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這種事兒無論如何也不該如此輕描淡寫就揭過去。
但看俺答汗的奏疏,似乎還真想就這麼打馬虎眼,大家都不說了。
大明這次戰事沒吃虧,隻是耗費了些錢糧,還有就是一筆撫恤。
相對來說,土默特這次不僅損失大批精壯,還有不少牛羊糧草,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也絕對不輕。
草原上,人口一直都是限製他們發展的主要因素。
“那他提出的兩個請求,朝廷又該如何作答?”
張居正微微點頭,他和魏廣德都是這個意思,如今俺答汗也如此,正好和了心意。
關係不鬨崩是好事兒,邊民也不用擔驚受怕的。
“建廟可以,不過增加布貢就算了。”
魏廣德直接把自己的考慮說了出來,“原本我們也打算大肆在草原上建廟,俺答汗此請正和了我們的本意,隻是這時間,似乎提前了一、兩年,不知道戶部那邊能否支應上。”
“戶部就算沒銀子,借也要滿足這筆銀子的支出。”
張居正也直接表態道,“對西藏布貢確實不能增加,好處都讓黃教占去,他們又和草原上實力關係密切。
而且當下環境,也不宜開這個口子,否則俺答汗還以為我們朝廷怕了他。”
“叔大兄既然也是這個意思,那我就回去直接票擬,奏上去了。”
魏廣德開口說道。
說著,魏廣德起身就打算告辭離開。
“善貸稍候片刻,我這裡還有事兒要和你議一議。”
見魏廣德要走,張居正馬上說道。
隨即,他快步走到書案前,拿起那份攤開的奏疏回來,遞到魏廣德麵前,說道:“這是福建上的奏疏,那邊已經清丈完成,共丈量出田地1700餘萬畝,比原額增加300餘萬畝。”
魏廣德正翻看福建上報田畝,耳中就聽到張居正報出的數字。
雖然一下子增加近兩成,但他並沒有太過詫異。
有心理準備,自然不驚訝。
魏廣德看完奏報,並沒有說話,而是把奏疏放在中間茶幾上,等待張居正下文。
果然,看到魏廣德放下奏報,張居正終於有開口說道:‘僅福建膏腴之地就有如此之多隱瞞田地,全國範圍內該有多少?
我欲儘快讓戶部以福建清丈經驗編製《清丈條例》,自北直隸開始,山東、山西,自北向南開始清丈之事,善貸以為如何?’
魏廣德考慮片刻,終於還是點點頭,“叔大兄,若考慮好,可按此施行,不過”
躊躇片額,魏廣德才繼續說道:‘《清丈條例》最好還是先發各省議論,再行實施為好。
同意條例的省份,可先進行清丈,有異議的省份,可讓他們上奏需要調整的條款,待朝廷確認後再行清丈之事。’
魏廣德開口提議道。
以福建的清丈經驗,未必適合全國,畢竟大明太大了,東西南北差異巨大,一刀切不可取。
張居正聞言,沒有說話,隻是低頭思考。
“容我再想想,此事近兩日還是要定下來為好,不易拖延時間。”
最後,張居正才抬頭說道。
魏廣德從張居正那邊回來,就在門口就對蘆布吩咐道:“馬上去把福建曆年上報田畝數額查出來,從洪武朝開始查。”
“是,老爺。”
魏廣德多少聽到一些小道消息,勞堪也提到福建那邊清丈的事兒,畢竟他在福建做過左布政,關係人脈也有。
否則,這次他去浙江,還有福建商人前來拜訪,其實都是訴苦來的。
按照現在的消息,福建清丈過程中其實出現許多紕漏,特彆是有故意做大數字的嫌疑。
不過當時不知道福建到底清丈出什麼數字來,魏廣德不好表態。
今天,福建的結果報到京城來,魏廣德也想看看大明的福建到底有多少田地。
之後的時間,魏廣德就在值房裡處理公務。
不把這些奏疏票擬好,他今天也彆想下班。
中午在值房吃過午飯,也就是小憩一會兒。
等他起來以後,蘆布這才端上新泡茶水的同時,還帶來一份手抄的紙箋。
魏廣德拿起紙箋看了眼,上麵就是蘆布讓人去查的福建曆代報上來的田地數量。
然後,就被數字驚訝住了。
紙箋上清楚的記錄了洪武二十六年福建官方統計耕地是1462萬畝,之後到弘治十五年的時候,耕地降至1351萬畝,再到去年的數據是1342萬畝。
官方記錄的田地,減少了一成,看似很小,可卻沒有考慮到二百年時間裡可能存在的,新增的田地。
福建多山是不假,可稍微平緩些的小山,就不斷被辛勤的農民開墾成了梯田,西晉時期就開始了。
好吧,魏廣德此時又注意到人口變化。
洪武時期登記人口福建有372萬,弘治時期增加到516萬,而去年止為642萬,人口大增而田地收縮,凸顯出人多地少的矛盾。
不過,真正讓魏廣德感覺頭暈的還是全國總耕地數量。
蘆布差人查的資料,或許是抄錄之人儘職,居然在抄錄福建數據之外,還把全國各年份上報的田地數量也超出來了。
魏廣德覺得,抄錄的人怕是也覺察到其中的貓膩了。
簡單說就是,洪武十四年全國有田地3.66億畝,到二十四年是3.87億畝,但是到了二十六年,隻兩年時間就暴增到8.5億畝。
之後洪武三十三年,也就是建文二年,田地數量將為4.25億畝,之後一直到成化二十一年,大體就隻有4億多畝。
不過到了成化二十三年,田地數量再次暴增至8.25億畝,幾乎整個弘治朝,都維持在這個水平附近。
而到了弘治十八年開始,田地數量再次突降到4.69億畝的數字,而嘉靖朝和隆慶朝,數字大體維持在4.5億畝上下。
好吧,魏廣德徹底暈菜了。
他還想理清楚大明的田地數量變化之謎,沒想到自己先被整暈了。
這個數字差額之巨大,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蘆布,這數字抄錄準確嗎?”
魏廣德忽然問道。
“老爺,抄錄之人怕抄錯了,還找兩人複核過,準確無誤。”
蘆布明白魏廣德暈菜的原因,他也暈,好在中書倒是有自己的猜測,於是小聲道:“可能和240步為一畝有關。”