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竹杠_隆萬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1331竹杠(1 / 2)

“東家,上麵交待的事兒,怕是有些不好辦呐。”

阿瓦城一家客棧裡,頂級客房中,兩個人正麵對麵坐著,說著話。

“是啊,現在那些礦都被李都督和沐國公分了,還真不知道魏閣老那邊會怎麼做,還要不要這些礦藏。”

說話的兩人,一個中年貴公子模樣,另一個也是中年人,隻是膚色稍黑,顯然是常年混跡海上的。

“錦龍,現在想來,當初還真不該主動請纓,求下這件差事兒。”

那貴公子有些垂頭喪氣的說道。

對話這兩人,一個是福錦商會的大東家李錦,一個則是商會掌櫃陳振龍。

福錦商會是以經營大明和呂宋貿易的商行,不過之前因為受鄧子龍委托,從呂宋弄回來紅薯藤,在福州試種不久,就有朝廷勸農司的人前來考察。

好吧,雖然那時候紅薯剛種下不久,但是朝廷似乎對這個新作物很是上心,不僅派人時刻關注紅薯的種植和生產,還帶走了部分紅薯藤,甚至從地裡挖出了一些剛剛結出果實的紅薯一並帶回京城。

就是靠著和南海水師的關係,李錦這次在福州老家也算是狠狠刷了一把臉,地方官府官員看到他都是客客氣氣的。

之後鄧子龍坐鎮呂宋,不能隨意回到大明,過年前,鄧子龍又委托跑船的福錦商會帶回大明一批呂宋特產捎往京師。

知道鄧子龍在京城有關係,李錦大包大攬下送貨的差事兒。

鄧子龍雖然是武將,可如果有文官靠山的武將,那還是很不得了的。

更何況還是李錦、陳振龍這種,在官場沒多大人脈關係的京中貴人。

不過,在知道要往京城送的那些人家後,李錦就更加傷心。

開玩笑,不是當朝閣老家,就是尚書家,或者侍郎、郎中什麼的,隨隨便便一個人出來,都不是福州知府能輕易慢待的客人。

所以,從鄧子龍手裡接了禮物和禮物清單,李錦、陳振龍回到福建,年都不在家裡過了,直接啟程北上,趕在年前把禮物按照禮單送到各家。

魏府,接待他們的自然是大管家張吉,送上鄧子龍的禮物和他們的禮物。

鄧子龍的禮物,主要是個新奇,畢竟是呂宋本地特產,而李錦的禮物可就豐厚了,讓張吉都有些咋舌。

畢竟是海商,生意的賺頭太大,出手甚是闊綽,隱隱可以和鹽商一拚。

收了禮物,張吉自然也熱情的邀請他們在府上用飯。

席間閒聊,知道他們就是從呂宋弄回紅薯藤的商人。

那想,當初勸農司的人從福建帶回來時,魏廣德就專門過問過。

當然,現在大明已經在呂宋紮下根,紅薯已經算不得秘密,通過詢問當地人,大明對這種作物的種植和產量已經有了很深了解。

不過,畢竟當初李錦可是費了不少力氣,完成了鄧子龍的委托,從夷人手裡弄到紅薯藤,這沒有功勞,苦勞也是有的。

做為掌管魏府對外投資的大管家,福錦商會也被魏廣德投資,不多,隻占兩成份子,那都是魏府的常規操作。

由此,李錦也算是搭上了魏閣老的線。

不管怎麼說,福錦商會都有一塊船引,單就能在月港拿到這東西,說明李家在福建也是有點影響力的。

之後,福錦商會依舊坐著月港到玳瑁城這條航線,不過李錦和陳振龍也意識到,隻經營這一條路線對於福錦商會來說,已經算是遇到發展的瓶頸,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朝廷沒有增發船引的計劃,所以福錦商會沒法弄到新的海船,自然無力拓展新的航線,但這不重要,既然搭上魏家的線,自然可以尋找其他機會。

於是,李錦有專門跑了趟京城,正巧就是魏廣德籌劃緬甸,在緬甸經營生意,李錦自告奮勇搶下這樁生意。

“東家,要不派人給京城送消息,看魏閣老怎麼說?”

陳振龍這時候提議道。

李錦思考良久,搖搖頭說道:“現在我們都還沒有嘗試就給京城送消息,這顯得我們太無能了。

再怎麼說,也得先嘗試下,看李成梁和沐國公是什麼態度,才好給京城遞話。”

“魏閣老不是給東家書信,要不明日就拿著書信找李成梁試試。

若是他不願意,做為這裡的地頭蛇,我們就真沒辦法,除非京城貴人出手。”

陳振龍想想也對,什麼都沒有,報給京城有什麼用?

“其實李成梁那裡或許還有機會,就是那個國公爺那關,怕是不好過。”

李錦皺眉又說道,“不怕是不知道,這位李都督能拿到這個差事兒,聽說就是因為魏閣老出手。

有這份香火情份在,想來李都督就算再想搞錢,也不會不顧及京城那邊的顏麵。

就是國公爺那裡不好說,人家是世襲罔替的勳貴,還是最頂級那種,不好判斷會怎麼做。”

“這樣啊,那不管這麼說,至少可以從李都督那裡分到一部分礦山也是好的,至少對京城是一個交代。

東家,我看還是儘快過去看看,把事兒挑明,定下來,我們也好今早給京師遞話。

這次不是說參與的人裡頭,不止有魏閣老,還有另一個貴人,或許還是有戲的。”

陳振龍略做思考就說道。

“好,你去準備一份厚禮,明日我們就去拜訪下這位李都督。

那份礦山的目錄也帶上,看看他這麼說,至少有個交代。”

李錦雖然心裡頭多少對這種帶兵的武將有些怵,但想著身後的人,覺得應該不會有事兒才是。

不過這次棄舟登陸的決策,貌似有點倉促了,對緬甸一無所知就魯莽的跑過來了。

做生意最重要的一點,自己居然都忘掉一乾二淨,那就是不熟不做。

第二天清晨,陳振龍就準備好馬車,帶上一車禮物前往了李成梁在阿瓦城的府邸。

雖然明軍已經占領大半緬甸,但是李成梁卻沒有把駐地從阿瓦城前往東籲城。

畢竟,他翻看過緬甸地圖,發現阿瓦城的位置其實才是控製緬甸的關鍵。

阿瓦城北接緬北山地,南方就是緬南平原,地勢開闊。

大軍從這裡出發,可以有效控製緬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甚是便捷。

而且,這裡是個大城,有至少三條大道通往大明境內,可謂占儘地利優勢。

如果不是緬南才是緬甸的主要經濟帶,阿瓦城的位置真的是得天獨厚。

這年頭,海貿才剛剛興起,沿海經濟帶這樣的概念根本就沒有產生,所以李成梁有這樣的看法其實也不錯。

後世,也就是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爆發性增長,交通運輸變得越來越重要,才更加突顯出仰光位置的優越性。

但是,那都是便捷的海上貿易帶來的。

但從這個時代來說,還屬於殖民地掠奪階段,把都城選在沿海其實並不安全,極易遭受攻擊。


最新小说: 庶民不配當狀元?她爺是開國帝師 撿來的後娘,您的嫁妝有點多 執魔仇儘 星際萬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際大佬 陛下,你管這叫沒落寒門? 鬥羅:死遁歸來,修羅場裡當團寵 影帝他當眾抱走了死對頭 從十二形拳開始肉身成聖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數字化 現代曆史課,被皇帝們旁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