廣德不知道的事兒。
魏廣德不說話,一邊的江治自然也不會說話,都在等著張學顏解釋。
好半天,張學顏終於開口說道:“去歲,首輔大人給我寫了條子,說內廷支用不足,讓戶部給了二十萬兩銀子籌備鼇山燈會。
前前後後,戶部一共給出去三十萬兩銀子。”
張學顏把事兒推到張居正身上,魏廣德就大致猜出來是怎麼個情況。
不用說,肯定是宮裡過年超支了,把原來預備辦花燈的銀子用掉,然後馮保就找張居正解決。
而張居正也背著內閣其他人,直接給戶部寫條子,把錢給支了出去。
“那去年戶部的賬?”
魏廣德忽然就問道。
去年戶部賬本可是交了名錄到內閣,結餘十餘萬兩銀子。
“大年初二提走的。”
張學顏也很光棍,直接就說了內廷來人提走銀子的時間。
好吧,這筆賬隻有今年歲尾才能看到,那時候看到又怎麼樣。
搞不好,下一次鼇山燈會,直接就比照今年的規模撥銀子,這就一下子出去三十萬兩。
“呼”
魏廣德長出一口氣,也不知道怎麼說了。
“怪不得今年整條長安街都擺滿了燈,原來支出去這麼多銀子。”
江治終於開口驚歎一句。
“是啊,說是太後和皇帝喜歡看燈,所以規模做的大些,做著做著就超了。”
張學顏低聲說道。
他知道,這事兒有點過限,但他必須得按照首輔大人的意思辦。
“那現在怎麼辦?工部那邊不能耽擱。”
魏廣德開口說道。
隻要沒銀子停了工程,那就基本上無了。
“如果實在要,隻能先從常盈庫借支。
寶源局那邊剛從常盈庫拉出來四十萬兩銀子準備鑄造通寶,做出三十萬兩銀子可以先支應工部,隻是還庫時間就不好說了。”
張學顏提議道。
挪用常盈庫的銀子,隻有內閣才操作,他在戶部想到法子也沒法提。
本來應該是在張居正麵前說的,可人不是還沒回來。
“戶部打算怎麼還上?”
魏廣德沒表態,但開口追問道。
借常盈庫的銀子,不算大事兒,但陛下明確還銀子的來源和時間。
聽到魏廣德問這個,張學顏就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